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學

人才學是研究人才成長、人才培養和人才管理使用規律的新興學科。人才學的研究內容主要有:(1)人才和人才結構研究,包括對人才的概念、本質、基本要素、類型、作用及其結構的研究。(2)人才成長和發展規律研究,包括人才的成長、成長過程、階段、成才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的研究。(3)人才輩出規律研究,包括對人才湧現和成長起決定和影響作用的經濟、政治、科技、文化、地域等社會和自然條件的研究,以及人才輩出對社會進步的作用的研究。(4)人才開發和人才管理研究。包括對人才的發現、識別、培養、教育、選拔、設計、考核、管理、使用、交流、預測、規劃等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才學
  • 研究對象:人和人才
  • 綜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
  • 屬性:新興學科
人才學史料,課題,

人才學史料

1978年底,貴州省科技情報研究所的雷禎孝、蒲克創辦了一份油印小報《人才學報》。1979年5月29日《光明日報》發表了《人才學報》上的一篇文章《人才·規律·制度》;1979年第7期《人民教育》雜誌發表了雷禎孝、蒲克《人才學報》上的另一篇文章改寫成的《應當建立一門“人才學”》。
新華社北京1979年10月11日電:《社會科學園地里一株新苗破土而出,人才學引起學術界的重視》《光明日報》1979年10月12日
《人民教育》雜誌第9期發表《試論人才成功的內在因素》。同年11月25日《文匯報》整版轉載。當時擔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的胡耀邦看到了這篇文章,他很興奮地寫信給當時的團中央負責人:“韓英、啟立同志並報刊同志:你們看過這篇東西嗎?青年報刊需要這樣的一類知識面、思想性較寬較深的東西,輕飄飄的、隨手抓來的東西對青年人沒有什麼幫助。胡耀邦11月26日”於是,《中國青年報》便再次整版轉載,同時將胡耀邦的信改寫為編者按。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在中國朝野和思想史上突然出現了一種叫做“人才學”的東西。用敢峰先生在《人民日報》上的話說: “人才學象一個幽靈,或者說,象一個夜遊神,已經遊蕩了一段時間。”(《人民日報》1980年10月14日敢峰:《為人才學一呼》)
?
《人民日報》1980年10月14日載文發問道: “到底人才學有什麼魔力,能在短短一年時間裡,吸引這么多各界人士的注意呢?”該文還說: “著名哲學家杜任之見到人才學破土而出,欣喜地說:‘一個偉大的歷史新時代就要來臨了,人才學的誕生就是它的一個標誌。’”
香港《文匯報》1980年4月19日發表新華社記者莊凱勛的文章,文前加按雲: “在中國,也許沒有一門社會科學象人才學那樣,在人們特別是青年中間激起了如此強烈的反響,引起了如此熱烈的討論。”?
香港《鏡報》1982年2月號發表司馬浩歌的文章,題目是《雷禎孝與中國人才學》。文章說:
中共提倡思想解放運動以後,各種新學科紛紛產生,人才學的破土而出,使中國社會的各方面
為之矚目,一時間,幾乎所有的報紙雜誌都曾在人才問題上大作文章,這件事也引起海外人士
的關注,美國三所最著名的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密執安大學就曾聯名發函,邀請中
國人才學的著名研究者雷禎孝先生前去講學。人才學的出現無疑是中國現代思想史上一件有
深遠影響的大事。”
新華社1989年12月29日電,十年來,〖HT5K〗“全國已成立了25個人才研究所和17個專門性的人才研究實體機構,已有100多所大學開設了人才學必修課。”〖HT〗此外,已出版了一百多種人才研究書籍,創辦了數十種人才報刊雜誌。?
《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1982年版,已將人才學作為一個專門學科,正式列入編目,列在“社會科學總論”欄中,編號c96,全國各圖書館均已按此編目。?
