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姓

京姓

(缺)京姓出自姬姓,春秋時期鄭武公的小兒子共段叔被封於京,簡稱京叔段,他的後裔便以被封的邑名作為自己的姓氏,於是有了京氏。到了漢代的時候,有一個大臣、音樂家叫做京房,因得罪朝內權貴,元帝的時候被捉,投入監獄,後在監獄中死去。他的後代為了避免仇殺,於是有的將京姓改為經姓。故今天的京姓族人較少,望居譙郡(東漢建安年間置,相當於今天安徽、河南二省之間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京姓
  • 屬性:姓
  • 拼音:jīng
  • 古拼:ㄐㄧㄥ
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歷史名人,京房,京相璠,京鏜,京夫,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宗祠通用聯,六言通用聯,七言通用聯,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武公之子公子段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鄭國君主鄭武公姬掘突(公元前?~前744年)之子公子段(公叔段、太叔段、共叔段)被封於京(今河南鄭州滎陽京襄城),其後人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稱京氏。鄭武公是鄭桓公姬友的長子,初任周平王姬宜臼的上卿。他乘護送周平王東遷都城至洛陽之機,先後攻滅了鄶國、虢國,建立了新的鄭國,定都於新鄭(今河南新鄭)。鄭國在春秋初年為強國,後逐漸衰落。共歷二十三君,時四百三十一年,於公元前375年最終為韓國所滅。鄭武公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在他母親武姜氏睡夢中生下的,取名為姬寤生。二兒子名姬段,長大後一表人才,面如傅粉而且有力,唇若深朱卻又善射,武姜氏十分喜歡姬段,所以想立姬段為世子。但鄭武公以長幼為序,沒有答應。鄭武公去世後,長子姬寤生即位,就是鄭莊公。武姜氏偏愛姬段,便屢次在鄭莊公面前替叔段要求封邑:先要制邑(今河南汜水),鄭莊公因為那是一處險塞,不肯給姬段;武姜氏又要京邑,鄭莊公便答應了,封姬段在京,世人稱之為京城太叔。
京姓
姬段封於京邑以後,一心想爭奪鄭國君主之位。他第一步先命鄭國的西鄙、北鄙的地方兼屬於自己,不久又把這兩處地方完全劃做自己的領土,一直達到廩延(今河南延津)。第二步他便修築城池,招練兵馬,並與母親武姜氏密謀約好日期,請她做內應,一舉攻破鄭國都城。鄭莊公掌握這些陰謀後,先不動聲色,等待姬段自己暴露反叛之情。姬段和武姜氏自以為得計,積極準備,然後在一切就事時,鄭莊公突然命大夫公子呂帶了二百乘兵車去打京城。姬段沒料到京城裡所有的民眾都背叛自己,一敗塗地,只得逃到鄢邑(今河南鄢陵)。鄭莊公又指揮兵將追打過去,姬段立足不住,遠逃到共邑(今河南輝縣),並在那裡自殺了。在太叔段初封京城的時候,大夫祭仲曾勸諫鄭莊公道:“京城太高大了。把這地方封給太叔是很不妥當的。”鄭莊公裝著很無奈的樣子說道:“這是太夫人姜氏的意思啊,有什麼辦法?”祭仲又說:“她哪裡會厭足,不如提早防備,不要使他們的勢力發展開來才好。”鄭莊公就說:“他們多做不合理的事情,一定會自走到死路上去的,你姑且候著罷!”等到了姬段的勢力漸漸發展的時候,又有公子呂一再勸諫鄭莊公,叫他趕快翦除姬段。鄭莊公卻說:“不必,他們的勢力變得愈雄厚,便崩倒得愈快!”由此可見鄭莊公的處心積慮,要想加重姬段的罪狀,以便一舉將他除掉。可見鄭莊公的手段是何等的毒辣!而後的鄭國所以不致造成分裂的局面,也就靠著鄭莊公的深謀遠慮。
姬段逃奔共邑的時候,其子公孫滑逃到衛國,衛國為了他而起兵伐鄭,曾一度打到鄭都東門,還奪取了廩延。鄭莊公也起用了周王室同虢國的兵馬回擊衛國,以為報復。之後,鄭莊公趁衛國內亂,再次起兵侵擾他們的郊野,回報了當初衛軍圍困鄭都東門一役的仇恨。衛國不服,也用了南燕國(今河南延津)的兵馬去回打鄭國,卻被鄭國用埋伏夾攻之計殺了個大敗。在當年,不僅衛國不是鄭國的對手,就是宋國也被鄭國動用了周王室的軍隊連同邾國(今山東鄒城)之兵打進了外城;宋國雖起兵報復,也沒有得到便宜。這時的鄭國又先向陳國求和,陳侯開始迷信宋、衛兩國,不許,鄭莊公又把陳國打得大敗,逼迫陳國與自己聯姻。當時的齊國看見宋、衛、鄭等國互相攻伐,想來做個和事老,便於溫的地方召會三國,在瓦屋的地方結了一次盟。不料口水未乾,鄭莊公就借了宋公“不共王職”的罪名,自說奉了周王的命起兵伐宋。魯國也因宋國不來告警,而與宋國絕了交好。鄭莊公便乘機聯合了魯、齊兩國再伐宋國。魯兵打敗了宋兵,鄭兵奪取了宋國的都邑、防邑,做人情送給魯國,討得魯國的好感。後宋國也聯合了衛、蔡兩國的兵反擊鄭國,三國聯軍卻被鄭國軍隊在戴(今河南考城)打得全軍覆沒,此後鄭國又連次伐宋,把宋國打得喘不過氣來,於是宋國就發生了內亂,國力大衰。這次事件,造就了一代春秋霸主鄭莊公。姬段的後裔子孫中,有以便以原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京氏;有以逃國名稱為姓氏者,稱共氏;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段氏。
京氏、共氏、段氏的這三支族人,同宗同源,皆出姬姓古鄭國。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春秋初期齊國複姓京城氏,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西周初期,齊國近居京畿之地的住民,取京城為姓氏,複姓京城氏。當年愚公的鄰居中,就有京城氏一家,他去遊學魯國,回來之後成為了一個手工業者,掌握的冶鐵、制車之技可以說是當時先進技術的代表。在愚公移山的過程中,智叟曾命長子“荷擔而從”,而京城氏則命其子“隨焉”。京城氏用銅器製作了挖掘工具交給愚公,提高了愚公的工效。後來在京城氏逝世後,其孀妻有遺男,始齔(七歲),即跳往助之。
京城氏,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京氏者。

