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論(人性本善論)

性善論

人性本善論一般指本詞條

孟子提出了性善論,但後人對孟子的“性善論”有所誤解,經常把孟子“性善論”理解成“向善論”或者“本善論”,這都是錯誤的。目前很多哲學家都已正名,孟子提出的是“性善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性善論
  • 提出者:孟子
  • 出處:《孟子》中的部分章節
  • 區分:“向善論”、“本善論”
典故,內容,論證過程,孟子其人,對人性的研究,

典故

《孟子·告子上》:孟子提出 “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
翻譯:孟子說:“水的確無所謂向東流、西流,但是,難道也無所謂向上流、下流之分嗎?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下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下流的。當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飛濺起來,能使它高過額頭;加壓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崗。這難道不正是水的本性嗎?形勢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壞事,本性的改變也像這樣。從天生的性情來說,都可以使之善良,這就是我說人性本善的意思。至於說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歸罪於天生的本質。”
《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公孫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以性善論作為根據,在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不忍人之政”)。
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孟子對於性善論的最用力的論證,是通過人的心理活動來證明的。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通過每一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驗證。既然這種心理活動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據的,是出於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稱之為“良知”、“良能”。

內容

孟子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論的出發點就是——向善論。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但是對於孟子的文章描述,他認為人性還是本善的。

論證過程

1. 以“不忍人之心” 論“本心”,確立性善論。孟子看重心的道德本性“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2. 由本心論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說,所以人才有“仁義禮智”四德。即將善這種本性看作生而有之的先驗的。
孟子的四端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公孫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現,是人與動物的不同之處。所以孟子認為沒有四端,則不能成為人。
3. 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只要儘自己的道德本心去行事,就可以認識了解到自己的本性是善的,在內心上不會抗爭,由此知本性與本心。而了解自己的本心是善的就知天了。確認人的善來自於天將人的價值源頭客觀存在化。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4.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在這裡,孟子明確提出並概述了他的“性善論”。

孟子其人

人物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軻,字子輿,鄒國(一說山東省鄒縣東南,另說河南商丘)人,有人認為鄒國是魯國的附屬國,也有人說孟子是魯國人。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義流派。在政治上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在學說上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孟子相傳為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後世尊稱為亞聖。其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希望追隨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孟子
歷史地位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論家和散文家。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屬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傳弟子。他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大成至聖,孟子被稱為亞聖。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其道,多數人稱為“孔孟之道”。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週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隨後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與其弟子的言論彙編於《孟子》一書,是儒家學說的經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向善論。

對人性的研究

我們都是人,每個人從一生下來到死,就像一輛新買的車,大部分都是全新的,每個人都有它的特有的“潛能、天賦”與天生的缺陷與“局限”。雖然每個人都是全新的,但由於特有的天賦不同,有的人更聰明一些,有的人更遲鈍一些。
隨著人的成長,每個人開始發現,積極的發掘自身有的潛能、並以此為基礎發展出一套成熟的系統的本領。習性即習慣的養成,其實僅僅就是改變認知繼而改變行為的嘗試——每個人的大腦都不一樣,造成了好習慣養成的難易程度很不同。
於此同時,由於各種環境誘惑的影響,每個人感染的不良習慣也越積攢越多,每種不良惡習會造成原本天生就帶有某種傾向性的本質,更加迅速的形成為某一類型的品性。而品性,就是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形成後也不可能在短時期內改變。由於每個人先天體質的不同,造成了有的人更容易形成某類品格,也有的人形成不了達不到一些人先天具有的品格。
盛極而衰,隨著人在社會的活動的加劇,不良習慣的影響,天性中不完善的部分的放鬆,人的品性只會越變越壞,正如腳踏車,沒有使用50年還跟新車一樣完美的。
不良品格的養成,就需要去糾正,正如生病了去治療,給車子做修理,即使治療妥當,修理好的車也永遠達不到剛出廠的新車那樣好用。但是能開走、能使用。不在意它,看上去就是個正常健康的人,在意它,就什麼都幹不了,病病怏怏地等死。即後天的應激因素(各種壓力)在原先性格(大腦)的基礎上激發了人格形成與疾病發作。
此時再去改善品格,將是長期的,是艱巨的,因為大腦基礎不會再改變,即使在改變行為過程中有了一定進步,也比其他人對某種惡習更為易感,形成風險更高,而且在相似的應激壓力刺激條件下也更輕易恢復原形;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儒家構思的性善,是錯誤的。
結果是否能夠改良,好不好得了,此時已經不在新習慣的自身的高低,也不在接觸面人與物的好壞,即使近朱,也不會變赤。如果追求完美,要求達到一點缺點都不能有,那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你永遠也好不了”,因為你的要求已經不可能實現了。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儒家的性善論是不正確的,甚至是相反的。改變將僅僅是行為的,認知的。作為根本的大腦基礎是不會再改變的。同時隨著年齡的推移,人的各種身體結構,零件都將慢慢鈍化,只會變壞不會變好。
醫學對人格採取森田正馬的做法------順其自然,為所當為。順其自然,是指在接受事情本來面目的基礎上,對自己的情緒和軀體反應不評判、不控制、不抵抗,保持接納的態度去觀察和覺知,情緒自然會逐漸消退,從而做到“不戰而勝”,或者道家提倡的“無為而治”。越是改變,越是較勁,本能就越壓抑,之後要么猶如飢不擇食,反彈的更加強烈,要么扭曲,出現各種奇奇怪怪的行為。為所當為,是指要採取行動,以當前的目標為導向的做事情,只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眼前的生活當中,不再考慮不現實。不實際的目標,從而在生活中獲得自我愉悅感和掌控感。所以從這個方法說,儒家採取的不停反省,然後強迫。也是不合適的。因為不承認自己是不完善的,心不甘情不願地接受自己的本來面目,是不可能有很好的未來的。
但是,人有自己的選擇與自由。子曰:“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所以曾子即使魯鈍,還是孜孜不倦的按照錯誤的方式反省自己。孟子即使好辨,也用自己的口才忽悠君王行仁政。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自由。即使它是錯誤的。每個人也在歲月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片樂土,即使它是遙遠的。如果從對人性善與美的執著的追求,或許孟子的錯誤又是對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