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識

【九識】 [出宗鏡錄] 以了別為義。謂能照了分別一切諸法故也。一眼識謂眼與色為緣而生眼識。眼識依而生。眼根因識能見。是能見者。名為眼識。二耳識謂耳與聲為緣而生耳識。耳識依根而生。耳根因識能聽。是能聽者。名為耳識。三鼻識謂鼻與香為緣而生鼻識。鼻識依根而生。鼻根因識能齅。是能齅者。名為鼻識。四舌識謂舌與味為緣而生舌識。舌識依根而生。舌根因識能嘗。是能嘗者。名為舌識。五身識謂身與觸為緣而生身識。身識依根而生。身根因識能覺。是能覺者。名為身識。六意識謂間法為緣而生意識。意識依根而生。意根因識即能分別。以能分別前五根所緣色等五塵境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識
  • 出處:出宗鏡錄
  • 相關文獻:《佛學大辭典》
  • 屬性:佛門用語
簡介,典故,現實意義,延伸,

簡介

(名數)識有九種之意:(一)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阿阤那識,八阿賴耶識,九阿摩羅識。
詳解
蓋經中雖無列九識之明文,而語則非無。金剛三昧經入實際品曰:‘如彼心地,八識海澄,九識流淨,風不能動,波浪不起。’又入楞伽經第九曰:‘八九種種識,如水中諸波。’大乘密嚴經卷中曰:‘心有八種,或復九種。’是也。說阿摩羅識者,大佛頂首楞嚴經第四曰:‘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離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此外見金剛三昧經,密嚴經,轉識論等。其如前所舉,以阿摩羅識為第九,總立之為九識者,似至真諦三藏,始見其說。圓測之解深密經疏第三曰:‘真諦三藏依決定藏論,立九識義,九識品如說。言九識者,眼等六識,大同識論。第七阿陀那,此雲執持,執持第八為我我所。唯煩惱障而無法執,定不成佛。第八阿梨耶識,自有三種:一者解性梨耶,成佛之義。二者果報梨耶,緣十八界。故中邊分別偈云:塵根我及識,本識生似彼。依彼論等說,第八識,緣十八界。三者染污阿梨耶,緣真如境,起四種謗。即是法執,而非人執。依安慧宗,作如是說。第九阿摩羅識,此雲無垢識,真如為體。於一真如,有其二義:一者所緣之境,名為真如及實際等。二者能緣之義,名無垢識,亦名本覺。具如九識章,引決定藏論九識品中說。’據此可知真諦唯以阿阤那為煩惱障我執,又阿梨耶有解性(即覺)與染污法執(即不覺)之義。又大乘義章第三末曰:‘亦得說九,故楞伽經總品中云:八九種識,如水中波。其狀如何?分別有二:一者真實分別,以說九種。妄中分七,謂六事識及妄識。真中分二,謂阿摩羅及阿梨耶。義如上辯。以此通前,故合有九。二者真妄離合,以說九種。獨真為一,所謂本淨阿摩羅識。真妄和合,共為八種。義如上辯。共本識與阿阤那識及起六識,通前為九。’其中前真妄分別之義,約於阿梨耶不失真而攝之於真,後真妄離合之義,為阿梨耶等真妄和合故,以之對於阿摩羅之唯真離妄而分別者也。又金光明經玄義卷上曰:\‘庵摩羅識,是第九不動識。若分別之,即是佛識。阿梨耶識,即是第八無沒識,猶有隨眠煩惱與無明合,別而分之,是菩薩識。大論云:在菩薩心,名為般若,即其義也。阿陀那識,是第七分別識。訶惡生死,欣羨涅槃。別而分之,是二乘識。’法華玄義第五下曰:\‘若地人明,阿黎耶是真常淨識。攝大乘論云:是無記無明隨眠之識,亦名無沒識,九識乃名淨識,互諍云云。’可見陳隋之間,地論師與攝論師,關於阿梨耶之真妄,互有所諍難。又據此可知九識為真諦一派之攝論家所立。玄奘門下,依瑜伽等,唯建立八識,說阿摩羅無垢識,兼第八阿賴耶之識性,或謂為取第八之淨分而名之者,非識體有九也。且破真諦以阿陀耶為七(法相宗謂阿陀耶為阿賴耶之異名),唯以為煩惱障,又彈斥阿賴耶起法執,並緣十八界之說。彼十住心論第十所謂\‘他緣覺心而教,但示八心,一道極無,但知九識。’雖由法華玄義第五上等,謂庵摩羅為第九識,以之為道後之真如而論。然天台等必非屬於九識家也。又出於維摩經玄疏五,成唯識論述記一,法苑義林章一等。(二)阿梨耶識中之種別。顯識論曰:\‘顯識者有九種:一身識、二塵識、三用識、四世識、五器識、六數識、七四種言說識、八自他異識、九善惡生死識。’是也。蓋顯識即本識,指阿梨耶。其中身識為轉作眼等五根相似之身之識,塵識為轉作色等六塵之識,名為應受識。用識為轉作眼識等六識之識,名為正受識。世識轉作過去等三世,又生死相續不絕名為世。器識為轉作外四大五塵等器,世間及十方三世等之識,亦名處識。數識為算計量度。四種言說識為見聞覺知之四種。自他異識為六趣身。善惡生死識為一切生死不離人天四趣善惡之意,即轉作此等事之識也。又出宗鏡錄四,人天眼目臆說下等。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典故

