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株錢

五銖錢,是我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也是用重量作為貨幣單位的錢幣,在我國五千年的貨幣發展史上起到了一定的影響。 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在中原開始發行五銖錢,從此開啟了漢五銖錢的先河。一直到東漢末年為止,除了中間有些小的變動(例如王莽統治的時期)之外,西漢、東漢上下四百年內,五銖錢一統天下。五銖錢奠定了中國圓形方孔的傳統。這種小銅錢外圓內方,象徵著天地乾坤。在下面用篆字鑄出“五銖”二字。“銖”是古代一種重量講師單位,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為一銖,因此所謂“五銖”實際上很輕很輕。秦和西漢時期的一兩,相當於現在的16.14克。五銖錢的版式比較複雜,如果官爐、私鑄加在一起,大小版別區別均考慮在內的話,目前已經面世的版別大約有幾百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株錢
  • 地位:五銖錢是錢幣史上使用時間貨幣
  • 時間:公元前118年
  • 截止:唐高祖武德四年
西漢五銖,辨識,

西漢五銖

鑒於幣制混亂和鑄幣失控後引起的吳楚叛亂等嚴重後果,漢武帝在統治期間先後進行了六次幣制改革,才使漢初以來一直未能解決的貨幣問題得到了比較徹底的解決。
五株錢
第二,從寶文上看,五銖錢除古龜茲文外多為篆書,但也有陽文、陰文及書體變化之別。有的篆書類玉筋篆,如梁武帝的天監五銖;有的又是方折篆體,如北魏的太和五銖。而在“五”字的寫法上,有曲筆、直筆之區分,又有異五、隔五之說法。在“銖”字寫法上,則有升銖細字、金無點、長腿銖、綁腿銖、朱右金左、朱左金右等樣式。在寶文排列上,除大多為右讀外,還有直讀、左讀(即傳形)以及合背錢文。此外,除大多數寶文為“五銖”二字外,還有外加“直百”“太和”“永安”“常平”“龜茲”等四字寶文的五銖錢。
在眾多五銖錢中,寶文中的異書現象在門類眾多的古錢幣中可謂獨樹一幟。如有的寶文是三五一銖,有的是兩五一銖,有的是兩五兩銖,有的是一五兩銖,等等。此外,還有些五銖錢在寶文上是簡化了的,但同樣是五銖錢形制。如“五金”“五十”“五一”“五二”“五子”“五工”“五王”“五泉”“五州”“五君”“五五”“銖銖”,等等。上述情況,有的錢幣學家認為多出於私鑄,雖存世罕少,卻不是正用珍稀品,可作為“戲作”“趣味品”看待,但無論如何,它們還是為五銖錢的版別增添了許多色彩。
此外,五銖錢中還有一些帶吉語文的,如“五銖大吉”“五銖大通”“五銖大富”“長宜子孫”“宜官秩吉”,等等。這些,雖可能多屬厭勝性質,但卻是不可多見的一些特殊版式。
除寶文中的上述現象以外,在一些五銖錢上還發現或陽文或陰文、而陰文居多的多種字樣,如“母”“王”“工”“小”“大”“田”“為”“川”“平”“土”“中”“卜”“木”“女陽”“公平”“法平”“孝業”“辟關”“五利後”“君宜侯王”“八”“十二”“廿八”“”等等幾十種字樣,且這些字文的分布多不規矩劃一,上下、左右、面、背之處,幾乎都有發現。
對於上述文字的含義,有的是記地點,有的是記人名,有的可能是爐別暗記或記數,還有的可能是行用地所鑿之記號。
第三,關於五銖錢上的紋飾與記號。五銖錢上的紋飾與記號非常之多。1968年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夫妻合葬墓中出土了許多五銖錢,其中帶記號的占了70%,僅四決紋錢就有464枚。多年的發現和研究證明,在五銖錢中,除了四決、四出、三角、星、月、槓、橫、豎紋等多見的紋飾、記號外,還有些比較稀見的紋飾成為五銖錢中難得一見的珍稀版別。如八星吻合、四出四星、三柱、四柱、規矩紋、面獸紋、四龍紋、雙闕雙鳥紋,等等。

