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甲(A)型流感病毒,乙(B)型流感病毒,丙(C)型流感病毒,丁(D)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流行病學,治療辦法,一般對症治療,早期套用抗病毒治療,中藥治療,流行性感冒預防措施,控制治療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疫苗預防,藥物預防,香港流感疫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典型的臨床症狀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一般秋冬季節是其高發期,所引起的併發症和死亡現象非常嚴重。
流行性感冒病毒
·分為四屬:
甲(A)型流感病毒
15個H和9個N亞型,僅3個H亞型(H1、H2、H3)和2個N亞型(N1、N2)在人間傳播。一些低等動物和禽鳥類是自然宿主。
乙(B)型流感病毒
能否感染人以外的其他動物至今不肯定,有報導可以感染海豹。
丙(C)型流感病毒
已證實可以感染豬.
丁(D)型流感病毒
(Thogoto病毒)
乙型流感
乙型流感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
流行病學
2、傳播途徑:空氣飛沫傳播為主,流感病毒在空氣中大約存活半小時污染的日用品。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後有一定的免疫力。
4、流行特徵:
1)流行特點:突然發生,迅速蔓延,2~3周達高峰,發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約6~8周,常沿交通線傳播。
2)一般規律;先城市後農村,先集體單位,後分散居民。
3)流行季節;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季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見到流感流行。
5、乙型流感 呈爆發或小流行,病毒不變異,一般不會感染人以外的動物。
治療辦法
一般對症治療
臥床休息,多飲水,給予流質或流質飲食,適宜營養,補充維生素,進食後以溫開水或溫鹽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潔,全身症狀明顯時予抗感染治療。
早期套用抗病毒治療
2、藥物
1)金剛烷胺為M2離子阻斷劑,可阻斷病毒吸附於敏感細胞,抑制病毒複製,對甲型流感有效。發病48h內用藥效果好。用量:成人200mg/天,老人100mg/天,小孩4-5mg/kg/天;用法:分2次口服,療程3-4天;副作用:口乾、頭暈、嗜睡、共濟失調等神經系統症狀。
2)甲基金剛烷胺用量: 100-200mg/天,用法:分2次口服,其抗病毒活性比金剛烷胺高2-4倍,且神經系統副作用少。
3、注意事項: 孕婦、神經、精神異常、肝腎功能嚴重受損者禁用,且此兩種藥物易發生耐藥。
中藥治療
中醫醫治流感的方法
中醫學上有句話:“正氣存內,邪不可乾”,就是說,若身體強健,便不受外邪(病毒)干擾。因此中醫著重治本,一方面會用草本消炎解毒,另一方面會提升身體機能,增強免疫力。若只是消除感冒的不適而不提高體質,很容易又會再度受病毒入侵。因此經常感冒的人須加注意,表示他們身體虛弱,抵抗力低下,必須適當作出調理。
用藥方面,變化很大,例如:
消炎殺菌、提升免疫力:可用板藍根、連翹、銀花
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可用白芷、荊芥、菊花
清熱退燒:可用桑葉
紓筋活絡、解熱:可用葛根、桑枝、絲瓜絡
民間食療:熱檸樂煲姜
感冒初起,很多人習慣到茶餐廳來一杯熱檸檬可樂煲姜,紓緩症狀。據說,效果頗佳。
到底此“樂”何解靈驗?按中醫理論,姜可行氣活血,如屬風寒型感冒,乍冷乍熱,作悶沒胃口時,來一杯「勁」姜可樂,確可暖胃驅風寒,算是對證下藥。還有一條食療方,是用陳皮加姜煲粥,代替三餐,對於病毒入胃者,特別適宜。
至於橙汁,據聞可加速感冒痊癒,是否屬實?平時多補充維生素C,的確可以減低感染的機會,但由於大部分水果屬性偏涼,容易引起咳嗽,因此有咳時不宜多吃。只有蘋果勉強可吃,或者將橙燉熱才吃也可,不過食味當然不同。
反而熱檸樂不妨一喝,因為新鮮檸檬含豐富維生素C,開胃提神,蜜糖又可滋潤,熱呼呼的喝下,喉頭的痕癢不適確會減輕。
另有一條簡單配方,對收鼻水甚有功效,惟一缺點是味道欠佳:先將姜煮20分鐘,其後加入淡豆鼓和叄條?#93;白,以及1錢(3克)薄荷葉,再煮約2分鐘。
流行性感冒預防措施
控制治療傳染源
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呼吸道隔離1周或至主要症狀消失
切斷傳播途徑
1. 流行期間,避免集會或集體娛樂活動,老幼病殘易感者少去公共場所,注意通風,必要時對公共場所進行消毒
2. 醫護人員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
3. 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徹底消毒
疫苗預防
滅活疫苗:效果較好,接種對象為老人、兒童、嚴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可能密切接觸患者的人員;接種時間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種1次,2周可產生有效抗體。下列情況禁用:對雞蛋過敏者;急性傳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早期,6個月以下嬰兒。 減毒活疫苗:採用噴鼻法接種
藥物預防
用於易感人群可能感染而未發病者,金剛烷胺對乙型流感無效。
預防流感的幾種常用小措施:
1、室內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2、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感染流感病毒。
3、加強戶外體育鍛鍊,提高身體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