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勢》又作《九勢八字訣》,東漢蔡邕著。論述運筆規則,被收入宋代陳思的《書苑菁華》一書,才得以保存流傳至今,在中國書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蔡邕在《九勢》中主要提出了關於書法線條的三個美學概念,即“力”、“勢”和“藏”。“力”是蔡邕書法美學思想的中心,著重強調“力”是結字、用筆、布局的基礎,“下筆用力”方能使字型具有“肌膚之麗”的美感。“勢”則是被賦予了方向性的“力”,常常用來指創作過程中具有一定方向的運筆,是謂“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藏”源於“君子藏器”的哲學思想,強調書法創作需要沉著含蓄,具體到運筆,則要“藏頭護尾”,突出書法線條的張力。這些書論思想,為書法線條的美學意義探索做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書名:《九勢》
- 又名:《九勢八字訣》
- 作者:蔡邕
- 內容:論述運筆規則
原文,譯文,評點,作者簡介,
原文
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故曰: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惟筆軟則奇怪生焉。
凡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
轉筆,宜左右回顧,無使節目孤露。
藏鋒,點畫出入之跡,欲左先右,至回左亦爾。
藏頭,圓筆屬紙,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
護尾,畫點勢盡,力收之。
疾勢,出於啄磔之中,又在豎筆緊趯之內。
掠筆,在於趲鋒峻趯用之。
澀勢,在於緊駃戰行之法。
橫鱗,豎勒之規。
此名九勢,得之雖無師授,亦能妙合古人,須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譯文
凡下筆結構字型,都要使上部覆蓋下部,下部承接上部,使字型形遞相照應關聯,不要使形勢相背離。
轉筆,應使筆毫左右圓轉間斷又注意相連續,不要使間斷處孤立地顯露出來。
藏鋒,表現筆畫的起筆和收筆的筆跡是,筆畫欲左行先要右,到筆畫運至左盡頭亦向右回筆。
藏頭,筆毫逆落藏鋒後順勢按捺下去,平鋪紙上,令筆心常在點畫中運行。
護尾,畫點筆勢盡時,用力回收筆鋒。
疾勢,出於短撇和波畫之中,又在那豎畫的緊趯之內。
掠筆,在長撇的趲鋒和峻趯中用它。
澀勢,在於緊張快速戰鬥向前推進的辦法之中。
橫畫,如現魚鱗平而實不平,豎畫如勒馬韁放鬆中又時時緊勒,這就是橫畫、豎畫的規則。
這些名叫九勢,得到它即使沒有尊師傳授,也能與古人相妙合。必須筆墨功夫深厚,就可進入妙境了。
評點
筆勢與筆法是有區別的。筆勢指的是一種單行規則,指不同點劃須用不同的方法;筆法則是必須共同遵守的基本方法,任何一種點劃都不能違背它。所謂“九勢”,就是關於筆勢的九種方法、法則。只要學書者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又能勤學苦練,即使沒有名師的指導,也是可以達到書法的“妙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