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南朝在雍州,梁州及秦州均曾僑置京兆郡,梁州及秦州的京兆郡均已無考。
東晉南朝在雍州,梁州及秦州均曾僑置京兆郡,梁州及秦州的京兆郡均已無考。
京兆郡,故兩漢京兆尹轄區,京兆、左馮翊、右扶風合稱”關中三輔“或者”關中三秦“。三國初,改置京兆郡。三國至唐的行政區劃名,管轄長安地區,治所在今西安市區。...
東晉南朝在雍州,梁州及秦州均曾僑置京兆郡,梁州及秦州的京兆郡均已無考。...... 東晉南朝在雍州,梁州及秦州均曾僑置京兆郡,梁州及秦州的京兆郡均已無考。...
京兆是西安的古稱,為漢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稱,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後對都城轄域的謂稱。如《水經注》中有“京兆上洛”;《隋書·地理志》記:“京兆藍田縣有...
區劃是指存在於兩漢時期的與郡、國相似行政區劃,開始於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內史為京兆尹,結束於漢獻帝延康元年(220年)曹魏建立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歷經...
東漢時京兆尹領縣十:長安縣,霸陵縣,杜陵縣,鄭縣,新豐縣,藍田縣,長陵縣,商縣,上雒縣,陽陵縣,為京兆的地方長官。三國魏轄區改稱京兆郡,官名改稱太守。西魏...
秦滅漢興,莆君率子翁伯助高祖御凶奴平定天下,受封於隴西郡,此後翁伯積財巨億、名震西戎,其三個兒子均受封萬戶侯,長子太連封山陰侯,自隴西移居京兆長安,一說...
京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
成為天下郜姓繁衍之中心,其人丁興旺,族大人眾,後世廣布天下之郜姓,多由上述兩郡分衍而出,此兩郡古屬安定郡和京兆郡,故後世郜姓有以安定郡和京兆郡為其...
馮誕(467~495年),字思政(正),長樂郡信都縣(今河北冀州市)人。北魏外戚大臣,京兆郡公馮熙長子,文明太后侄子。姿質妍麗,寬雅恭謹,頗蒙親待。迎娶樂安公主,拜...
漢 袁康《越絕書·外傳記軍氣》:“韓 故治,今 京兆郡 ,角亢也。 鄭 故治,角亢也。”詞條標籤: 語言, 字詞 圖集 角亢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
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原址統稱為西安。武威郡:西漢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在原匈奴休屠王的地域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肅民勤),為涼州的州府所在,...
統一的國家,時長安(今陝西西安)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故有舒姓子孫遷居該地,並逐漸興旺昌盛起來,因該地長期屬京兆郡,故後世舒姓子孫有以京兆為其郡望...
浦源,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至正(1341~1368)年間仕至廣平路總管,輕車都尉,封京兆郡侯。善屬文,工書。景德寺旁石刻,乃源為同僉阿札刺室人童氏兩記。其文...
望族居京兆郡(今陝西省西安東)。故晁氏後人奉王子朝為晁姓的得姓始祖。發源地每個姓氏都有其發源之史,但“晁”姓是如何產生的呢?又是發源於何地呢?...
京兆、左馮翊、右扶風、上郡、安定、隴西、漢陽、北地、武都、武威、金城、西平、西郡、張掖、張掖屬國、酒泉、敦煌、西海、漢興、永陽、東安南,凡二十二郡....
李道裕(生卒不詳)。唐朝大臣。京兆郡涇陽縣(治今涇陽縣)人。隋朝朔州刺史李充節之孫,右衛大將軍李大亮之侄。父李大通在隋朝任千牛備身、通事謁者。李道裕...
京兆郡、馮翊郡、扶風郡、安定郡、北地郡 始平郡、新平郡 39 大興時,雍州沒於劉曜。 涼州 姑臧 甘肅武威 金城郡、西平郡、武威郡、張掖郡、西郡 敦...
景祐四年(1037年),經盧察請求,宋仁宗追復盧多遜為工部尚書,其妻京兆郡太君蘇氏為京兆郡夫人。 [10] 盧多遜軼事典故 編輯 ...
隋唐之際,社會安定,郝姓在陝西京兆一帶繁衍壯大,並形成郝姓歷史上的第二大郡望——京兆郡。並有郝姓徙湖北、四川者。北宋滅亡後,郝姓有南遷江南者,而世居汾...
京畿道下轄京兆府、鳳翔府、華州、同州、商州、邠州,共6個府州。唐代的都城...鳳翔府扶風郡,治雍縣(今陝西鳳翔)。相當今陝西麟遊、乾縣以西,秦嶺以北地區。...
隋仁壽元年(601年),因避太子楊廣名諱,改廣陽縣為萬年縣,轄地依舊,隸屬京兆郡。 [2] 唐武德元年(618年),將萬年縣改為櫟陽縣,縣治遷至今櫟陽鎮,同時分縣屬...
隋大業三年(607)屬京兆郡。唐武德三年(620),盩厔屬稷州。貞觀元年(627)廢除稷州,盩厔縣同屬雍州。貞觀八年(634),復置稷州,盩厔又屬稷州。大足元年(701),...
“內史”,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西漢高祖5年(前202年),置長安縣,在長安縣屬地修築新城,名“長安城”,意即“長治久安””,改長安城所在地區為“京兆”,...
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析關內道京兆郡好畤、醴泉、始平、武功及豳州之永壽等五縣地置奉天縣(今陝西乾縣城區),以奉祀乾陵(高宗陵墓),等級為次赤縣。玄宗開元...
趙桓生於元符三年(1100年),初名趙亶,封韓國公,次年六月晉爵京兆郡王,大觀二年(1108年)晉爵定王,政和五年(1115年)立為太子,宣和七年(1125年),拜開封牧,...
北宋(960—1127年),全國分為15路,在長安設立陝西路,後改陝西路為永興軍路,鄠縣屬永興軍路京兆府京兆郡〔注21〕。金代(1127—1234年),陝西分6路,鄠縣屬...
《東觀漢記·趙溫傳》:“初為京兆郡丞,嘆曰:‘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遂棄官而去。後官至三公。”唐蕭穎士《留別二三子得韻字》:“二紀尚雌伏,徒然...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富平縣改屬京兆郡。煬帝大業二年(606年),將土門縣併入華原縣(今耀縣),屬京兆郡。恭帝義寧二年(618年),又從華原縣劃出原土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