蒙古高原泛指亞洲東北部高原地區,亦即東亞內陸高原,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北界為薩彥嶺、雅布洛諾夫山脈,南界為陰山山脈,範圍包括蒙古全境和中國內蒙部分,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
蒙古高原包括蒙古國全部(外蒙古),俄羅斯南部的圖瓦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與外加貝爾邊疆區,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部分地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部分地區,與中國內蒙古高原為一體。
蒙古高原大部為古老台地,僅西北部多山地,東南部為廣闊的戈壁,中部和東部為大片丘陵。平均海拔1580米。地勢自西向東逐漸降低。年平均降水量約200毫米,多湖泊、大河。冬季是亞洲大陸的冷源之一,最低氣溫可達-45℃,夏季最高溫可達30—35℃。由於這一帶13世紀以來為蒙古族活動區域,常稱為“蒙古地區”,簡稱“蒙古”。
基本介紹
區域位置,位置境域,區域範圍,形成過程,氣候特徵,氣候,降水,自然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水文情況,河流,湖泊,發展歷史,經濟,居民,風俗,藝術,服飾,飲食,社會,文物古蹟,長城,成吉思汗陵,
區域位置
位置境域
蒙古高原泛指亞洲東北部高原地區,亦即東亞內陸高原,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北界為薩彥嶺、雅布洛諾夫山脈,南界為陰山山脈,範圍包括蒙古全境和中國內蒙北部,東西跨經度34°36′,西至東徑87°40′,東至122°15′;南北跨緯度15°22′,北至北緯53°08′,南至37°46′。
區域範圍
形成過程
多數研究認為蒙古高原的隆升與印度一歐亞板塊的碰撞有關,是青藏高原隆升的副產品,其隆升時間比青藏高原主體晚,主要集中在近1000萬年以來。
氣候特徵
氣候
蒙古高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約200毫米(8吋)。最熱的月份和最冷的月份平均氣溫相差極大。如蒙古首都烏蘭巴托1月份平均氣溫為-31℃(-24℉),而7月份平均氣溫則達16℃(61℉)。
蒙古高原冬季(11月--次年4月)寒冷而漫長,全年最冷的一月,當地平均氣溫在-30℃至-15℃,最低氣溫甚至可以達到-40℃,並伴有大風雪;春季(5月--6月)和秋季(9月--10月)短促,並常有突發性天氣變化,如在秋季,蒙古剛才還是秋高氣爽,霎時便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有時甚至會突降大雪。蒙古的夏季(7、8月)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紫外線強烈,最高溫度可達35℃。風大,天氣變化快是蒙古氣候的最大特點。
降水
蒙古高原北部(蒙古國)降水的水汽主要來自北冰洋,降水自北向南減少。北部的色楞格河流域年降水量為300 ~ 400mm,由於氣溫低,蒸發量較少,氣候相對濕潤,在氣候分區上應為半濕潤區,山區分布著西伯利亞松和西伯利亞落葉松的山地針葉林。
在中部的杭愛(Handay)山一肯特(Hentiy)山區北部降水多在200~300mm,屬森林草原帶,水草較充足,牧草以禾草和雜類草為主,在草原上點綴著稀疏的落葉松林。
杭愛山一肯特山以南是廣闊的草原,年平均降水在150mm以上。蒙古國南部年降水僅100mm左右,為荒漠草原和沙漠相間分布的地區。蒙古高原南部(中國內蒙古)降水水汽主要來自太平洋,降水自內蒙古的南部和東南部300~400mm,向北和向西北減少為100~200mm左右,中蒙交界處的二連浩特最少,約100mm。蒙古高原南部的年降水量與北部相近,但由於氣溫較高,蒸發量較大,氣候分區上是半乾旱區。
年平均降水量約200毫米。由於蒙古高原北部受北冰洋水汽影響和東部受太平洋水汽的影響,其降水量在蒙古國北部薩彥嶺、肯特山脈以及內蒙古大興安嶺及其東部平原地區最多,年總量約為300~400 mm,並隨著離海洋的距離的增加,降水量由北向南和由東向西逐漸減小,在兩個洋面水汽很難到達的西南部地區降水量最小,僅100mm左右。氣溫的分布基本與降水量一致,北部和東部濕潤地區溫度相對低和西南乾旱地區溫度相對高的特點。