第三個淵源

源於改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京房,(公元前77~前37年),本姓李,字君明,東郡頓丘人(今河南清豐)。治今文《易》,學於孟喜門人焦延壽,焦延壽後入京,京房隨之,後成為西漢今文《易》學中“京氏學”之開創者。漢元帝劉奭執政時,立京房為博士。京房好講災異,屢次上疏,以災異推論時政之得失。後因其勁奏石顯等人專權,被出為魏郡太守(今河北臨漳)。不久,又遭石顯等舉奏以泄密、誹謗政治等罪名,被慘殺。
李房推律之後,自定為京氏,以求在京畿興旺發達,遂改姓名為京房,其後裔子孫遂以“京”為衍族姓氏。其中有一支族人因避免仇殺,改京氏為經氏,亦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姬段、京城氏、李房。

遷徙分布

京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譙國、京兆、武威、扶風為郡望。
京氏現有二千八百三十餘人口,其中男性九百六十來人,女性一千八百七十來人。

歷史名人

京房

字君明,本姓李。西漢東郡頓邱人,因其愛好吹奏音律,自定京氏,曾任魏郡太守,後來被宦官石顯所害。受《易》於梁人焦延壽,其學以納甲、八宮、世應、飛伏、五星四氣等妄言災異。由《漢書·藝文志》看,當時有《孟氏京房》十一篇,《災異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京氏段嘉》十二篇。至隋,京氏《易》尚存十種,七十三卷。西漢孟喜及京房易的特點,把卦爻配以月日星辰,把周易與陰陽消長緊密的結合起來,並強調天地人三才一體之論。人在宇宙間,日月運行與人事有著密切的關係。“陰陽運轉有無之象,配乎人事八卦,仰觀俯察在乎,人有隱顯災祥”(京易)。陰陽消長,天體運行是宇宙自然的客觀替身,是不能改變的,順其者和諧,逆其者悖亂。京房氏上承三才之道與天人合一之說,把陰陽五行,日月星辰納入到卦中,用數學積算的模式推斷災祥,這一完整的易學體系實現了周易預測的占筮實用化。然而京房易絕大部分都己失傳。流傳下來的,只有三卷《京房易傳》。至清朝時將其編入四庫之中,其遺法就是流傳於民間的火珠林法。自從京房易學在西漢出現以後,數千年來流傳不衰,歷代都有學者對此術進行研究、充實、修正、提高,其著作層出不窮。如晉代的《洞林》、唐宋時的《火珠林》、明代時的《斷易天機》、《卜筮元龜》、《易林補遺》、《易冒》、《卜筮全書》,以及前清的《易隱》,乾嘉之後的《增刪卜易》與《卜筮正宗》。

