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州,為陝西省乾縣別稱。唐昭宗乾寧二年(895)以奉天縣乾州。到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州
- 所屬地區:陝西省鹹陽市
- 總面積:1002.7平方千米
- 總人口:60萬人(2015年)
陝西省鹹陽市乾縣
乾縣簡介
行政區劃
地理面貌
歷史變革
商、周時期,周太王從豳徙居岐山之陽,乾地為岐周屬境。1988年文物普查,漆水河兩岸發現小王村、馬里村、李家台、周家河、米家河先周遺址五處。
東周時,乾地屬秦國,孝公十二年,置好畤縣。
乾縣的得名,系由乾州而來。唐昭宗乾寧二年(895)設乾州,州取境內乾陵之名。地域及置縣沿革如下:
夏(約前21~前16世紀),按禹貢九州,為雍州之域。
商(約前16~前11世紀),仍屬雍州。殷末,為岐周之地。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屬王畿。西周亡,被犬戎占據。
東周(前770~前256),即春秋戰國時,乾地屬秦。秦孝公十二年在國內設41縣,乾地初置好畤縣。以縣境內有祭天的好畤而得名,治城在今縣東好畤村。
秦(前221~前207),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統一了天下,置36郡。在京畿之地設內史(內史是掌治京畿的官名,亦為政區名),好畤縣屬內史管轄。秦末,項羽分內史地,章邯王鹹陽以西,為雍國,好畤縣為其轄地。
西漢(前206~25),高祖元年(前206),置雍國。二年(前205),改置中地郡。(高祖)九年(前198),罷郡復為內史,好畤縣屬之。漢景帝二年(前155),置右內史,治京西之地。後又分右內史之西部,置主爵都尉(主爵都尉原為秦官名,漢用其號),好畤縣歸其所屬。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主爵都尉為右扶風,好畤縣自此屬右扶風。
王莽新朝(9~23),好畤縣曾被更名為好邑。
東漢(25~220),建武初年,好邑復名好畤縣。建武六年,撤銷好畤縣,以其地併入池陽縣(池陽縣境包括今涇陽、禮泉、乾縣等地),屬司隸左馮翊領轄。
三國時(220~265),池陽歸魏,初屬司隸馮翊郡。中葉以後,改屬扶風郡。
西晉(265~316),武帝初年,改扶風郡為秦國,治所在池陽。晉惠帝元康中,分池陽西部之地,再置好畤縣,治城在秦漢時好畤故城南2里處,屬秦國改置之京兆郡管轄。
東晉、十六國(317~420),呈割據局面。這一時期,行政制度無常,好畤縣曾一度撤銷。乾地先後歸前秦、後秦等國統轄。
南北朝(420~589),乾地屬北魏、西魏、北周轄區。北魏太武帝始光時(424年後),改池陽為寧夷縣(兼有今縣東境部分地方),屬雍州鹹陽郡,而復設立好畤縣為扶風郡治。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分好峙縣西部置漠西縣,以縣境在漠谷河以西而得名。治城在今縣西南老巨州村(古時漠水在此東折而南流,城址在河西岸);另一說在今縣城西北,漠谷以西,但遺址無考。漠西縣隸屬岐州武功郡(分扶風郡置)。
西魏時,分鹹陽郡地置寧夷郡、寧夷縣屬之。好畤縣、漠西縣統屬武功郡(扶風郡廢)。此時乾境仍分屬三縣。
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以前,寧夷郡曾改置為秦郡,寧夷縣仍歸其所轄,好畤、漠西縣屬武功郡未變。建德二年(573),撤銷秦郡,併入鹹陽郡,寧夷縣即屬鹹陽郡。建德三年(574),並好畤入漠西縣,漠西縣再屬扶風郡。
隋(581~618),文帝開皇十七年(597),改漠西為上宜縣(上宜兼有今永壽縣境地)。十八年(598),改寧夷為醴泉縣(仍兼有今縣東境之地),並分上宜置好畤縣。此時乾地仍分屬三縣,隸屬京畿之雍州(鹹陽、扶風等郡廢后所置)。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復廢好畤,併入上宜縣。是時乾境東歸醴泉縣,西屬上宜縣,隸雍州改置之京兆郡。
唐(618~907),高祖武德二年(619),分醴泉置好畤縣,治城在今縣東北6里許隋太子莊陵城。宋《長安志》載,在奉天西北6里,故址無考。是年,境內之好畤、上宜兩縣隸屬雍州(京兆郡改置)。武德三年(620),好畤改屬稷州。太宗貞觀元年(627),稷州廢,好畤又隸屬雍州。貞觀八年(634),廢上宜入岐州之岐陽縣。貞觀二十一年(647),撤銷好畤、岐陽,復置上宜縣。不久又更上宜曰好畤,縣治在今永壽境西南之好畤河村,隸屬關內道(貞觀六年置)雍州。
