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州(陝西省鹹陽市乾縣)

乾州(陝西省鹹陽市乾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乾州,為陝西省乾縣別稱。唐昭宗乾寧二年(895)以奉天縣乾州。到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州
  • 所屬地區:陝西省鹹陽市
  • 總面積:1002.7平方千米
  • 總人口:60萬人(2015年)
陝西省鹹陽市乾縣,乾縣簡介,行政區劃,地理面貌,歷史變革,

陝西省鹹陽市乾縣

乾縣在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周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置好畤縣。秦始皇統一六國,建都鹹陽,好畤屬京畿輔地.北魏時改好畤為漠西縣,隋改為上宜縣,唐又置好畤.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唐高宗取葬縣北之梁山,謂“乾陵”,遂更縣名為“奉天”,以奉祀乾陵。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因朱濉之亂,避難奉天,叛平,於興元元年(784)升奉天為赤縣,由京都直轄。唐昭宗乾寧二年(895)以奉天縣置乾州。到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
根據鹹陽市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未來幾年乾縣將完成扯縣設市工作,設立乾州市。

乾縣簡介

乾縣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中段北側,渭北高原南緣。北緯34°19′36〞-34°45′05″,東經108°00′13〞-108°24′18〞。總面積994平方千米/1002.7平方千米。總人口60萬人(2015年)。
縣人民政府住所地城關街辦,郵政編碼:713300,電話區號:029。

行政區劃

2010年,全縣撤鄉並鎮,設立16鎮4個社區,16鎮包括:城關鎮臨平鎮峰陽鎮陽峪鎮姜村鎮陽洪鎮靈源鎮王村鎮馬連鎮梁村鎮薛錄鎮注泔鎮梁山鎮大楊鎮周城鎮新陽鎮,4個社區包括:石牛社區大牆社區、漠西社區、關頭社區
乾州城72條巷 陳家巷、鐘樓巷、北一社、二聖廟、順林巷、泰山廟巷、菜園巷、興國寺巷、步家巷、馬王廟巷、橋西巷、橋東巷、橋南巷、橋北巷、東三關廟、順城巷、將軍鋪、段家巷、新開巷、亓家上坡、御園巷、飲馬道巷、崔家巷、永太巷、新太巷、倉巷、糧食市、花市巷、上家巷、太平巷、文昌宮、前門州、東二街、鹽店巷、高廟巷、北馬道巷、北斗巷、柴市巷、大正街、考院巷、風水台巷、大東巷、東正街、西正街、南馬道巷、三元巷、宋家巷、魚肚巷、草市、貢院巷、郭家巷、史家小巷、儒林巷、學前巷、文昌巷、學東巷、興龍巷、王家小巷。
經濟狀況 全市預計完成生產總值610.79億元,較上年增長16.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9.63元,增長71.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0980元,增長34.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228元,增長36.8%。 工業 全市工業總產值今年104.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為258859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642033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295000萬元,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68897萬元。 農業  全市今年農業總產值預計達120.4億元。全縣土地總面積150萬畝,耕地面積75萬畝,糧食麵積95萬畝。2008年,全縣糧食總產29.2萬噸,其中夏糧總產17.46萬噸,秋糧11.75萬噸。全縣油料5.51萬畝,2008年,油料總產7491噸。蔬菜面積2.88萬畝,蔬菜產量25082噸。
全市果園面積43萬畝,其中蘋果34.27萬畝,梨2.3萬畝。水果產量43萬噸,其中蘋果35萬噸,梨3.22萬噸。
家畜總頭數41921頭,其中黃牛3460頭,奶牛36500頭,豬存欄123100頭,羊存欄34900隻。家禽30.9萬隻,禽蛋產量3468噸。奶類產量98000噸。  2008年全市造林面積3.1萬畝,育苗面積0.15萬畝。

地理面貌

乾縣位於關中平原中段北側,渭北高原南緣,處北緯34°19′36″--34°45′05″,東經108°00′13″--108°24′18″之間。由於地處鄂爾多斯地台南緣與渭河斷裂盆地的結合部,形成南部黃土台原、中部帶狀平原、北部丘陵溝壑三個地形地貌。東鄰禮泉縣,西接扶風縣,麟遊縣,南連興平市、武功縣,北臨永壽縣。總面積1002.7平方公里。耕地103.12萬畝。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1℃,無霜期為 224天,年平均降雨量573--590毫米。

