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主體——客體
- 作者:《社會科學輯刊》編輯部
- 創作年代:現代
- 類別:哲學
《主體——客體》是現代《社會科學輯刊》編輯部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此書為1983年在大連召開的。全國主體和客體問題討論會”論文集。此文集著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的主體和客體概念的規定性及其相互關係、主客體問題與哲學基...
客體指被認識者,是與主體相對應的客觀事物、外部世界,是主體認識和改造的一切對象。原則上說,一切客觀存在的事物都可以成為人類認識和改造的對象。但在一定歷史條件下,作為人們認識和改造的對象,只能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即只有進入人...
主體-客體問題,一個長期存在、關於人類經驗分析的哲學論題,產生於這樣一個前提:世界由客體(實體)組成,主體(觀察者)認為或假定客體作為實體存在。這種對經驗的劃分的導致了主體是怎樣與客體相聯繫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下有一個重要的...
《主體—客體:對黑格爾的闡釋》是202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恩斯特·布洛赫。內容簡介 該書集中體現了布洛赫對黑格爾哲學的研究。“入口”部分對黑格爾的語言風格和主要著述做了引導性的介紹。主體部分以Selbst為基本概念...
主體在哲學上與“客體”相對。主體指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承擔者;客體指主體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對象。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最初用“主體”表示某些屬性、狀況和作用的承擔者。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一切變化的主體。從17世紀開始,主體和...
主體客體化,也叫主體對象化,與客體主體化相對,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謂之客觀對於主觀的必然。術語介紹 它是人通過實踐使自己的本質力量轉化為對象物,即主體通過對象性活動向客體的滲透和轉化,如人類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學知識製造出...
行政法律關係客體就是行政法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或者權力、義務指向的對象。行政法律關係由三個要素構成,即主體、客體和內容。行政法律關係的內容就是主體所享有的權利或權力以及所承擔的義務或職責。行政法律關係分為三類:行政管理法律...
主客體辯證法( dialectics of subject and object)是西方馬克思主義關於辯證法的一種解釋。匈牙利盧卡奇在《歷史和階級意識》一書中率先提出。他把主體當作集體主體“我們”,認為辯證法的關鍵性決定因素是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但主體和...
客體是主體想影響或改變的東西,是主體實踐和認識活動所指的對象。行為由於客體的不同而相互區分。客體既是具有自然屬性又具有社會文化屬性。包括自然、社會、精神客體。設計主體就是做設計的群體如設計企業或設計師群體。設計主體的說明 在...
會計客體主體包括會計個體和會計群體,是它們應對某些特定行為結果負責,主體為會計行為主體也就是會計人員。會計行為的主體包括會計個體和會計群體,它們應對某些特定行為結果負責。群體行為決定著個體行為的方向,個體行為是群體行為的體現。會...
主體與客體是一種相對的關係,表現為相互依存。美與美感有統一性關係,也會發生錯位甚至顛倒,美的事物因為沒有審美主體便不成為審美對象;或者相反,如某一不美甚至醜的東西反而在一個特定的主體那裡被認為是美的。詞語釋義 審美主體是在...
上以安主體,下以便萬民,則 五帝 三王之道可幾而見也。”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今日 廣西 會黨,則知己為主體,而西人為客體矣。” 毛澤東 《青年運動的方向》:“革命的主體是什麼呢?就是 中國 的老百姓。”
因此,責任主客體對象是責任產生的必要條件。概念 責任主客體對象是責任動力學責任主客體對象是責任動力學4R4P理論(理論創始人為方誌良先生)的一對核心概念。責任主體對象是在責任現象中被評價的一方,是負責任的一方;責任客體是在責任...
結果,主體性原則不僅是近代哲學的基本原則,而且構成了西方文明的基本觀念,其影響至今仍然在發揮著作用。基本問題 一方面主體性原則是建立在主體與客體分離的基礎上的,但是這就決定了兩者的統一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從主體性原則中發展...
這樣,絕對的自我中心的主體性開始被削弱,人由造物主的地位開始轉向看護人的地位,在主體間性的關係中,人既是主體又是客體,而在問答結構中,存在的則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吸取的關係。語言的對話又必然涉及生活世界的意義結構,哈貝馬斯認為...
