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概況
亭林鎮有耕地3783.29公頃。轄村民委員會15個(龍泉、亭東、東新、新巷、油車、金門、亭西、亭北、 紅陽、浩光、金明、南星、駁岸、周柵、後崗)、居民委員會6個(復興、寺平、中 山、新建、松隱、寺北)。戶籍數18350戶,人口89100人。鎮人民政府駐華亭路25號。
亭林,距人民廣場45公里,
虹橋機場40公里,
浦東國際機場48公里。A30郊環高速公路、A5
嘉金高速公路、松衛南路、320國道,亭衛公路、南亭公路、大亭公路等多條高等級公路交織於鎮區。2012年開通的城際快速鐵路22號線在亭林設立站點,亭林的交通條件更加優越。亭林具有齊全的公建配套設施,教育機構、醫療設施、交通服務、管道供氣、金融機構應有盡有。屆時亭林具有齊全的公建配套設施,教育機構、醫療設施、交通服務、管道供氣、金融機構應有盡有:設有工商、稅務、電信、郵政和電力等行業管理機構;有充分的電力、自來水供應能力和污水管道排放統一處理條件;備有容量充裕的 FTTB寬頻網路和程控電話裝置。
亭林鎮的工業起步較早,發展較快,是
金山區的工業重鎮。具有金山區最旱的區級工業園區,現已開發3.1平方公里,園區基礎設施完善,功能布局合理,並已顯示出規模發展態勢,是亭林工業經濟的主要依託。2009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02.98億,已有449家實業型企業在亭林落戶,形成了機械電子、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環保建材、塑膠模具五大支柱產業為主體的產業基礎已基本固形成,並具有較強配套加工能力。在上海市和金山區人民政府的關心支持下,亭林將規劃建設以亭林為依託的上海金山國際中小企業城。正在開發建設中的長三角物流港、上海電器城。中小企業城規劃開發6.5平方公里的東部工業園區、3.5平方公里的生態工業園區、5平方公里的亭林鎮區和3.5平方公里的生態林區,整個企業城定位為產業群體布局合理、企業供應鏈完善、生活文化設施完備,有利於可持續發展 的現代化工業重鎮;使其成為一座為海外中小企業順利進入中國市場,國內中小 企業直接進入國際市場的立交橋。採用市場化運作模式、多元化融資機制和國際化的品牌戰略,推進上海金山國際中小企業城開發建設,使亭林成為上海郊區工業化帶動城市化的新亮點。
行政區劃
亭林鎮總面積79.12平方公里,有耕地3683.5公頃。戶籍人口約6.5萬,外來人口約2萬。距區府所在地金山衛23公里,到上海市中心45公里。現轄15個行政村(龍泉、亭東、東新、新巷、油車、金門、亭西、亭北、紅陽、浩光、金明、南星、駁岸、周柵、後崗),6個居委會(復興、寺平、中山、新建、松隱、寺北)。
地理環境
亭林鎮位於上海的西南郊區,
金山區的東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0度,北緯31度。平均海拔為吳凇江高程3.6米,屬松隱低平原與
奉賢高平原的過渡地帶。
鎮區北寬南窄,南北長927米,東西寬860米,區域面積為47.4平方公里。亭林鎮西距
金山區朱涇鎮15公里,東北到上海市中心54公里,西南至上海石油化工總廠19公里,東距
奉賢區治
南橋鎮15公里,南至朱行鎮4.5公里,西北經
黃浦江至松江城區20公里,水陸交通便利。
亭林鎮亭林市河為南北流向,蜿蜒於鎮境中部,南端經枝秀橋而西折,接祝家港,北抵運港,再西折與後市河相連,全長822米,亭林後市河為東西流向,位於鎮鏡北端,東連運港,西達祝家港,是本鎮通向黃浦江的主要河流,全長540.5米。
亭林鎮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區域,暖溫多雨,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
人口
亭林鎮現有人口8.01萬,其中:外來人口2萬。
經濟
亭林鎮的工業起步較早,發展較快,是金山區的工業重鎮。具有金山區最旱的區級工業園區,現已開發3.1平方公里,園區基礎設施完善,功能布局合理,並已顯示出規模發展態勢,是亭林工業經濟的主要依託。2004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達到45.4億,已有381家實業型企業在亭林落戶,形成了機械電子、食品加工、紡織服裝、塑膠模具五大支柱產業為主體的產業基礎已基本固形成,並具有較強配套加工能力。在上海市和金山區人民政府的關心支持下,亭林將規劃建設以亭林為依託的上海
金山國際中小企業城。如今,正在開發長三角物流港、
上海電器城。中小企業城規劃開發6.5平方公里的東部工業園區、3.5平方公里的
生態工業園區、5平方公里的亭林鎮區和3.5平方公里的生態林區,整個企業城定位為產業群體布局合理、企業供應鏈完善、生活文化設施先進,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工業重鎮;使其成為一座為海外中小企業順利進入中國市場,國內中小企業直接進入國際市場的立交橋。採用市場化運作模式、多元化融資機制和國際化的品牌戰略,推進上海金山國際中小企業城開發建設,使亭林成為
