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口狀態的動態過程,人口系統穩定性,人口系統的慣性周期,
人口狀態的動態過程
利用統計數據製作人口年齡時間圖是研究人口狀態隨時間變化的一種常用方法。人口狀態的動態過程是最基本的動態特性。根據年齡時間圖(見圖[年齡時間圖])很容易估計出一系列人口指標的變化過程。圖中一個坐標軸為時間,另一為年齡。例如,2(1980年初)為第2歲年齡組1980年初人口的年齡時間標記,D2Ⅲ(1981年)為第2歲年齡組在1981年度內死亡人口的年齡時間標記。在標號“[367-001]”所指的時間(例如在1980年)出生的活產嬰兒將沿生命線經歷他們的一生,相應的時間和年齡同步地增長。利用這個圖可以計算任何時刻各年齡組的人口。從要考察的時間點作一根豎線,它被年齡坐標線分割成代表各年齡組的線段。只要把通過某線段、例如第 段的生命線的活產嬰兒數減去沿生命線途中的相應各年和年齡組的死亡人口,即可得到第歲組的人口用表示。這樣就可以統計出任何時刻各年齡組的人口,即人口狀態(見人口指標體系)。
人口系統穩定性
如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系統在數量上維持在某種特定水平上,就稱這個人口系統是穩定的,否則就是不穩定的。當所研究的人口系統按齡死亡率和生育模式不隨時間而變動時,稱為人口系統的定常問題;當人口參數隨時間而變動時,稱為人口系統的時變問題。人口系統穩定性問題一般可用奈奎斯特穩定判據或特徵根(見代數穩定判據)進行研究,但時變問題的研究比較困難。根據中國學者對人口系統穩定性研究所得的結論,對於一種具體的人口狀態,存在著總和生育率的臨界值。總和生育率長期維持在上下臨界值之間,人口系統狀態(人口年齡分布)便會逐漸改善。如果長期維持在上下臨界值之外,則人口狀態將越變越壞,即各年齡的人口數越來越不均衡,或有很大擺動,或急劇增長,或急劇減少。當人口狀態趨向平緩,相應的上下臨界值就會相應地互相接近而趨向於臨界值 [367-02]。因此,探討人口系統穩定性不但有理論意義,而且有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人口系統的慣性周期
描述人口系統發展慣性的主要指標有兩個:大慣性周期和小慣性周期。大慣性周期是反映人口擾動可被消除的振盪周期。它同人口平均期望壽命有關。中國的大慣性周期為70年左右。小慣性周期是反映人口系統再生產的振盪周期。它同生育平均年齡有關。中國的小慣性周期為25年左右。
參考書目
宋健、於景元著:《人口控制論》,科學出版社,北京,1985。
王浣塵:《人口系統工程》,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上海,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