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礎設施、空間溢出與區域經濟成長

交通基礎設施、空間溢出與區域經濟成長

交通基礎設施的網路性與外部性特徵決定了其對區域經濟成長存在正的或負的空間溢出效應,具體取決於一個區域的制度環境、教育科技水平、勞動者素質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交通基礎設施、空間溢出與區域經濟成長》將從理論上探討交通基礎設施對區域經濟成長空間溢出效應的作用機制與影響路徑,並構建一個包含新經濟地理、新古典經濟成長和新經濟成長因素的多維要素空間協同作用經濟成長模型,分析交通基礎設施對區域經濟成長的空間溢出效應;同時,《交通基礎設施、空間溢出與區域經濟成長》還將運用GIS空間分析軟體與空間計量分析方法,利用作者建立的中國區域經濟空間資料庫進行實證研究。《交通基礎設施、空間溢出與區域經濟成長》將為科學地確定我國區域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的規模與方向、提高區域交通基礎設施投資效率與區域交通政策有效性提供理論依據和政策工具。目前各級政府將發展交通基礎設施作為促進地方經濟成長、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此背景下,研究交通基礎設施對區域經濟成長的空間溢出效應及交通投資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交通基礎設施、空間溢出與區域經濟成長
  • 頁數:151頁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6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版次:1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序言,

基本信息

叢書名: 城市經濟博士文庫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305061141
條形碼: 9787305061141
商品尺寸: 25.8 x 18.2 x 1 cm
商品重量: 322 g
ASIN: B002KKBL92

內容簡介

《交通基礎設施、空間溢出與區域經濟成長》適用於區域經濟(城市經濟)、城市規劃(城市交通)等相關專業的三四年級本科生及碩士生;高校與科研機構的教師與科研人員;相關部門實踐工作者。

目錄

1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意義
1.1.1 問題的提出
1.1.2 本書的研究意義
1.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 國內外相關文獻綜述
1.2.1 國外研究綜述
1.2.2 國內研究綜述
1.3 假設基礎、研究目標與內容
1.3.1 假設前提
1.3.2 建模基礎
1.3.3 研究目標
1.3.4 研究架構與內容
1.4 本章小結
2分析框架與理論模型
2.1 分析框架
2.1.1 交通基礎設施影響經濟成長的巨觀路徑:空間溢出效應
2.1.2 交通基礎設施影響經濟成長的微觀路徑:空問溢出效應的基礎
2.1.3 經濟成長對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的反饋路徑
2.2 交通基礎設施的網路效應與空間溢出效應
2.2.1 交通基礎設施的網路效應
2.2.2 交通基礎設施的空間溢出效應
2.3 貿易、分工、專業化及聚集經濟
2.3.1 交通基礎設施與貿易
2.3.2 交通基礎設施與分工和專業化
2.3.3 交通基礎設施與聚集經濟
2.4 方法、模型與樣本數據
2.4.1 方法、模型與所用軟體
2.4.2 樣本尺度與變數選擇
2.4.3 數據來源
3中國交通基礎設施的空間格局與發展趨勢分析
3.1 中國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與統計描述
3.1.1 建國後中國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
3.1.2 中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3.1.3 中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變化
3.1.4 中國經濟成長與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的國際比較
3.2 中國各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的空間分布
3.2.1 中國各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的規模差異
3.2.2 中國各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差異
3.3 中國交通基礎設施與經濟成長的空間統計分析
3.3.1 中國省域經濟成長與交通基礎設施空間特徵的一般描述
3.3.2 中國省域經濟成長與交通基礎設施的空間聚集與分布
3.4 本章小結
4中國交通基礎設施與經濟成長的動態關係分析
4.1 中國交通基礎設施投資與經濟成長的協整及因果關係分析
4.2 中國交通基礎設施規模與經濟成長的協整及因果關係分析
4.3 本章小結
5交通基礎設施、空間溢出與區域經濟成長
5.1 中國交通基礎設施與經濟成長的面板數據模型
5.1.1 新古典經濟成長模型
5.1.2 數據說明
5.1.3 變數的一般性描述
5.1.4 模型估計結果
5.2 中國交通基礎設施對經濟成長的空間溢出效應模型
5.2.1 空間權重矩陣的構建
5.2.2 模型估計結果
5.3 本章小結
6交通基礎設施、空間溢出與區域經濟成長——模型拓展分析
6.1 區域經濟成長理論拓展
6.1.1 古典經濟成長理論與新古典經濟成長理論
6.1.2 新經濟成長理論

序言

城市,可以說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偉大、最複雜的作品。對城市的研究,幾乎構成了多種學科的聚焦點。其中城市經濟學,屬於現代經濟學較新的一個分支,在廣義上涵蓋了所有關於城市問題的經濟學分析。在城市經濟學的研究領域,空間分析、住房市場和政府部門始終是學者們用力頗多的方面。米爾斯(EdwinS.Mills)曾以《城市經濟學雜誌》各個研究領域發表的文章數目作為線索,直觀地描述了20世紀國外城市經濟學研究的發展歷程,表明以往研究較多的是空間、就業、住房、交通、環境問題,而貧困、犯罪、種族歧視、教育、城鄉關係以及開發中國家的城市問題,也已開始為城市經濟學家所關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