歷史變革

1980年、1988年三次考古發掘及文物普查發現的81處古村落遺址資料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距今大約四五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在乾地生活著,開始了原始的農業、畜牧業生產。從先後發掘的古村落遺址所處位置看,先民是沿河而居;從古村落遺址的地形來看,先民生活居住既依賴於水,又為避免水災,多擇居在河流兩岸高亢平坦處,或是河流轉彎(如羊毛灣)、兩水交匯處(如淀頭、董家、齊南);從上陸陌、秦家莊等遺址出土的石斧、陶盆、陶罐、陶壺等殘片看,屬仰韶文化類型。以上說明在進入母系氏族社會以後,乾境的先民已普遍使用磨製石器,並學會製造陶器。他們在河邊台地建設居室,開始過著定居的生活。北鄭村出土的素麵深灰色陶鼎,郭村、河裡范家、永生坊等遺址出土的繩紋加砂灰陶片,證明龍山文化時期(即傳說中的黃帝、堯、舜時期),乾地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成為黃帝之後的封國“郮”的屬境。由於地屬有邰(堯、舜時后稷封國),農業發展較快,人們逐漸擴大了活動區域。不但沿水而居,還向遠離河流的台原發展,今吳店鄉吊莊村遺址即為當時先民們的居住地。
商、周時期,周太王從豳徙居岐山之陽,乾地為岐周屬境。1988年文物普查,漆水河兩岸發現小王村、馬里村、李家台、周家河、米家河先周遺址五處。
東周時,乾地屬秦國,孝公十二年,置好畤縣。
乾縣的得名,系由乾州而來。唐昭宗乾寧二年(895)設乾州,州取境內乾陵之名。地域及置縣沿革如下:
夏(約前21~前16世紀),按禹貢九州,為雍州之域。
商(約前16~前11世紀),仍屬雍州。殷末,為岐周之地。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屬王畿。西周亡,被犬戎占據。
東周(前770~前256),即春秋戰國時,乾地屬秦。秦孝公十二年在國內設41縣,乾地初置好畤縣。以縣境內有祭天的好畤而得名,治城在今縣東好畤村。
秦(前221~前207),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統一了天下,置36郡。在京畿之地設內史(內史是掌治京畿的官名,亦為政區名),好畤縣屬內史管轄。秦末,項羽分內史地,章邯王鹹陽以西,為雍國,好畤縣為其轄地。
西漢(前206~25),高祖元年(前206),置雍國。二年(前205),改置中地郡。(高祖)九年(前198),罷郡復為內史,好畤縣屬之。漢景帝二年(前155),置右內史,治京西之地。後又分右內史之西部,置主爵都尉(主爵都尉原為秦官名,漢用其號),好畤縣歸其所屬。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主爵都尉為右扶風,好畤縣自此屬右扶風。
王莽新朝(9~23),好畤縣曾被更名為好邑。
東漢(25~220),建武初年,好邑復名好畤縣。建武六年,撤銷好畤縣,以其地併入池陽縣(池陽縣境包括今涇陽、禮泉、乾縣等地),屬司隸左馮翊領轄。
三國時(220~265),池陽歸魏,初屬司隸馮翊郡。中葉以後,改屬扶風郡。
西晉(265~316),武帝初年,改扶風郡為秦國,治所在池陽。晉惠帝元康中,分池陽西部之地,再置好畤縣,治城在秦漢時好畤故城南2里處,屬秦國改置之京兆郡管轄。
東晉、十六國(317~420),呈割據局面。這一時期,行政制度無常,好畤縣曾一度撤銷。乾地先後歸前秦、後秦等國統轄。
南北朝(420~589),乾地屬北魏、西魏、北周轄區。北魏太武帝始光時(424年後),改池陽為寧夷縣(兼有今縣東境部分地方),屬雍州鹹陽郡,而復設立好畤縣為扶風郡治。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分好峙縣西部置漠西縣,以縣境在漠谷河以西而得名。治城在今縣西南老巨州村(古時漠水在此東折而南流,城址在河西岸);另一說在今縣城西北,漠谷以西,但遺址無考。漠西縣隸屬岐州武功郡(分扶風郡置)。
西魏時,分鹹陽郡地置寧夷郡、寧夷縣屬之。好畤縣、漠西縣統屬武功郡(扶風郡廢)。此時乾境仍分屬三縣。
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以前,寧夷郡曾改置為秦郡,寧夷縣仍歸其所轄,好畤、漠西縣屬武功郡未變。建德二年(573),撤銷秦郡,併入鹹陽郡,寧夷縣即屬鹹陽郡。建德三年(574),並好畤入漠西縣,漠西縣再屬扶風郡。
隋(581~618),文帝開皇十七年(597),改漠西為上宜縣(上宜兼有今永壽縣境地)。十八年(598),改寧夷為醴泉縣(仍兼有今縣東境之地),並分上宜置好畤縣。此時乾地仍分屬三縣,隸屬京畿之雍州(鹹陽、扶風等郡廢后所置)。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復廢好畤,併入上宜縣。是時乾境東歸醴泉縣,西屬上宜縣,隸雍州改置之京兆郡。
