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五佛鄉位於景泰縣東北部。地處低山丘陵區,平均海拔1300米,黃河流經南緣。面積583平方千米,人口12836人(2017)。轄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興水村,距縣城26千米。年均降雨量210毫米,年均氣溫10℃,全年無霜期170天。古蹟有建於北魏時期的五佛沿寺石窟。
沿革
1965年為五佛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585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轄興水、西源、老灣、泰和、冬青、金坪6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五佛鄉地處
黃河之濱,四面環山,具有騰格里沙漠邊緣少有的盆地濕潤小氣候特徵,年降雨量185mm,
蒸發量3038mm,全年日平均溫度高,年平均氣溫10.8℃,年平均
日照時數2725.5小時,日照時數長,≥10℃有效積溫高,
無霜期160天,農作物一年兩熟。
有效灌溉面積14898畝,是
景泰縣唯一的萬畝引黃自流灌區,光、熱、水資源豐富,尤其適宜發展高效特色農業。
基本概況
五佛鄉總面積583平方千米。鄉治
老灣村,距縣城25千米,有沿河
渡口4處,水陸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五佛鄉轄6個村委會,56個
村民小組,總人口12836人(2017)。有效灌溉面積15176畝,其中引黃自流灌溉面積10311畝,是景泰縣唯一的萬畝自流灌區。五佛鄉有9個
黨支部,62個黨小組,黨員380人,2003年實現村村有獨立的辦公陣地的目標。2000年,
工農業總產值5269.09萬元,比1990年增長2.52倍;其中:工業總產值2667萬元,比1990年增長9.26倍;農業總產值2602.09萬元,比1990年增長1.1倍;糧食總產量347.36萬千克;
農民人均純收入1930元,比1990年增長3.65倍;
財政收入86.2萬元,比1990年增長4.75倍。
鄉鎮榮譽
五佛鄉黨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圍繞經濟抓黨建, 依託優勢促發展,1999年和兩村被評為“五好”標兵村,2003年被景泰縣政府命名為“村民自治示範鄉”,2004年被白銀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村民自治示範鄉”,獲
白銀市委安施“雙培雙帶”工程先進基層黨組織,計畫生育年度考核排名白銀市第一,2005年被白銀市政府命名表彰為“白銀市林業建設先進單位”。
經濟發展
五佛鄉發揮地域資源優勢,根據人多地少的實際,尋求適應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路子,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占地480平方米的
農貿市場1處,
商貿街1條,商業網點密布,店鋪林立。有個體私營戶156家。形成以
五佛沿寺黃河
旅遊開發區為主的旅遊經濟小區。1992年引進
水稻旱育稀植技術並在五佛鄉推廣,使水稻畝產由240千克提高到600千克。1993年引進推廣建造了108座琴弦式日光溫室;1995—1996年
玉米、
西瓜制種試種獲得成功,1997年大面積推廣,1999年達到2000畝。調整種植業結構,壓縮糧食作物,擴大經濟作物,發展高效特色農業。1999年推廣實施棗糧、
棗瓜(菜)等立體農業。2000年定植以大梨棗、大接杏為主的優質經濟林3600畝,建成了以老灣、西源、
泰和為片帶的大梨棗基地,以冬青、金坪為主的大接杏基地。1998年起以白銀二代日光溫室取代了原來的溫室結構,種植模式由單一的菜類變為反季節瓜菜。建成了五佛漁場百畝日光溫室示範園區。2000年建成泰和、七合、陳灘200座日光溫室基地。以種草舍飼養
羊為主的
畜牧業正在發展。2005年以來,五佛鄉黨委、政府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部署和目標責任要求,堅持
以人為本,以
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全局,堅持“科技興鄉、產業富鄉、名特強鄉、旅遊活鄉、依法治鄉”,以“發展抓項目,增收抓產業”為主體,抓好特色林果業、精品瓜菜業、畜牧養殖業、制種產業、旅遊商貿業等五大支柱產業的發展,抓住國家實施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機遇,將五佛
特色產業融入城鄉發展的需要之中,著力打造
景泰縣域
東大門,力爭把五佛建成景泰農業高科技大鄉、特色反季節瓜菜基地1000畝(日光溫室700座),新增121座日光溫室,五佛鄉養羊28960隻、新增5000隻,養
豬6520頭,新增920頭。旅遊開發建設穩步推進,沿寺旅遊開發區建設初具規模,年接待遊客2萬人次。農業生產反季節瓜菜業、特色林果業、養殖業、制種業、旅遊
商貿業等五大支柱產業已經形成。
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速,
鄉鎮企業463個,
勞務輸出3820人次,組織輸出800人次,招商引資項目4個,簽約資金725萬元,
固定資產投資220萬元。農村初級市場基本形成,農民技術協會有力促進農業生產和農產品銷售。
社會事業
