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心房顫動致病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人類心房顫動致病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人類心房顫動致病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是依託同濟大學,由陳義漢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類心房顫動致病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陳義漢
  • 依託單位:同濟大學
  • 批准號:30670872
  • 申請代碼:H0204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2007-01-01 至 2009-12-31
  • 支持經費:30(萬元)
中文摘要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然而其發生機制並不清楚,多種心房顫動起源假說一直處於巨大的爭議之中。通過分子遺傳學手段發現其分子基礎,進而在此基礎上探索其病理生理學機制,已經成為一種有效的心房顫動機制研究的策略。去年我們找到一個新的心房顫動致病基因座位(遺傳位點),即第10號染色體10p11-q21區域(遺傳距離為16.4cM,位於D10S578和D10S1652兩個遺傳標誌之間)。我們擬在此基礎上,運用生物信息學手段,採用定位候選或者定位克隆技術,尋找變異基因。然後,酌情通過轉基因細胞、轉基因動物和電生理學技術,研究該變異基因的功能,最終確立一個新的人類心房顫動致病基因,並部分明確其致病的細胞電生理學和心臟電生理學機制。也利用上述轉基因模型,識別該致病基因引起心房顫動的部分分子通路。為人類未來心房顫動的早期診斷、新藥研製和機制研究提供數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