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幣制改革
鑒於幣制混亂和鑄幣失控後引起的吳楚叛亂等嚴重後果,
漢武帝在統治期間先後進行了六次幣制改革,才使漢初以來一直未能解決的貨幣問題得到了比較徹底的解決。
漢武帝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行三銖錢,重如其文。這是恢復銅鑄幣名義價值與法定重量相一致的一個措施。但是由於三銖錢與四錢重的半兩錢等價使用,於是又導致盜鑄盛行,因此到了建元五年春“廢三銖錢,行用半兩錢”。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從新鑄造三銖錢並造皮幣和白金(銀)幣,還頒布了盜鑄金錢者死罪令。
元狩五銖
漢武帝元狩五年,詔令各郡國鑄行五銖錢,稱為
郡國五銖,又叫元狩五銖。錢文為“五銖”,小篆書,光背,正面有輪無郭,背面則輪郭俱備。錢直徑2.5厘米左右,重約3.5-4克。“五”字交筆斜直或有彎曲;“銖”字的“朱”頭呈方折型,“金”字頭較小,仿佛如一箭鏃。少數錢上有一橫劃。其材料改用紫銅,因而有紫紺錢之稱。但各地技術水平不同,銅礦的成分有差別,官吏了解命令的程度與奉行的態度很難一致,所以鑄出的錢差別很大,有的與舊漢半兩一樣,背平無輪郭,有的穿孔大,肉薄,也有肉厚的。一般地說,都具有偷工減料不夠五銖重的現象,而且越鑄越輕,越晚越粗劣,有重蹈半兩、三銖錢覆轍的現象。政府改鑄五銖錢,主要目的是樹立信譽,穩定金融,使私鑄者無利可圖,自行放棄犯法的勾當,以徹底解決私鑄問題。各郡國官吏,因舊的習慣難改,依舊上下聯手,以謀中飽私囊。漢武帝採納了公卿們的建議,於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國的鑄幣權,由中央政府統一鑄造,統一貨幣發行,從而防止了另一次惡幣的泛濫。
統一鑄錢
漢武帝收回鑄幣權以後,由漢武帝中央政府統一鑄錢。三官五銖就是這個時候鑄造的。該錢製作精美,邊郭工整,重量準確,錢文秀麗,為錢中楷模。三官指鐘官、辨銅、均輸(技巧),統指政府鑄錢的機構。中央為推廣均輸法,新設水衙都尉一官,在長安上林苑辦公。上林苑是政府鑄錢的機構,是漢初在原秦代舊苑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皇家園林,規模宏大,有離宮70所,周圍面積達300餘里,包括現今的西安、周至和戶縣。
特點
上林三官五銖錢的特點如下:
一、錢文嚴謹規矩,“五銖”二字修長秀麗,風格較為一致,“五”字交筆緩曲,上下與兩橫筆交接處略向內收。“銖”字“金”頭有三角形、箭鏃形兩種,四點方形較短。“朱”字頭方折,下垂筆基本為圓折,頭和尾與“金”字旁平齊,筆畫粗細一致。
二、錢型整齊,直徑25-25.5毫米,穿直徑約0.97厘米,郭厚0.15-0.2厘米,寬0.1-0.14厘米,比郡國五銖的郭略寬,且深峻平整,連線錢肉的一面垂直。背有內外郭,個別內郭四角微凸。
三、重量以3.5-4克者為多,少數的超過4克。
四、鑄工精細,面背比較平整,內外郭寬窄均勻,規矩整齊。
五、記號有穿上橫和下半星兩種。
六、三官五銖幣材的顏色為紅色,含銅量在70%以上,含鉛量約20%,比郡國五銖略低,但配比合理,物理性能好。
鑄造工藝
上林三官五銖錢的鑄造工藝先進,多為銅範或製作極精細的泥范所造。三官錢形制及“朱”字頭方折的特點,系由三銖錢繼承而來,進而成為此後西漢時期五銖錢基本特徵。上林三官五銖是西漢五銖錢中比較容易見到的一種。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在洛陽燒溝和洛陽西郊先後發掘漢墓群,出土了大量的漢代鑄幣,上林三官五銖在兩處漢墓中都有出土。
錢幣業務由三官署統一辦理,有許多好處:第一、使錢幣標準化,規律化;第二、提高鑄錢技術水準;第三、增加了生產量;第四、有效防止私鑄;第五、容易控制發行。
