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人才學

比較人才學

比較人才學(comparative talentology)是在大量的各類傑出人才的個案研究的基礎上,通過統計分析和相互比較,對各種不同的傑出人才群體進行全方位的系統研究,包括傑出人才的成才規律、輩出規律及用才規律研究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分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比較人才學
  • 外文名:comparative talentology
  • 基礎:大量的各類傑出人才的個案研究
  • 包括:傑出人才的成才規律、輩出規律
  • 內容簡述:人才群體進行全方位的系統研究
概述,創始人,相關成果,

概述

1990年,繆進鴻教授從《長江三角洲與其他地區的人才比較研究》起步,開始選擇比較人才學作為研究方向。首先花了約4年時間,夜以繼日地閱讀了數以千計的中外各類傑出人物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和《不列顛百科全書》上的有關條目,以及他們的傳記資料,力圖從中歸納、設計出一種不同中外傑出人物群體,如思想家與哲學家、政治家、軍事人物、實業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與化工專家,地學家與探險家、旅行家,生物學家、醫學家、農學家、工程技術專家與發明家、教育思想家與教育家、文學家、史學家與考古學家、音樂家、美術家、表演藝術家、新聞工作者等群體的相互比較研究模式。這樣,作者從中歸納出上百個可以相互比較的項目,如國別、籍貫、民族、家庭出身、興趣愛好、興趣萌發年齡、立志年齡、脫穎而出年齡、成果旺盛期、磨難指數、跨學科(行業)數、職業數、性格特徵、特長與不足、幫助最大者、影響最大的學說與人物、人才群、對立面人物、疾病、死因等。
其次,設計人物信息卡。這種信息卡,通過不斷的改進,將群體與群體之間相互比較的上述項目的標準、內容和比較方法都儘可能地規範起來。
再次,為每一個中外傑出人物的群體選擇樣本。迄今為止,我們已選取了從思想家與哲學家到表演藝術家、新聞工作者等26個群體的第一批樣本,共三千餘名。
第四,將這些傑出人物樣本的有關項目內容一一填入信息卡的相關欄目,並錄入電腦進行統計分析和比較研究。
傑出人才問題(現象)的高端性決定了對它的研究的綜合性、多樣性、全面性、全程性及全球性;從而決定了對它的研究是一項複雜的、也是獨特的系統工程。以下試舉傑出人才的民族出身與國籍、脫穎而出年齡、成果旺盛期、磨難與磨難指數等研究項目來稍加說明:1.民族出身與國籍——對161名西方一流數學家樣本進行分析,發現其中每千萬人口所產生的世界一流數學家人數以猶太民族(全世界的猶太人目前估計約有1300餘萬,即約占中國人口的1%)為最多(23人),遙遙領先,居第一,法蘭西民族居第二(6人),德意志民族居第三(2.6人)。這實在是數學史上最令人驚嘆的現象之一。究竟是什麼力量和因素竟能使如此多的大數學家,一方面如此分散地出現於至少9個不同的國家,另一方面又不約而同地集中誕生於如此多災多難的同一個古老民族之中?!
每千萬人口所產生的世界一流數學家人數每千萬人口所產生的世界一流數學家人數
從1901-199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化學、生理學和醫學、經濟學、文學獎獲得者的民族和國籍分布中也能發現同樣驚人的現象:在總數563人中就有112人是猶太裔,占總數的19.9%。他們分布於18個國家,其中獲物理學獎的誕生於11個國家,獲化學獎的誕生於10個國家,獲生理學與醫學獎的誕生於9個國家。
我們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這種研究的全球性的一斑。
2.脫穎(而出)年齡——這是指“一個人所取得的成就使他(她)在社會上或有關學科(行業)領域的一個不小的範圍內獲得一定聲譽或知名度,引起大家重視或注目時的年齡”。對於不同的群體,有時還需要附加特定的條件,如對體育運動員的附加取樣條件是:不止一次在國際大賽(不包括地區性大賽)中獲得冠軍或刷新世界記錄者。平均脫穎年齡最小的群體可能是女子游泳運動員和女子競技體操運動員群體,分別是16.9歲和17.0歲。……運動員中平均脫穎年齡最大的可能是長跑(包括競走)運動員,男子和女子分別是25.6歲和26.0歲。音樂家群體的平均脫穎年齡是25.0歲(但其中的莫扎特是7歲),表演藝術家是26.8歲,美術家(畫家)是28.1歲,物理科學家是29.6歲,數學家是29.8歲。脫穎而出最遲,即平均脫穎年齡最大的可能是史學家與考古學家,是41.3歲,其次可能是地學家和教育家與教育思想家群體,都是39.4歲。上面列舉的數字都是簡單的算術平均數,還應該有每個群體的各脫穎年齡段分布圖表。有些傑出人物的脫穎年齡不止1個。例如,首先提出流體靜力學的帕斯卡原理的法國科學家、散文學家B.帕斯卡的第一脫穎年齡是19歲,學科是數學;第二脫穎年齡是26歲,學科是物理學;第三脫穎年齡是35歲,學科是文學(散文)。