從植被的分布上,由呼和浩特和包頭等地的農牧交錯帶、錫林浩特的草原帶,到二連浩特的荒漠草原帶。受氣候影響,植被覆蓋由北向南依次跨越森林、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戈壁荒漠、典型草原,生態環境多樣且較脆弱。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蒙古高原是自然資源豐裕的地區,其自然資源主要包括森林、魚類及多種礦物質。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蒙古國有15萬公頃的森林,面積覆蓋全國的9.6%。主要的森林面積包括約73%的西伯利亞落葉松,11%的雪松和6. 5%的其他松樹。木材儲量約為130億立方米。蒙古北部的河流和湖泊有50多個原生種魚類。
礦產資源
蒙古高原最豐裕的資源是礦物質,有煤,銅,螢石,金,鐵礦石,鉛,鋁,石油,磷酸鹽,錫,鈾,鎢。 這些礦產品覆蓋4650萬平方公頃面積,是蒙古領土的30%。2009年,被登記的蒙古國家礦產資源有80種礦物的1170個礦床。因此,在礦產資源開發的基礎上,蒙古國有繁榮的礦產業。
水文情況
河流
從水繫上來說,蒙古高原中部的杭愛一肯特山地是一個巨大的世界性的分水嶺:杭愛山以北和肯特山以西、以北屬北冰洋水系,杭愛山以南和中國內蒙古陰山以北屬內陸水系,肯特山以東屬太平洋水系。
湖泊
發展歷史
蒙古高原是中國草原遊牧民族興衰的核心地區,大多數盛極一時的遊牧民族曾經在這裡生存,或者曾經控制這裡,再向南挑戰中原農耕王朝。這裡從遠古時代起就有人類居住,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這個地區發掘出的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能加以證明。到公元前九世紀以前,此地曾先後有匈奴、東胡、鮮卑、烏桓、柔然、高車、突厥、回紇、黠戛斯、契丹、室韋/蒙古等部落和民族在這裡興起和衰落。
漢朝時期,東胡被匈奴的冒頓單于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分為烏桓和鮮卑二族。烏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後衰落,鮮卑一族崛起,在西晉時期鮮卑主要分為段部、慕容部、拓拔部、柔然部等。其中柔然與南北朝時期統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戰。柔然被突厥系民族擊敗後,分為南北兩支。柔然的南支逃到遼河上游,成為契丹人的祖先。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室韋的祖先。
宋朝時期,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系民族的統治逐漸衰落,東邊的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室韋諸部開始西遷至蒙古高原內部的。室韋諸部在突厥語中稱作韃靼。西部蒙古諸部則在同一時期在由突厥或突厥化的部落的基礎上形成。
十至十三世紀,蒙古高原各部大致可以分為兩類;草原遊牧部落和森林狩獵部落。草原遊牧部落主要從事畜牧業,森林部落主要從事狩獵,也進行採集和捕魚。各個部落都有大致固定的地域, 牧民們每年冬夏,沿著習慣形成的路線在牧地間遷移。
遼朝時,草原諸部以牛羊馬駝和皮毳等物與遼進行交換,換取絹帛、鐵器等生產工具和日用品。金朝與革職諸部繼續保協交換關係,在邊境指定的地點進行互市。部落首 領通過入貢的方式保持同中原王朝的交換關係。與鄰境的交換多由西城商人進行,這些商人來往於草原各部,溝通了遊牧民和定居農業人民的貿易聯繫。 農業在蒙古地區也出現了少量的農業。遼朝在今海拉爾地區、 克魯倫河流域移民屯田, 興修城鎮,發展了農業。在鄰近漢族、契丹族和女真族農業地區的部落中,如汪古部和弘吉刺部,已有粗放的農業。
蒙古高原各部處於原始社會末期,正在向階級社會過渡。中原先進經濟、文化的影響,特別是鐵的輸入,促進了蒙古各部社會 生產力的發展。原始的氏族制度逐漸瓦解,私有制日益發達,開始出現貧富分化和階級差別。一些草原貴族為了對付外敵或進行掠奪戰爭, 往往組成部落聯盟。這種聯盟的大首領被稱為汗。十世紀中葉前,克烈曾被塔塔爾征服,遼朝中期征服了克烈諸部,乃蠻部落於11世紀開始居住在蒙古高原西部,牧地在阿爾泰山之陽,北接斡亦剌惕,西界回鶻,札剌亦兒在遼朝曾經打敗蒙古部,後因反遼失敗,逃亡蒙古部,與蒙古部爭奪牧地,在貝加爾湖附近被成吉思汗七世祖海都打敗,成為蒙古部世仆。
