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上古明堂的形制格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上古明堂的形制格局。據《禮記·月令》,古代天子居明堂之位治天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宮
  • 定義:上古明堂的形制格局
為了順應五行之氣,天子必須根據時令的遷移變換居室:孟春居青陽左個,仲春居青陽太廟,季春居青陽右個;孟夏居明堂左個,仲夏居明堂太廟,季夏居明堂右個;中央土居太廟太室;孟秋居總章左個,仲秋居總章太廟,季秋居總章右個;孟冬居玄堂左個,仲冬居玄堂太廟,季冬居玄堂右個。據此,天子居所的格局為,太廟太室四周共有12室。《大戴禮記·明堂》認為,明堂有兩種,一種是周公朝諸侯的明堂,形制是上圓下方,用茅草覆蓋屋頂,共有9室,每室4門8窗;另一種是後世天子施行12月政令時所居的明堂,其形制是:堂高3尺,每室東西長81尺,南北寬63尺。上圓下方,共9室12堂。後世學者解釋明堂之制的很多,但多不得要領,致使歧說紛紜,只有朱熹的說解比較合理。朱熹認為,明堂的形制如同井田,共有9室,中央一室為太廟太室,正東、正南、正西、正北4室分別是青陽太廟、明堂太廟、總章太廟、玄堂太廟。四角的4室都兼有《月令》中記載的兩個室的位置,如東南角一室包括青陽右個和明堂左個,西南角一室包括明堂右個和總章左個,西北角一室包括總章右個和玄堂左個,東北角一室包括玄堂右個和青陽左個。清代孫希旦的《禮記集解》推衍朱熹之說,以中央的太廟太室與四角之室合稱五室,認為就是《考工記》的五室;又以四方正中之室為四堂;四堂加五室即《大戴禮記》所說的9室;而四角之室的中間又有界壁,以區隔左、右個,因此實際上有12室,即《月令》所記。九宮之說,是戰國末年陰陽五行說興起後的產物,是陰陽五行家哲學圖式的組成部分,並非古代天子居室的實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