上海郊區工業化帶動城市化的新亮點。
2009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25.65億元,比上年下降10.7%;稅收7.175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額6.2746億元,比上年減21.8%。612家工業企業工業總產值102.98億元,比上年下降14.22%;利潤5.16億元,比上年增10.24%。外貿出口撥交值15.3億元,比上年減27.8%。全年引進外資及港澳台資項目13個,比上年減116.6%,契約利用外資及港澳台資1802.1萬美元,比上年減36.6%,三資到位資金1569.19萬美元,比上年下降75.6%;引進內資項目7個,比上年減30%,投資總額近8.2億元,到位資金6.511億元,分別比上年減34.5%、42.1%。經濟小區新增註冊企業1954戶,稅收3.18億元。全鎮農業總產值3.645億元,比上年增3.67%。農民人均純收入11391元,比上年增7.76%;種植糧食5323.76公頃,總產量37478.60噸。生產蔬菜50613.90噸、水果11886.80噸、鮮蛋1196.60噸、水產品2488噸、鮮奶418.40噸,出欄生豬33443頭,養殖家禽75萬羽。第三產業增加值5.75億元,比上年增10.47%。有商業、服務業網點1748個,農貿市場2家(亭林、松隱)。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52億元,比上年增7.40%。
亭林工業園區成立於1992年,位於金山東北部,東臨奉賢區,北接松江區,2005年原亭林、松隱兩鎮合併成立亭林鎮東、西部工業園區。現工業園區總規劃面積為6.36平方公里,其中:東部規劃4.98平方公里,西部規劃1.38平方公里。
亭林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已臻完善,園區內實現了上水、下水、排污、供電、供氣、通信、道路等的“七通一平”。現今,亭林工業園區已形成商貿物流、機械電子、食品加工、新型材料四大主體產業。
教育
亭林鎮有高級中學2所(其中民辦1所),初級中學2所,國小4所,幼稚園4所,總班數201個,在編教職員工815人,在校學生6611人。
松隱幼稚園
松隱國小
松隱中學
交大南洋
交通運輸
亭林鎮是金山區離上海交通最發達的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歷來是上海西南交通樞紐,水陸交通十分方便。320國道、亭衛公路、亭大公路、車亭公路、南亭公路、松金公路交織於鎮 區。亭楓、嘉金兩條高速公路分別從東西、南北經過亭林,城間快速鐵路在亭林設立車站,亭林的交通條件十分優越。
亭林距上海市中心45公里,虹橋國際機場40公里;浦東國際機場48公里;
吳淞口碼頭60公里;
蘆潮港碼頭50公里,往南行30公里到申甬碼頭。320國道和四條省級公路穿境而過,嘉金、亭楓高速公路正在規劃建設中,是金山區的東北門戶,
交通十分便捷。現已竣工通車A4~莘奉金高速、A30~郊區環線同三港新段;即將開工:A5嘉金高速,A6同三新衛段高速;A7~亭楓高速,高速道路的建設、開通將為亭林創造更加快捷的交通條件。
社會事業
公共設施
由於歷史的原因,亭林鎮仍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輻射力的中心城鎮。
鎮區公建配套設施在建設發展中,正日益得到健全和提升,有齊全的托幼、國小、初高中、成人和職業技術教育等教育機構,有二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級汽車站和石油液化氣儲配和供應站,並具有管道供氣功能,有農行、建行、信用社等金融機構,有工商、稅務、電信、郵政和電力營業所等行業管理機構,有充分的電力、自來水供應能力和污水管道排放統一處理條件,備有1.5萬門程控電話裝置和高速寬頻網,有線電視已遍布鎮區和農村。
生活環境
亭林鎮由於歷史的原因,仍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輻射力的中心城鎮,全鎮3萬多個就業崗位,外來人口就占了40%,其中:外省市8%左右,奉賢區
莊行鎮等6%左右,松江區葉榭鎮等5.5%左右,本區松隱鎮8%左右,朱行鎮5.5%左右,其他鄉鎮7%左右。相鄰鄉鎮的農貿市場價格和大眾消費水平均以亭林為依據,形成了醫療、購物、消費以亭林為中心的格局。
鎮區公建配套設施在建設發展中,正日益得到健全和提升,有齊全的托幼、國小、初高中、成人和職業技術教育等教育機構,有二級醫院、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級汽車站和石油液化氣儲配和供應站,並具有管道供氣功能,有農行、建行、信用社等金融機構,有工商、稅務、電信、郵政和電力營業所等行業管理機構,備有1.5萬門程控電話裝置和高速寬頻網,有線電視已遍布鎮區和農村。
