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洩湖
遊覽五泄,一般從青口進入,古人云:"五泄名山青口鎖,到此看山山便可"。沿公路前行,路旁曲溪青流,遠處便是疊石岩。它壁立數十丈,層層疊疊如彩屏。再前便是稱作"五泄湖"的水庫,其彎彎曲曲,長2公里許,猶似一條綠色的綢帶飄浮在群山之中,頗有富春山水的風采。現代肖草《五洩》詩:“輕煙飄緲蘊平湖,逐浪滔滔掛瀑隅。五泄池清風洗陌,夷光催綠越天舒”在輕煙飄緲的群山峻岭之中,蘊藏著一口看似風平浪靜的平湖,但在起風時湖面就會波浪滔滔,溢出堤口的瀑布仿佛自天邊傾瀉,沖洗得周邊山路一塵不染。據史記載,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委身吳王夫差救國,重建復興後的越國老百姓個個揚眉吐氣。五條掛練
玉龍奔,七十二峰鬼斧痕"。這也是詩人形容五泄風景的兩句詩。現在五泄的五條"掛練"最後盛入五泄水庫中。
五泄湖建成於1973年7月,湖面廣達56.8萬平方米, 長2800米,水深38米,整個湖面都在兩岸青山的環抱中。由紫藤長廊台階登上壩頂,眼前展現的是一湖碧水,綠波蕩漾,深不可測。與疊石岩相對的是青口五泄水庫大壩。大壩雄峙於兩壁陡峭的夾岩之中,壩長118米,高30 余米。大壩中部為溢流壩。大雨之後,溢流壩泄洪,在寬近20米,高約30米的壩坡上,形成人工瀑布,極為壯觀,傳說中的第六泄。水面上疾駛的遊船,不時激起層層漣漪,把兩岸的元寶峰,鷲鷹峰,仙桃峰、杜鵑峰、老僧峰、仙掌峰等山峰的倒影彎折。泛舟湖上,水鳥在水面低飛,狹長的湖面見不到盡頭,大有"青山綠水景無盡"之感,又有"一折青山一扇屏,一彎綠水一古琴"的詩意。沿湖兩邊,蔥蘢俊秀,美不勝收。春天萬木崢嶸,紅杜鵑從綠樹叢中透出;夏天滿山蔥鬱,濃蔭蔽日;一到秋冬季節,蒼黃的銀杏葉和紅艷的楓葉,點綴在一片蕭瑟之中。
五泄瀑布
五泄風景區最壯觀的景色當推五泄瀑布,它以神態奇特,變幻莫測的姿態聞名於世,在地殼劇烈變動時期,五泄涵湫峰與
碧雲峰之間撕裂了一道口子,岩底逐段曲折下沉,造成長334米,落差80餘米,寬窄不一的峽谷。從高1000餘米的天堂崗下流,經十幾公里的長途跋涉,將涓涓細流,匯集成浩浩蕩蕩的溪水,經紫閬、張家,穿陡岩,劈溪流,跌入峽谷曲折奔放而下成為五級瀑布。
第一泄: 月籠輕紗
水流從
石河瀉下,瀑布小巧平緩,柔美如月籠輕紗,雋永可秀,"樂聲幽咽,萬松颯然,隔岸秋花爛漫,禽聲甚樂",瀑布中間有一水潭,直徑1.5米,深約2米多,口微向內收,回壁光滑,人稱"小
龍井",俗稱小腳桶潭,是人工開鑿還是天然形成,還是一個謎,古人贊其曰: 龍井鑿石灘,園勻如截竹; 登波落纖埃,照見鬚眉綠。
第二泄:雙龍爭壑
二泄緊接一泄,落差為7.1米,瀑布下落時,被一塊兀石分成兩半,分流如珠簾動,開朗而又深沉,又如雙龍出遊
不知天高地厚,古人有詩讚其曰:兩龍爭壑不知應,一石橫空不渡人。故瀑布下首建的亭名"雙壑亭"。瀑布下長方形深潭,飛流下墜,水勢騰湧,明文學家
宋濂《五泄山水志》曰:"以線縋之,下不見底,其形方狹而長,天向陰,常有雲從中起,疑有蛟龍潛其下"。清
余縉在遊記中寫道:"二泄峽中
白虹垂澗,水鳥群立,飛石震之不動,崖石益陡險,蒼紫萬狀,俯首視千峰拱揖受命矣。"瀑布從深潭中迴旋而出,來到一平坦之處,水流在如磨如琢的岩壁上邁著輕鬆的步伐,唱著輕快的歌曲向三泄飄然而去。
第三泄:千姿百態