1979年和1980年雷禎孝在人才學中提出的若干建議,已被政府和社會正式接受,成為國家政策和社會實踐。例如,雷禎孝在中央組織部提出的老幹部離退休原理——職以授能,爵以授功,於1982年在全國普遍作為政策兌現;雷禎孝提出的自我設計,現在從黨和國家、地方和企業、集體和個人都在實行自我設計;雷禎孝提出的社會考場,即自學考試早已成為社會現實;雷禎孝提出的人才交流,現在在全國各省、市普遍成立了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學提出的“君擇臣,臣亦擇君”,即雙向選擇,幾經反覆,現在終於成為大學畢業生和企業招聘人才的普遍原則;……
但是,人才學的發展真的就那么令人樂觀嗎?表面看來,頗有梁啓超所云:“一人倡之,數人和之,不數年而遍於天下焉”(《梁啓超選集·自由書》上海人民出版社,第93頁)的味道。其實人才學的歷史命運,十分令人擔憂。?
熱門一時的人才學?
《中國青年報》:《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雷禎孝研究人才學初露鋒芒》(1979年12月11日許正隆、龔龍泉)
《發出時代呼聲的先行者——訪積極進行人才學研究創建新學科的雷禎孝》;(《文匯報》1980年1月2日,中國青年報記者馬立誠文章)
《人才學誕生記》:(《貴州青年》1980年第1期,劉徹東);
《人才之歌》(《花溪》1980年,陶文正、劉徹東《人才之歌》)的報告文學);?
●從油印小報到首都學術界??
說得簡單一些,1978年雷禎孝寫成了兩篇文章:《人才學誕生之緣由》、《人才·規律·制度》。
他的同事蒲克贊同他的文章並熱心支持他的研究,表示願意在文章上籤名。雷禎孝向當時的中國科委主任方毅上書,經中國科學院轉中國社會科學院,後者給他覆信:“由於我院無人研究‘人才學’,你們的稿件退回自行處理,此復。”於是,雷禎孝根據我國憲法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這個答覆,創辦了《人才學報》。他自己刻鋼版,油印了三期《人才學報》,連載了這兩篇文章。共印了50份,分別寄給有關報刊和知名學者。不久,就收到了數位學者的覆信和報刊準備刊載的答覆。?
1979年5月29日,《光明日報》發表了《人才·規律·制度》一文縮寫稿。報社收到了很多讀者來信,摘編了內部的《情況反映》,並公開發表了聯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的一位先生讀了此文後寫給《光明日報》的信。?
不久,《人民教育》雜誌發表了雷禎孝由《人才學誕生之緣由》改寫成的《應當建立一門“人
才學”》,由編輯部改換了這個標題。該雜誌負責人敢峰,還有王通訊盛情邀請雷禎孝到他們那兒工作。於是,由雷禎孝執筆寫成了《試論人才成功的內在因素》、《試論人才的知識結構》兩篇文章,以王通訊和雷禎孝兩人的署名發表。?
1979年國慶前後,首都學術界舉行國慶三十周年學術討論會,其中專門劃分出一個小組來討論人才學這門新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問題。童大林、于光遠、吳明瑜、敢峰等著名學者是主要的支持者和組織者。雷禎孝應邀在會上闡述了建立人才學的理由,說明教育學不能代替人才學。廣大的學者、專家都支持建立和發展這門學問。?
1979、1980兩年,是人才學在全國受到熱烈反響的兩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語言學家洪越碧女士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講學期間,聽了雷禎孝關於人才學的演講。她回國後給我來信說:“昨晚當了回鑒真和尚,在大學禮堂講起人才學來了。……英文題為《中國的人才運動》,和你這位研究推廣者,在一般青年人當中引起了什麼樣的作用。諸如:重振信心,設計自己,各行其是等等。”?
人才學就這樣被提出來了,就這樣推廣開了。

課題

人才學研究者正在探索的主要課題是:
1、人才及人才學的基本理論;
2、人才的分類,即人才特點、構成與聯繫、結構的模式;
3、人才成長過程中一些帶有規律性的問題;
4、人才制度、人才的規劃、人才的考核、晉升、管理、就業、流動問題,以及人才制度的沿革、人才思想史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