唐(618~907),高祖武德二年(619),分醴泉置好畤縣,治城在今縣東北6里許隋太子莊陵城。宋《長安志》載,在奉天西北6里,故址無考。是年,境內之好畤、上宜兩縣隸屬雍州(京兆郡改置)。武德三年(620),好畤改屬稷州。太宗貞觀元年(627),稷州廢,好畤又隸屬雍州。貞觀八年(634),廢上宜入岐州之岐陽縣。貞觀二十一年(647),撤銷好畤、岐陽,復置上宜縣。不久又更上宜曰好畤,縣治在今永壽境西南之好畤河村,隸屬關內道(貞觀六年置)雍州。
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分好畤、醴泉、始平、武功、永壽五縣地設立奉天縣,以奉乾陵。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奉天、好畤二縣改屬稷州。大足元年(701),還屬雍州。
唐玄宗開元中,改關內道置京畿道。改雍州為京兆府,奉天、好畤縣屬之。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因朱泚之亂,德宗避難奉天。叛平,於興元元年(784)升奉天為赤縣,由京都直接管轄。唐昭宗乾寧二年(895),以奉天縣置乾州,領奉天一縣,隸京兆府。同年,建威勝軍,領四縣,好畤縣屬之。
五代(907~960),道一級廢。後梁太祖開平元年(907),又升乾州為威勝軍,領奉天、好畤等五縣,上屬京兆府改置之雍州。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裁威勝軍,復為乾州,領奉天一縣,隸復置之京兆府;好畤縣別屬鳳翔府。明宗長興元年(930),好畤亦歸屬京兆府。
後晉、後漢、後周,沿用前代建置。
北宋(960~1127),北宋初年至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奉天縣仍隸屬乾州,好畤縣仍歸京兆府,由至道三年(997)所置之陝西路統管。熙寧三年(1070)乾州廢,奉天、好畤均隸永興軍路。熙寧五年(1072),於奉天縣置醴州,領一縣,好畤縣改隸鳳翔府。神宗元豐元年(1078)醴州廢,奉天還隸京兆府。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復置乾州,領奉天、好畤縣。隸屬鳳翔府未變。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乾州更名醴州,上隸環慶路,下轄奉天、好畤、永壽、武功、醴泉五縣。
金(1128~1227),太宗天會六年(1128),金奪取陝西諸州縣。天會八年(1130),金將婁室克邠州,醴州降,後與宋在此周旋十多年始定。金初,置京兆府路,醴州屬之。
金完顏亮天德三年(1151),復改醴州為乾州,領奉天、好畤、醴泉、武亭(武功)四縣(是時永壽屬邠州)。
元(1271~1368,1271年前稱蒙古),太祖鐵木真二十二年(1227),滅西夏,乾州歸蒙古。
世祖忽必烈至元元年(1264)到至元二十一年(1284),先後撤銷奉天、好畤兩縣,其境域併入乾州,州牧親民自此始。是時,永壽復歸乾州,州亦領轄三縣:永壽、醴泉、武功。乾州在元仁宗(1312)前,上隸陝西行中書省安西路;仁宗後,歸屬安西路改置之奉元路。
明(1368~1644),太祖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為西安府,乾州屬之,州仍領三縣。嘉靖三十八年(1559),割醴泉縣直屬西安府。從此乾州只領永壽、武功二縣。
清(1644~1911),初沿明制。於清雍正三年(1725),乾州直屬陝西布政使司,故稱“直隸州”,仍轄永壽、武功二縣。
中華民國(1912~1949)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隸屬關中道,不再轄永壽、武功二縣。民國16年(1927)國民政府成立,廢道,乾縣直屬陝西省政府。民國26年(1937)設立行政督察區,乾縣隸屬陝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在彬縣)。
民國30年(1941),乾縣由二等縣編為三等縣,直至1949年新中國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至1990年隸屬沿革:
1949年5月,乾縣解放,歸屬陝甘寧邊區彬縣分區。1950年5月,全省整編為九個專區,本縣劃歸寶雞專區。1956年10月,撤銷寶雞專區,改由省直轄。1959年1月,乾縣、永壽、禮泉三縣合一,縣名乾縣,直屬省轄。1961年10月,恢復原三縣舊制,乾縣改屬鹹陽專區。1968年9月改專區為地區,歸屬未變。1984年,實行市管縣,鹹陽地區改置為鹹陽市,從此乾縣為鹹陽市管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