五泄瀑布中,氣勢最壯觀,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第三泄,只見寬闊平緩的瀑布浩浩蕩蕩而下,在如磨似洗的岩石中奔瀉跌宕,以變幻無窮的姿態呈現在我們面前,只見左邊瀑布歡呼跳躍婉蜒飛瀉,有時呈射流狀水平噴吐,銀花四濺;右邊瀑布,時分時合,如含羞少女,輕撩面紗,時如英俊男子風流飄灑,時而漣漪微盪,如清波仙子,入浴嬉水。水流時分時合,千姿百態的瀑布,無法一一名狀,古人形容其"傾者、滾者、跌者、沖者、突者、圈者,無奇不有"。倘遇暴雨,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奔騰咆哮而下,遊客至此,莫不讚嘆這個令人心曠神怡、胸襟開闊的大瀑布。坐在亭中賞景,似見萬物空澈澄明,頓覺天高地廣,能洗淨五臟六腑污垢,拋盡人間煩惱,古人詩曰:雷奔電激趨神靈,天開咫尺通幽冥;岩頭好借一勺水,
六合盡洗塵埃清。真是"人事是非空繚繞,去瀑仙境樂逍遙"。
第四泄:烈馬奔騰
第三級瀑布散而復收,跌入一個斜長形的深潭中,然後在高19米的陡崖中,劈險溝,過峭壁,在狹窄的之字形山溝中急劇旋轉,飛滾翻騰,奔瀉跌宕,飛濺的水花猶如奔騰中的烈馬,鬃毛在飛速抖動,故人們稱其為"烈馬奔騰第四泄",瀑布在奔騰怒吼中,匯成巨大的轟鳴聲,明文學家
王思任形容其"聲怒、勢怒、色怒",十分形象貼切,故第四泄的觀瀑亭命名為"三怒亭"。四泄由於上下都為懸崖峭壁,過去遊人想見,必須攀岩捫石牽藤,冒著生命危險才能一睹其芳容,故原
浙江省文史館館長
馬一浮稱此處為"究幽極險",現將他的題詞鑿刻於岩壁上,另外還有國父孫中山先生"破壁而去"的題詞。
第五泄:蛟龍出海
第四泄的水流經過一段平岩石,調整了姿態, 重新積蓄了力量,在31.2米 的懸崖上狂奔而下,聲似滾 雷,形如匹練。瀑布下瀉 後,先跌在懸崖上,銀花飛濺,接著又翻滾飛騰,似銀蛇狂舞,又如
蛟龍出海,故人們形容其為"蛟龍出海第五泄"倘遇暴雨,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狂奔,並形成逼人的旋風,衣衫盡濕,遊人笑語,咫尺不辨。若遇晴天,在陽光照射下,霧狀水珠五彩繽紛,向外飄撒,形成彩虹,非常好看。清
周師濂贊其曰:龍湫瀉下第五泄,橫空飛出
千山雪。第五泄,人們叫他"東龍湫",瀑布衝擊而成的深潭名"東
龍潭",由於潭深而廣,水色黝黑,人們又叫它"黑龍井",每逢天旱,古人常來此褥雨,故又名"褥雨潭"。 泄位於諸暨市西北23公里處。72峰、36坪、25崖、10石、5瀑、3谷、2溪、1湖,為五泄構成了天然的山水畫卷,素有“小雁盪”之稱。當地人稱瀑布為泄,一水折為五級,五級分別是月籠輕紗第一泄,雙龍爭壑第二泄,珠簾風動第三泄,烈馬奔騰第四泄,蛟龍出海第五泄。所以叫“五泄”。五泄瀑布早在1400年前的北魏就聞名於世,
酈道元的《水經注)里,就有著詳細的記載。歷代的文人墨客如宋
楊萬里、
王十朋,元楊鐵崖,明陳洪綬、徐渭、
袁宏道、宋濂都曾來此遊覽,留下了畫稿、詩文。明代
吳中四才子唐寅、
文徵明等賽詩於五泄,更是傳為佳話。
五泄賦
五泄秀奇而多變,世罕見!因勢而起、首尾以接、自小至大、由低之高、似續似斷,若隱若現,美輪美奐。
一泄雋永、柔美,水斜出,平柔瀉,恰似“月籠輕紗”, 妙不可言。二泄飛瀑,落差幾近十米,中一巨石兀立,一分為二。一陰一陽、一剛一柔,一窄一寬,徑直而下,如巨龍出壑,氣勢如虹,更似飄逸珠簾,和美壯觀。陰陽相濟、相映成趣,謂之“和泄”,誠為貼切。廿米處飛瀑涌,陡坡奔騰而下,氣象萬千。水流由窄變寬,由急變緩,凹凸跌宕岩石,“川”字型列,聚散有時、跌躍有致,飄灑有姿,何以名之?“川泄”以謂。夫三泄之水,劈險溝,過峭壁,穿陡崖,落深潭,“之字形”溝疾旋,飛滾騰翻,轟鳴如雷,恰似白馬,咆哮而下,四泄以成,“烈馬騰躍”。至若五泄,蛟龍出海。卅米陡崖,狂奔而下,聲似雷滾,形如巨練,撼谷震山,噴珠撒玉,生雲起霧,宛如蛟龍出海,“東龍潭”現。然環視周邊,林郁竹茂,峻壁蔽日,在晨猶昏,深底不見,為第五泄,絕陡而險。
五泄山水名揚宇寰。其寬闊之體、雄壯之瀑、秀麗之景、茂密之林、宜人之氣、深厚之文,為世人所瞻仰,誠可遊覽。(作者:蘇紹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