風景名勝
亭林鎮成陸於6000年前,地處岡身(古海岸線)西部,本世紀70年代初,在
大寺場寺平南路東側與
中山街西北隅的祝家港東畔兩個古文化遺址,出土有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晚期的文化層和商周兩漢時期的文物。其中雙把翹流黑衣灰陶壺、雙層口沿密封黑陶罐等許多文物證實,距今4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
亭林勝跡
據歷史記載,亭林勝跡頗多,有讀書堆(墩)、洗硯池(墨池)、松雪碑(子昂碑)、楞嚴塔(飛來塔)、
仙人洞、八角井、覽翠樓、剔牙松等稱為“
亭林八景”。由於歷經戰亂,“八景”遭受嚴重破壞,今僅存野王讀書堆。元代
楊維禎手植鐵崖松(羅漢松),樹齡已有640餘年,仍傲然屹立,被譽為“江南第一松”。列為市級保護文物。1985年興建古松園,以保護這株珍貴的
古松。元代文學家、書法家
趙孟頫書有子昂碑《重修寶雲寺記》,惜在“文化大革命”時被毀,今僅存碑帽與碑文殘塊及原碑拓片。
文物資源
亭林還擁有豐富的文物資源,尤以野王讀書堆,元代楊維禎手植樹齡已有648年的“江南第一松”-鐵崖松(羅漢松),僅存的書法家趙孟頫書有《重修寶雲寺記》的子昂碑碑帽與碑文殘塊及原碑拓片極為重要。亭林自古就是浦南重鎮,交通樞紐,水陸交通十分便捷,相傳
松江府華亭縣縣府就設在亭林。民國期間與
朱家角、泗涇、楓涇齊名,合稱為朱、泗、楓、亭四大重鎮。民國37年成立
松江縣浦南區,區署就設在亭林,轄2鎮6鄉,區域相當於如今的金山區亭林鎮、朱行鎮、
山陽鎮、
漕涇鎮及
松江區的
葉榭鎮全部與張埝鎮、乾巷鎮、松隱鎮、
金山衛鎮和
奉賢區柘林鎮的部分地區,區域約為350平方公里,人口約為6萬。商業、醫療、教育相當發達,每逢節令、廟會更是人流涌動,熱鬧非凡,成為相鄰三區交界的繁榮發達的中心城鎮,集聚了大量人流、物流。
亭林八景
讀書堆
讀書堆,俗呼大寺山,位於中山街寺平南路與大通路交匯處。南北朝梁陳時期顧野王晚年隱居於此,於茂林深處,結茅築舍,讀書、修《輿地誌》而得名。大寺山原高10丈,占地數十畝,樹木茂密,歷經砍伐,主峰於1968年取土填河被削平,北麓緊靠筆尖廠。今讀書堆上,仍有蓬蓬勃勃的樹木數十株。
松雪碑
松雪碑(又名子昂碑),系元代書畫家趙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所書。碑文共953字(不包括碑首與文題14字),記述重修寶雲寺事宜。元至大元年(1308年)立石。趙體書法遒勁清秀。"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現僅剩碑帽及碑文殘塊(占原碑的1/20)。碑帽呈半圓形,高49厘米,寬108厘米,今存鎮政府內。碑身高170厘米,中間有裂紋。有拓印碑文在民間流傳。
楞嚴塔
楞嚴塔(又稱飛來塔),在寶雲寺內西南隅(今大寺新村)。豎有石幢一座,幢身以青石雕鑿製成,座基蓮花紋,浮雕佛像,猶如仙子,姿勢優美,中柱六角形,鐫刻陀羅尼經,覆頂雕有蓮花,高約丈許。建於唐鹹通二年(861年),於1956年底因上半部傾斜危險而拆除,下半部又於"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拆除。後因保管不善,以致散失,僅存中柱豎於亭新中心國小內。
仙人洞
仙人洞洞址,相傳有二說:其中,在本鎮東街棲霞道院內(今復興東路94號)。據傳明清時,院宇宏敞,有園亭假山,曲徑通幽,後人湊景附會,稱仙人洞在此;其二,據考實,位於"讀書堆"下。據清代肖中素詩詠寶雲寺周圍八景時,曾有詩句云:"封來仙洞一泥丸"。
墨池
墨池(又名洗硯池),歷代民間相傳讀書堆西麓,有小池通向山門之外,終年積水,清澈見底,因顧野王平素在小池洗硯而得名。墨池早已湮沒,成陸建屋。
八角井
八角井,井欄呈八角形,欄下用瓦砌直至井底,外直徑0.25米,高0.3米,邊刻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4字可辯。井在讀書堆東側,抗日戰爭前,有八景茶園,設於井處。八角井因井欄鑿有八角而得名。70年代在此處建設郵電局,挖掘地基時,曾挖出八角井之殘欄。
覽翠樓
覽翠樓,自古流傳,位於讀書堆西面,據民間傳說,位置各異。一謂在寶雲寺內,一謂乃防倭舉烽火為信號之樓。據《華亭縣誌》載,肖中素游寶雲寺題詩云:"欲知覽勝樓何處,衰草寒煙野寺西"。據此,該樓當在寶雲寺之西,其興廢年代無考。
剔牙松
剔牙松,據松江府志引"淞故述"云:"讀書堆舊有大樹剔牙松,成化初(1465年)猶存"。九峰曹先生有詠亭林古松詩,則同善食(今古松園)之松。現園內古樹"羅漢松",又名"鐵崖松",俗稱"骨碑松"。此松系楊鐵崖手植,非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