三官錢初期重量超過五銖,製作精美前所未有,而且鑄錢技術採用銅範法,鑄出的錢幣重量上都是一致的,絕對合乎標準,鑄出的錢邊緣都加以打磨,非常整齊,故有“赤仄錢”之稱。新錢鑄成後,政府用以收兌郡國錢,一枚兌劣錢5枚。到了元鼎四年(公元前117年),劣錢已經大部分收回,後明令禁止郡國錢永不許流通。
錢的範式變化
五銖發行三十一年後,漢武帝崩殂。在此期間,鑄成的錢數量很多,錢的範式也有變化。比如文字的大小、書法結構都有出入,至於穿上半月、穿下半星、穿上下橫、星月文、四決文等可能是爐別的標誌。
西漢昭帝年間(公元前86年-前74年),一切以謹慎守成為主,對外戰爭大致已結束,對內則鼓勵生產,經濟狀況比武帝末年還要好。昭帝五銖大小和武帝時三官五銖相同,但重量要比三官五銖輕,一般又比宣帝五銖略重。從書法上看,錢文“五”字變化較大,一般字形瘦長,“五”字兩邊交筆已變彎曲,兩股末端有明顯的收斂,上下橫有的較長而接於外郭;“銖”字“朱”字頭方折,“金”字旁呈三角形,明顯低於“朱”字。面文外郭較高窄,但比郡國五銖及三官五銖略低,有穿上一橫或穿下半星記號。銅色深紅,鑄造技術比三官錢略顯粗糙。
繼
昭帝之後,宣帝在位二十四年(公元前73-前49年),吏治清明,四海無事,國泰民安,物阜年豐,是西漢的黃金時期。同時國際貿易也很發達,也是西漢的最高峰。因此年年鑄錢,很快發行出去,又很快回流到國庫中來。宣帝末年,庫中存錢八十多億。宣帝五銖是漢宣帝在位期間鑄行的。該錢銅質、形制、書體、鑄造均已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錢文筆畫挺拔,給人以清秀超逸之感。“五”字交筆彎曲,上下橫畫超出交筆末端外,“銖”字的“金”頭多呈等腰三角形而低於“朱”字。此外還有一個特徵,就是該錢的外郭由外向內作坡狀傾斜。錢直徑有2.5和2.6毫米兩種,最常見的郭厚1.5厘米,穿寬10厘米,重3.5克左右,面郭約厚1.5-2厘米。在兩漢五銖中這種錢的面郭最寬。其形制整齊,肉麵光潔,錢內外郭略高於錢肉,薄厚一致。宣帝鑄錢以工整敦厚著稱,在西漢錢中地位極高。
鑄小五銖
小五銖約於西漢武帝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始鑄,俗稱“雞目錢”、“鵝眼錢”,由其形小而得名。在出土的西漢錢幣中,有漢代文獻記載的小型五銖錢,這種錢及錢範出自西漢時期的墓葬或遺址中,其中,漢宣帝杜陵一號陪葬坑中所出土的是有確切紀年的一例。
小五銖面文“五銖”,鑄造精美,面有周郭,無好郭,背側肉好,周郭俱備,文字清晰。錢直徑在1.15-1.2厘米之間,重約0.62-0.65克。錢文書體亦與武帝、昭帝、宣帝三代各有區別。“五”字交股有的較直,有的略彎,也有的彎曲甚大,形制上有的穿上橫畫如三官錢式,也有如五銖最常見的面內無郭的一種。這說明小五銖並非一朝所鑄,也同普通五銖一樣,分別鑄造於武帝以後的西漢各個時期。就出土情況,尤其是從漢宣帝陪葬坑的出土情況看,小五銖是成串地亂置在十件大陶俑之間,說明這是冥錢而非行用錢。
剪輪五銖錢
剪輪五銖錢又稱“磨郭五銖”、“剪郭五銖”。武帝初鑄五銖時“周郭其質”,以防止奸民從錢背面磨銅取熔。可是西漢後期竟出現另一種磨邊的剪輪五銖,是一種用普通五銖錢經磨鑢加工而減重的錢幣。實際上這種五銖叫磨邊五銖最為貼切。
西漢後期成帝、哀帝之世,社會矛盾尖銳,災荒相繼,幣制也隨之混亂,剪輪五銖就勢此時開始出現的。
剪輪五銖是幣制混亂時代的產物,洛陽燒溝及洛陽西部發掘的西漢墓中都有出土。
出土金質五銖
1980年,陝西省鹹陽市土原下發現金質五銖一枚,錢直徑2.6厘米,厚0.2毫米,重9克,面背均有郭,正面外郭較背部稍寬,面穿方正,上有橫畫。“五銖”二字小篆陽文工整,“五”字交叉處彎曲,上下兩橫較長,“銖”字的“朱”字頭方折,“金”字頭呈三角形,製作精美,色澤金黃,誠為罕見的稀世珍品。
西漢五銖錢從漢武帝元狩五年始鑄,至隋朝的隋五銖止,一直沿用了七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