(名數)是性宗所立。於八識之外,證有無為之真如識。初無著菩薩造攝大乘論,至支那而二譯不同。梁朝真諦,乃立九識。前六識如常,第七識名阿陀那識,第八識名阿梨耶識,第九名庵摩羅Amala識。譯曰無垢識或清淨識,即真如也,真心也,楞伽經之真識也,是華天性宗九識家之立義也。然唐玄奘譯攝論惟立八識,以九識為第八識之異名。謂第八識有染淨二分,取其染分之有為有漏,名為阿賴耶識,取淨分之無為無漏(即四智)名為庵摩羅識。故唯識論,亦於阿賴耶識之異名有無垢識之稱,而不別立為九識。是畢竟不許真如識,相宗之立義也。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現實意義

眾生的覺識,求樂而避苦、求安而避危,細說有九識:
1. 眼識:眼觀色,喜美麗、厭醜陋。
2. 耳識:耳聽聲,喜悅耳、厭刺耳。
3. 鼻識:鼻聞香,喜香氣、厭臭氣。
4. 舌識:舌嘗味,喜好吃、厭難吃。
5. 身識:身感觸,喜舒適、厭難受。
6. 意識:意緣法,喜順意、厭逆意。
7. 分別識(末那):對前“六識”起分別而取捨,喜愛的則貪念、厭惡的則嗔恨,得到喜愛的就樂,失去喜愛的就苦,得到厭惡的就苦,逃離厭惡的就樂,多數眾生在這苦與樂中輪迴。
8. 藏識(阿賴耶):對貪、嗔的貯藏記憶,即成“業”,業有善業、惡業,所謂“三尺頭上有神明”,是指善惡行為都由藏識記憶。眾生的習性由此生,也是輪迴的種子,所謂善惡有報,指藏識中善惡的種子在因緣成熟時會顯現,就象種子遇到合適的環境就會生根發芽。
9. 清淨識(庵摩羅):覺識的本來面目,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是諸佛的境界,它超越了苦與樂,所以不在苦樂中輪迴。釋迦牟尼佛大徹大悟後說:一切眾生皆俱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眾生只要回到清淨識,即是成佛。
雖然細說分九識,實則九識即一心,一切眾生從中生,諸佛菩薩從中成。

延伸

《心經》中說:識即是空,空即是識。空是本體,識是眾生遇境起心動念產生的假象;如同水是本體,波是水動盪起伏產生的假象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頂禮: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