進入主體的認識活動領域的對象,也就是進入主體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範圍的客觀事物 。在認識系統中,認識客體是與認識主體相對應的另一基本要素。認識客體是認識活動中處於被動地位的一方,是主體認識活動所指向的對象。同時,人是特殊的認識...
為表達它們之間的關係,稱前者為主體,後二者為客體(gust)。在包合物中,主體須具有足夠大的晶格空間以容納客體的進入,它們之間以范德華力結合在一起。例如,有客體存在時,尿素結晶時形成管道形的六方形晶格,其直徑為0.5nm,剛...
解釋 哲學術語,指存在於主體之外的客觀事物。出處 梁啓超《新民說·論私德》:“對於私人之交涉,與對於公人之交涉,其客體雖異,其主體則同。”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廣西會黨,則知己為主體,而西人為客體矣。”
客體主體化,也叫客體非對象化,與主體客體化相對,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謂之主觀對於客觀的必然。名詞解釋 它是客體從客觀對象的存在形式轉化為主體生命結構的因素或主體本質力量的因素,客體失去對象化的形式,變成主體的一部分。人通過...
自羅馬法以來的法律思想認為,民事法律關係客體是權力客體,又稱權利標的。權利客體受權利主體支配。權利客體遠較“物”的概念含義廣泛,是指受權利主體支配的各種權力的對象,不僅包括物,而且包括各種權力、利益以及無財產價值的作為或不...
法律關係客體的概念:籠統的講,法律關係客體是指法律關係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它是構成法律關係的要素之一。法律客體是法律關係發生和存在的前提。種類 法律關係客體的種類:法律關係客體是一個歷史的概念,隨著社會歷史的不...
文學主體,作家、詩人等文學創作主體。文學創作是主體與客體(創作對象)的統一,沒有創作主體,就沒有文學創作,也沒有文學。在哲學範疇里,“主體”不僅指某種活動的承擔者和施動者,而且指在與客體的關係中處於主動、主導地位,具有“...
他們之間的關係相當複雜,既涉及到主體、客體之間的關係,又涉及到主體間的關係。在眾多的因素中,誰在會計過程中表現出能動性、創造性和自主性呢?誰又能配得上“會計主體”這個稱號呢?國內普遍流行的觀點是把企業稱為會計主體,筆者...
但在私法領域只能有兩種含義:一是抽象的人格,指權利主體的法律資格,可與民事主體替代;二是指具體的人格,主要是人格權的客體,包括生命、身體、健康、名譽、隱私、貞操等。因此,對於民事主體與人格的關係而言,二者只是在抽象的層面上...
馬克思主義美學認為主體是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客體是主體活動所指向的對象。人在實踐中不僅認識對象,而且把自己的本質力量對象化,既使客體在人的實踐中被人所改造,又使主體在被自己改造和對象化的客體中實現自身,從而在主體與...
一種稅的課稅主體是由其課稅客體的性質決定的。每一種稅都有特定的課稅客體,也都具有相應的課稅主體。如:個人所得稅以個人應稅所得為課稅客體,以取得應稅所得的個人為課稅主體;房產稅以房屋為課稅客體,以房屋的產權所有人為課稅...
文學創作是主體與客體的統一,沒有創作客體,沒有社會生活,就沒有文學創作,也就沒有文學。在哲學範疇里,“客體”指獨立人之外的事物。客體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但客體一旦與人的活動建立某種關係,就成為人的現實客體。客體與人...
主客二元對立論美學是以主體與客體二元對立、鬥爭為基礎的美學理論、思潮。其先河是在古代的大人對立、主客二分的思想基礎上衍生而出的美學中的“模仿說”、機械反映論以及將審美客體與審美主體、事物的美與審美感受作為對立雙方加以考察...
有的人身關係與財產關係無直接的聯繫,卻是主體存在的條件,是主體取得財產利益的前提,如自然人的生命健康關係;有的人身關係是與財產關係有直接聯繫的,如基於自然人的發明、發現而發生的人身關係。主體客體的定義 (一)民事法律關係...
3.法律關係是特定法律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係。法律關係是以法律上的權利、義務為紐帶而形成的社會關係。它是法律規範之內容在事實社會關係中的體現。沒有特定法律關係主體的實際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就不可能有法律關係的存在。客體 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