各群體平均脫穎年齡比較各群體平均脫穎年齡比較
230名傑出數學家的脫穎年齡分布230名傑出數學家的脫穎年齡分布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進一步看到這種研究的多樣性的一斑。
3.成果旺盛期——平均脫穎年齡最小的女子游泳運動員群體的平均成果旺盛期最短,只有4.5年;男女桌球運動員群體是10.1年;足球運動員群體是11.9年(不包括守門員)。脫穎而出最遲的史學家與考古學家群體是28.5年;其中錢穆是57年,法國史學家F.米涅(Mignet)是52年。但也有很短的,如作《三國志注》的東晉裴松之只有3年,王國維只有14年。
“成果旺盛期”往往不是平穩均衡地展開,而是有曲折起伏和停滯。這給“成果旺盛期”的界定帶來不少困難。困難往往在於“成果旺盛期”終點的確定。不少傑出人物,從表面現象看,直到逝世前不久還在不斷地出成果,實際上他當時早已過了“成果旺盛期”。因此,一定要根據成果的真正價值和影響,本人在其中所起作用,再綜合分析他當時的遭遇和環境等,才能對“成果旺盛期”的終點作出比較正確的判斷。
我們從這個例子可以進一步看到這種研究的複雜性的一斑。
4.磨難與磨難指數——可以將傑出人物遭遇的磨難劃分為以下9類:(1)健康磨難;(2)政治性磨難;(3)宗教性磨難;(4)情感磨難;(5)經濟性磨難;(6)基於傳統、習俗或利益考量所形成的磨難;(7)戰爭磨難;(8)突發性磨難;(9)複合性磨難。我們制訂了一種衡量磨難深重程度的簡明標準,其分值稱為“磨難指數”,最高為5分,最低為1分。
比較不同群體的平均磨難指數後得出,平均磨難指數最低的可能是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群體(分別是1.69和1.70)。最高的可能是軍事人物群體(2.99)和新聞工作者群體(2.84)。對20個不同群體的1038名外國(絕大部分是西方已開發國家)傑出人物與949名中國傑出人物群體所遭遇的磨難分別進行個案分析和統計分析,得出前者的平均磨難指數為2.6,後者為3.5。再對誕生於19、20世紀的702名外國傑出人物與543名中國傑出人物遭遇的磨難分別作個案分析和統計分析,得出前者的平均磨難指數為2.2,後者為3.4。這至少說明,近現代的中國知識分子多災多難。
對有疾病記載的102名數學家曾患疾病進行分析後發現,除對健康威脅較大的心血管疾病、生物源性疾病(傳染病)、呼吸系統疾病之外,患有神經系統疾病與精神病的不少,達到14人(占13.7%)。後來,又進一步發現,文學家群體中患有這種疾病的竟達到患病人數的29.4%,政治家群體達到20.8%,物理科學家群體達到18.9%,都顯著超過數學家群體的13.7%。這主要是由於有意識地過於專注於某一方面,導致某些方面的能力特別發達,卻犧牲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學術上稱之為“不全”,釀成了一種機體各個系統之間的不平衡,從而引發了神經系統疾病(一般稱“精神分裂症”)。
通過這個例子可以進一步看到這種研究的綜合性和複雜性的一斑。

創始人

相關成果

一、已完成的“中外傑出人物群體比較研究叢書”包括:
1、《自古英傑多磨難——26箇中外傑出人物群體的磨難比較研究》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外傑出人物的興趣愛好比較》
3、《終生難忘的幫助——誰對傑出人物的一生幫助最大?》
4、《矛盾與衝突——略論不同群體傑出人物遭遇的矛盾與衝突》
5、《人傑地靈?!——略論近代美國、蘇格蘭、匈亞利、波蘭及中國東南地區的人才輩出及其原因》
正在研究的專題還有《尋根——中外傑出人物的家庭背景探索》、《江山易改,本性難易——略論傑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及《猶太人之謎——略論猶太民族的人才輩出及其原因》等。
二、已完成“中外傑出人物主題閱讀叢書”,商務印書館出版: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2009)
2.《自古英傑多磨難》(2010)
3.《有志者事竟成》(2011)
4.《機遇垂青有準備的人》(2011)
5.《勤奮是成功之母》(2012)
6.《貴在持之以恆》(2012)
該叢書主要面向廣大青少年讀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