排水治鹼
五佛灌區由於景電一、二期工程灌溉溢流水,區內小提灌工程滲漏水所致,土地鹽鹼化程度加重,現有7944畝鹽鹼化耕地,其中重度2944畝,棄耕1200畝。1998年編印出《五佛引黃自流灌區排水規劃》,
正在實施河灣排水工程
在原有乾砌石鹼渠襯砌的基礎上,1999年引進“空心構件襯護技術”並獲得成功,在興水二十份子襯砌排鹼渠320米。2000年底,完成黃渠改造1.3千米,漿砌排鹼渠4.8千米,使500餘畝棄耕地得以復耕,重
鹽鹼地得以改良。
學校教育
五佛鄉有鄉屬標準化初級中學1所,國小10所
,中心幼稚園1所。國中在校學生815人,國小在校學生2359人,有教職工193人。五佛鄉校舍建築面積11512平方米。中國小電教設施基本配備。3、醫療衛生。五佛鄉有中心
衛生院1所,計畫生育技術服務站1個,村級醫療站6所,個體診所13個,病床50張,醫務護理人員56人。中心衛生院配有醫療設備38台(件),有職工33人,其中醫生14人,護理人員11人,工作人員8人。設病床30張,醫技科室有檢驗、放射、
B超、心電、
雷射等五個科室。能施行胃大部切除、膽囊摘除、總膽管探查、右半結腸切除、子宮全切、新式剖腹產、四肢骨外傷內外固定術以及內、外、婦、兒、五官等科疾病的診治和計畫生育四項手術服務。1995年7月,中心衛生院被
甘肅省上評為
一級甲等醫院。
主要優勢
1、旅遊開發區。五佛沿寺旅遊開發區位於五佛鄉興水村,距縣城21千米。有沿寺石窟、有號稱“中華之最”的
景泰川電力提灌工程一、二期一泵站等人文景觀。截止2000年,已重建殿宇2座,建成
別墅1座,
涼亭9座,雕塑1座,黃河文化廣場、
人工湖、游泳池。硬化
濱河路1.7千米、
廟院1300平方米。沿寺公路路基拓寬1.5千米,修築黃河護壩156米。完成
植物園建設,安裝
路燈30個,景區水、電基礎工程配套。建成了集餐飲、住宿、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旅遊景區。
2、特色高效農業。1998年在漁場河灘採取拉土墊地的辦法,建成了五佛漁場百畝日光溫室示範園,占地108畝。建造白銀二代日光溫室130座,示範園區以高新科技農業開發為主,示範種植反季節西瓜、
甜瓜、蔬菜獲得成功。2000年,已形成五佛漁場、大坪、陳灘等三大日光溫室片區,面積300畝。
3、優質經濟林。1998年從
山西引進大梨棗,2000年在泰和、老灣兩村定植大梨棗2600畝。1999—2000年五佛鄉推廣定植大接杏1000畝,形成
大梨棗、大接杏基地。
4、立體種植農業。發展高效立體農業是五佛經濟整體推進的有效途徑。2000年五佛鄉發展立體農業1500畝,主要以棗瓜(菜)間作、杏瓜(菜)間作等模式為主。早熟洋芋畝產1500千克,早熟蓮花菜畝產3000千克,西瓜畝產3000千克。6月中旬收穫上市後,接茬複種
芹菜、
大白菜等。形成“上產千斤棗(杏),下產萬斤瓜(菜)”的立體種植模式。
模範村莊
景泰縣五佛鄉
興水村於2006年被甘肅省扶貧辦確定為扶貧開發與
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的試點村。 按照
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建設要求,興水村充分調動廣大民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
貧困戶為扶持對象,以改善貧困群體生產生活條件和增加收入為重點,以發展特色產業和現代設施農業為目標,以“
農家樂”旅遊經濟為主線,以生態
文明村建設為載體,以基層班子、環境整治和文明村創建為切入點,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加快脫貧步伐,增加民眾收入,最佳化人居環境,提高文明程度,基本實現了環境美化、
村莊綠化、衛生淨化、產業最佳化。截至2007年底,共完成投資1051.5萬元,其中扶貧專項資金120萬元,部門整合資金260萬元,信貸資金120萬元,民眾自籌資金551.5萬元,平整土地300畝,種植
紅棗1950畝,50座
日光溫室基本完成建設任務,新建
沼氣池100座,襯砌提灌渠2公里、
排鹼渠3公里。完成車木峽道路改道工程1公里,拓寬砂化道路5公里;修整平淌道路7.2公里。建成小提灌一座,平整廣場集散中心一處,紅棗加工廠基建工程已完工,新建標準化農宅60戶,架設農電線路4公里,培訓農民1220人(次),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98元。
名勝古蹟
五佛沿寺石窟位於景泰縣東面的五佛鄉黃河北岸,距景泰縣城20公里,距白銀110公里。 沿寺,又名
五佛寺,因沿黃河建寺而得名,是
中原和
蒙古貿易往來的主要碼頭和蒙古食鹽集散地,又名鹽市、鹽寺。五佛沿寺石窟開鑿於
北魏時期,唐、宋、元、明、清曾續修,座西面東,背山面河,因石窟內塑有五尊大佛像和千尊小佛像而得名。整個
石窟進深9米,寬7米,中有空心塔柱,直抵窟頂,塔柱呈方形,每座寬5米,四面合龕,龕內各塑佛像1尊,神態各異,神情自若。室內南北三角各塑
泥像1尊,造型高大,體態端莊,南北兩壁有模製影塑小佛像7—9排,計有千尊,故該寺又稱
千佛寺。寺南約100米,傍河而建觀河樓,登樓俯視,滔滔湍流,盡收眼底。寺內有
大雄寶殿、
三清殿、
財神閣等
文物古蹟,享有中華之最的景電一期工程一泵站就坐落在這裡。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舉辦廟會,屆時有文藝節目和地方特色的
戲劇表演,同時進行物資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