辨識

“五銖”錢始鑄於漢武帝元狩五年,止於唐高祖武德四年,“五銖”錢在中國前後流通了739年,數量浩瀚,品種繁多,除面鑄年號、背鑄地名的五銖錢外,錢幣界一直對兩漢——三國曹魏——晉五銖——南北朝五銖斷代頗有分岐,筆者根據近20年集藏實踐淺談陋見,僅作一家之言。
西漢五銖延續元狩五銖(含平背五銖、郡國五銖和赤仄五銖)——上林三官五銖——宣帝五銖而來。東漢五銖又延續了更始五銖——光武銅鐵五銖(仿西漢制式)——靈帝四出五銖——董卓小五銖幣制。
元狩五銖最初形制是同漢文帝半兩錢接軌的平背五銖,鑄造不精,面背無內外廓,這就是五銖錢的雛形。至於郡國五銖有人以為就是平背五銖,本人以為應是漢武帝最初允許各宗親諸侯國的自鑄幣,開始形成外廓,窄輪穿,銅色昏暗之類幣。漢武帝元鼎二年為改變幣粗劣輕薄、商民拒用狀況,下令幣制改革,鑄出以赤銅為廓邊、無毛刺、規範工整的錢體,此錢特徵是“銖”側厚、“五”側薄,呈傾斜式,史稱“赤仄五銖”,又叫“子紺錢”。由於詔令以一當五收回郡國五銖,商戶不樂意,且操作不便,元鼎四年武帝只好又下令收回。所以至今“赤仄五銖”難尋。
為根本解決幣制,漢武帝再鑄錢幣,規定官爐鑄造,史稱“上林三官五銖”。此為漢幣標準模式。該幣特點是“五”字中間兩行直,“銖”字金旁頂似等腰三角形,“銖”字朱旁方折。此幣投入市場商民稱便。此幣經歷代漢帝相繼鼓鑄,流傳甚廣,今所見漢五銖十有九為該式。
西漢中期宣帝時將該幣外廓稍加寬,“五”字比上林三官五銖交叉更彎曲,“銖”字頭呈三角形。錢文筆劃細緻,地張平整,錢面穿上一橫、穿下一星點或一月作記號,錢幣界稱為“宣帝五銖”。
東漢之始,淮陽王劉玄鑄更始五銖,漢光武六年公孫述鑄“鐵五銖”,光武十六年鑄“銅五銖”,樣式仿西漢“上林三官五銖”和“宣帝五銖”。東漢五銖較西漢五銖輕薄,筆劃平弱,“銖”字朱旁上橫圓折。東漢五銖最好區別的是,晚期漢靈帝中平二年鑄背四斜文到廓幣,史稱“四出五銖”,面穿四角有決文的稱“四決五銖”。
魏、蜀、晉五銖與漢五銖稍有區別,曹魏五銖沿用漢制,“五”字肥大基本仿“宣帝五銖”式。蜀五銖二種面文,直百五銖和背鍵稱為“鍵為五銖”。西晉承魏傳統仿魏,比較著名的是沈充鑄“沈郎五銖”。
南朝蕭梁五銖“五”字二橫不出頭,銖字與漢五銖相比瘦長且鑄工粗糙,不如漢五銖色澤赤亮,並有鐵鑄五銖。南朝宋五銖是“糹延環五銖”,錢體一分為二,為大穿外廓、內穿無廓兩種,屬剪輪輕薄類,更有惡劣小錢史稱“鵝眼錢”,千文積起來不足三寸,入水不沉,隨手一碾則碎。南朝“陳五銖”銅色黃白色,寬緣,“五”字直線如對頂角。另外小如雞目五銖錢也是南朝陳文帝所鑄。北朝“魏五銖”、“齊五銖”形同南朝“梁五銖”,但粗獷些。鑄幣均有年號,面文四個字。如“太和五銖”、“永安五銖”、“常平五銖”等。
隋五銖”是五銖錢最後流通的朝代,錢含鉛較多,銅質青白。“五”字有直筆、曲筆之分,寬緣類似“陳五銖”,錢徑小於“陳五銖”,其顯著特點是“五”字旁多一划,內廓與“五字”相連,轉90度看像一“凶”字。隋煬帝五銖稍小於隋文帝五銖。揚州是隋代重鎮,煬帝客死揚州,隋代錢幣遺留很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