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分好畤、醴泉、始平、武功、永壽五縣地設立奉天縣,以奉乾陵。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奉天、好畤二縣改屬稷州。大足元年(701),還屬雍州。
唐玄宗開元中,改關內道置京畿道。改雍州為京兆府,奉天、好畤縣屬之。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因朱泚之亂,德宗避難奉天。叛平,於興元元年(784)升奉天為赤縣,由京都直接管轄。唐昭宗乾寧二年(895),以奉天縣置乾州,領奉天一縣,隸京兆府。同年,建威勝軍,領四縣,好畤縣屬之。
五代(907~960),道一級廢。後梁太祖開平元年(907),又升乾州為威勝軍,領奉天、好畤等五縣,上屬京兆府改置之雍州。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裁威勝軍,復為乾州,領奉天一縣,隸復置之京兆府;好畤縣別屬鳳翔府。明宗長興元年(930),好畤亦歸屬京兆府。
後晉、後漢、後周,沿用前代建置。
北宋(960~1127),北宋初年至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奉天縣仍隸屬乾州,好畤縣仍歸京兆府,由至道三年(997)所置之陝西路統管。熙寧三年(1070)乾州廢,奉天、好畤均隸永興軍路。熙寧五年(1072),於奉天縣置醴州,領一縣,好畤縣改隸鳳翔府。神宗元豐元年(1078)醴州廢,奉天還隸京兆府。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復置乾州,領奉天、好畤縣。隸屬鳳翔府未變。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乾州更名醴州,上隸環慶路,下轄奉天、好畤、永壽、武功、醴泉五縣。
金(1128~1227),太宗天會六年(1128),金奪取陝西諸州縣。天會八年(1130),金將婁室克邠州,醴州降,後與宋在此周旋十多年始定。金初,置京兆府路,醴州屬之。
金完顏亮天德三年(1151),復改醴州為乾州,領奉天、好畤、醴泉、武亭(武功)四縣(是時永壽屬邠州)。
元(1271~1368,1271年前稱蒙古),太祖鐵木真二十二年(1227),滅西夏,乾州歸蒙古。
世祖忽必烈至元元年(1264)到至元二十一年(1284),先後撤銷奉天、好畤兩縣,其境域併入乾州,州牧親民自此始。是時,永壽復歸乾州,州亦領轄三縣:永壽、醴泉、武功。乾州在元仁宗(1312)前,上隸陝西行中書省安西路;仁宗後,歸屬安西路改置之奉元路。
明(1368~1644),太祖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為西安府,乾州屬之,州仍領三縣。嘉靖三十八年(1559),割醴泉縣直屬西安府。從此乾州只領永壽、武功二縣。
清(1644~1911),初沿明制。於清雍正三年(1725),乾州直屬陝西布政使司,故稱“直隸州”,仍轄永壽、武功二縣。
中華民國(1912~1949)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隸屬關中道,不再轄永壽、武功二縣。民國16年(1927)國民政府成立,廢道,乾縣直屬陝西省政府。民國26年(1937)設立行政督察區,乾縣隸屬陝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在彬縣)。
民國30年(1941),乾縣由二等縣編為三等縣,直至1949年新中國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至1990年隸屬沿革:
1949年5月,乾縣解放,歸屬陝甘寧邊區彬縣分區。1950年5月,全省整編為九個專區,本縣劃歸寶雞專區。1956年10月,撤銷寶雞專區,改由省直轄。1959年1月,乾縣、永壽、禮泉三縣合一,縣名乾縣,直屬省轄。1961年10月,恢復原三縣舊制,乾縣改屬鹹陽專區。1968年9月改專區為地區,歸屬未變。1984年,實行市管縣,鹹陽地區改置為鹹陽市,從此乾縣為鹹陽市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