京相璠

晉代著名學者、地圖學家。他和裴秀(223-271)等人所著《禹貢九州地域圖記》十八篇並繪製:“一寸為百里。”的全國地圖《方丈圖》,並總結出“製圖六體”,即分率(比例尺)、準望(方位)、道里(距離)、高下(地勢起伏)、方邪(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作為繪圖六原則。而放馬灘木板地圖除沒有明確的分率外,余皆具備,這說明當時的繪圖水平是相當高的。否則,怎么會有“秦亡,劉邦入鹹陽,收秦圖,書而藏之”呢?這些地圖基本上反映了戰國晚期至秦統一時中國最早的縣——邽縣的地理概況。是世界上迄今尚有文獻記載的地圖製圖學水平最高的基本理論。

京鏜

(1138 —1200)字仲遠,晚號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紹興二十七年(一一五七)進士。歷知江州瑞昌縣。孝宗召對稱旨,擢監察御史,累遷右司郎官。金人吊高宗喪,鏜為報謝使。還,除權工部侍郎。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授四川安撫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召為刑部尚書。五年,簽書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除知樞密院事,慶元二年(1196)拜右丞相,六年進左丞相,封翼國公。與韓侂胄共執國柄,申黨人之禁。六年卒,年六十三。卒後贈太保,諡文忠,後改謚莊定。有詩集七卷、詞集《松坡居士樂府》二卷,《文獻通考》傳於世。事見《誠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九四有傳。

京夫

(1942~),陝西商州人。著名現代作家。1960年畢業於陝西商州師範學院。中國作協會員、陝西省作協常務理事,商州市委副書記(兼職)。陝西省作協一級作家。1962年開始業餘文學創作。出版有短篇小說集《深深的腳印》、散文集《海貝》、長篇小說《新女》、《文化層》、《八里情仇》。其中短篇小說《手杖》獲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娘》獲1981年當代小說獎,《在治安辦公室里》獲第一屆金盾文學獎,《人的正名》獲第一屆“中國潮”報告文學獎。短篇小說《陳跛子與裘隊長》曾翻譯為英文,《八里情仇》亦在台灣出版,成為1994年度之暢銷書。至今已發表短篇小說近百篇,中篇小說二十餘篇,長篇小說三部,計三百萬字。享受突出貢獻專家待遇。

郡望堂號

郡望

譙國郡:亦稱譙國、譙郡。東漢朝建安年間(公元196~220年),將沛郡分出一部分設定了譙郡,治所在譙縣(今安徽亳州),仍隸屬豫州刺史部所轄之沛郡,其時轄地在今安徽、河南兩省之間的一帶地區。三國時期轄地在今安徽,河南兩省的靈璧縣、蒙城縣、太和縣、鹿邑縣、永城縣間一帶地區。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武威郡:西漢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在原匈奴休屠王的地域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肅民勤),為涼州的州府所在,歷史上曾稱“西涼”、“姑臧”。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黃河以西、武威以東的地區。西漢朝元鼎年間(公元前116~前111年)以後轄地在今甘肅省黃河西部、武威東部及大東河、大西河流域地區。東漢時期移治到姑臧(今甘肅武威)。十六國時期的前涼、後涼、南涼、北涼諸國皆建都於該地。
扶風郡:周朝時期即置郡,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興平、鹹陽一帶地區。漢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設定了右扶風,與京兆、左馮翊合為三輔,治所在今陝西省興平市,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長安縣以西、鳳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政權改其名為扶風郡,治所在隗里(今陝西興平),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麟遊縣、乾縣以西,秦嶺以北、山東省平原縣以南一帶的廣大地區。五代時期的後漢政權將其轄地限定在今陝西省鹹陽市一帶地區。西晉時期則移治到池陽(今陝西涇陽)。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王朝再移治到好疇(今陝西乾縣)。隋、唐兩朝,則以今陝西岐州一帶為扶風郡。

堂號

譙國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武威堂:以望立堂。
扶風堂:以望立堂。

宗祠通用聯

六言通用聯

土地述春秋別;
占驗明河洛書。
——佚名撰京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晉代人京相璠,曾著《春秋土地名》三卷。下聯典指西漢頓丘人京房,字君明,本姓李,推律自定為京氏。研究《周易》,善於用災變來解釋時事;又喜歡音律。舉孝廉為郎,官至魏郡太守。著有《京氏易傳》。“河洛”,即河圖洛書,古代儒家關於《周易》和《洪鮑》兩書來源的傳說。《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傳說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伏羲根據這圖、書畫成八卦,就是後來《周易》的來源。

七言通用聯

土地述春秋之別;
占驗明河洛之書。
——佚名撰京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晉代人京相璠。下聯典指西漢頓丘人京房。(同上,見上聯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