蒙古帝國由蒙古人鐵木真(成吉思汗)建立,國號大蒙古國。蒙古帝國建立後屢次對外擴張,成吉思汗在位時即先後與西夏、金朝、西遼、花剌子模等敵對,其繼承人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去世前已控制了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東北、華北、中亞、西亞以及東歐在內的廣大地域。,蒙古帝國在1260年由於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位走向分裂。1264年忽必烈(即元世祖)擊敗阿里不哥後,於1271年在中國中原建立了元朝(大元帝國),並隨後於1279年滅南宋。
1368年,元朝被朱元璋領導的起義推翻,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率領著王族和所剩的軍隊撤退到了蒙古高原,1388年,明朝軍隊在大將藍玉的率領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魯倫河之間、貝爾湖南岸大敗脫古思的軍隊,殘元諸王、平章以下官員三千多人及軍士七萬餘人被俘,脫木思帖木兒逃走後被其部將縊殺。明朝時東、西蒙古分稱為韃靼和瓦剌。為防止外蒙的割據,清庭在庫倫(烏蘭巴托)設定大臣,定期舉行軍事演習,保障疆域的穩定。1727年中俄簽定的《恰克圖界約》肯定了蒙古屬於中國。
1911年,中國爆發了辛亥革命,沙俄開始培植親俄勢力,並大批發放武器,準備製造外蒙獨立。年底,在沙俄總領事的指揮下,驅逐中國官員,宣布獨立,一年後簽定《俄蒙協定》《商務專約》,1913年,袁世凱與沙俄訂立《中俄聲明檔案》,確認中國是蒙古的宗主國,改“獨立”為“自治”。但中國政府不能駐軍、移民外蒙,而沙俄可以,蒙古事務需兩國協定解決。1915年再訂《中俄蒙協約》,確認1913年的檔案。
1919年11月中國政府強行通過政令,取消自治和廢除1915年前的條約,並在庫倫設定行政公署。1920年由蘇和喬領導的蒙古共產黨成立,1924年11月第一屆大呼拉爾會議在庫倫召開,改庫倫為烏蘭巴托。1945年,日本戰敗,中蘇談判再次涉及外蒙問題,1945年10月10日到20日,外蒙共集會13000次,舉行投票全部贊成獨立
經濟
居民
蒙古高原主要居民是蒙古族人。蒙古族是東北亞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除蒙古國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及臨近省份以及俄羅斯聯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約為1000萬人,語言為蒙古語。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國境內。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於傳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來,蒙古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
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至今仍使用傳統的蒙古文,蒙古國使用西里爾文字(新蒙文)。信奉薩滿教,自17世紀起還信奉藏傳佛教,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穹廬頂的蒙古包是蒙古族的傳統住房,蒙古包內的地面鋪氈子和地毯。飲食主要有奶食,肉食。常以手抓羊肉和清水煮全羊款待客人。蒙古族的服飾主要分4個部分:首飾,長袍,腰帶,靴子。葬式大體有野葬(天葬),火葬,土葬(無墳丘)。節日主要有那達慕大會、敖包祭祀、小年賀大年。蒙古人傳統上是遊牧民族,主要放養牲畜(以綿羊和山羊為主),但在20世紀已廣泛發展牧場。雖然氣候惡劣限制了農業發展,但高原上仍可種植小麥、燕麥、其他穀物和蔬菜。內蒙古灌溉區還可種植甜菜和油菜籽。
內蒙古居民中漢族約占80%,大部分從事農業。
還有哈薩克人以及其他民族。
風俗
藝術
蒙古族藝術文化生活非常豐富。蒙古族素有“音樂民族”之稱。其民歌體裁有長、短調之分。長調腔長詞少,悠揚嘹亮,流傳於牧區;短調則節奏規則,節拍固定,多流傳於半農半牧區。蒙古族的舞蹈節奏歡快,動作剛勁有力,以抖肩、揉臂、馬步最具特色,表現了蒙古族人民熱情奔放的豪爽氣質。經典的蒙古族傳統舞蹈大致有“馬舞刀”、“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等。
傳統樂器主要有馬頭琴、“雅托噶”(“蒙古箏”)、蒙古琵琶、蒙古四弦琴和蒙古戰鼓等。非常愛馬的蒙古人對馬頭琴也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馬頭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傳統樂器,為擦弦類弦鳴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為飾而得名。它由共鳴箱、琴桿、琴頭、弦軸、馬子、琴弦和拉弓等部分組成。馬頭琴旋律低沉而又悠揚,低音馬頭琴音色接近大提琴。蒙古族曲藝有“好來寶”(說唱藝術)、“烏利格爾”(一稱“蒙古說書”)和蒙古劇等多種。
服飾
飲食
蒙古族的飲食非常講究,品種多樣。炒米、奶茶以及奶油、奶皮、乳酪和優酪乳子等是蒙古族牧民最有特色的日常食品。當然還有著名的手扒肉和全羊席。蒙古民族頗注重飲食的文化氣氛,歌舞常伴,隆重場合還要朗誦專門的祝詞或讚歌。大部分蒙古人都能飲酒,所飲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區也飲用奶酒和馬奶酒。馬奶酒味道醇香,清涼解渴,是牧民款待貴客的最佳冷飲。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飲的習慣。如果你到草原做客,需要特別提防的可能是姑娘們的敬酒歌,即便平時滴酒不沾的人也可能經不住誘惑酩酊大醉。
社會
蒙古包、勒勒車和配有精美馬鞍的駿馬是蒙古民族最重要的傳統住行工具。蒙古包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勒勒車多以樺木或榆木加工製成,車輪大、車身小,適於草地、雪地、沼澤和沙漠運輸。過去,牛拉勒勒車排成長長的隊伍緩緩遠行,顯示蒙古草原特有的風情。許多牧民都已經定居,住著寬大的磚瓦房,購有汽車、機車等交通工具。
文物古蹟
長城
蒙古高原位於中國北部邊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戰國趙北界長城沿陰山山脈南麓,蜿蜒於蒙古高原上。趙北長城東起張北經集寧、呼和浩特、固陽、五原至於高闕(今杭錦後旗)。燕北界長城則西起張家口以南的懷來縣經圍場、赤峰直達遼東。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防禦匈奴,將秦、趙北界長城,燕界長城連線起來,修繕、加固、增築,形成的聞名於世的“萬里長城”,大部分構築在內蒙古高原之上。
西漢時期,漢武帝在秦始皇長城的基礎上,於今內蒙古高原上又增築了著名的“河西長城”和“武帝外長城”。河西長城東起今甘肅永登,經永昌、張掖、酒泉直至玉門以西羅布泊一帶。“武帝外城”,東起呼和浩特市以北的百靈廟西南,向西大約沿北緯42°線,於東經105°30′~106°之間進入蒙古國境內,又於東經102°30′進入內蒙古境內,至東經102°20′處額濟納旗蘇古諾爾湖東北,與“居延塞”相接,沿林肯河和額濟納河(今弱水),經金塔達酒泉,與河西長城相接。
遼代高原上築“遼代長城”(又稱遼代邊壕),起自額爾古納市上庫力鄉西3.5千米處一座戍堡,向西經拉布大林鎮沿根河南岸至額爾古納河,之後向南沿額爾古納河東岸再向西南經八大關行至陳巴爾虎旗紅山嘴,從此處越過額爾古納河進入俄羅斯赤塔州境內,繼續沿額爾古納河北岸西南行至10多千米後離開河岸,在滿洲里國門西4.87千米處進入中國,繼續西行60千米,在635號界堆附近進入蒙古國境內,在克魯倫河以北和烏勒吉河以南地帶向西南延伸,最後終止於烏勒吉河源與鄂嫩河源之間的沼澤地中,遼代長城在中國境內長度約210千米,俄羅斯境內長度約109千米,蒙古國境內長度約416千米,總長度約738千米。
明代長城南移,多沿內蒙古高原南部邊緣地帶修築。
成吉思汗陵
陵園占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主體建築由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和與之相連的廊房組成。陵園分作正殿、寢宮、東殿、西殿、東廊、西廊六個部分。整個陵園的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雄鷹,極富濃厚的蒙古民族獨特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