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實驗室是中央管理的國家網路信息領域的新型科研事業單位。實驗室主體位於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實驗室聚焦國家網路信息領域的重大目標使命,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究;探索新型科研機構管理體制機制創新;聚焦培育高端創新人才,推動網路信息領域的產學研融通科技創新,開展與國內外相關機構和組織的交流合作,打造突破性、引領型、平台型一體化的世界一流實驗室。
中關村實驗室是中央管理的國家網路信息領域的新型科研事業單位。實驗室主體位於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實驗室聚焦國家網路信息領域的重大目標使命,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究;探索新型科研機構管理體制機制創新;聚焦培育高端創新人才,推動網路信息領域的產學研融通科技創新,開展與國內外相關機構和組織的交流合作,打造突破性、引領型、平台型一體化的世界一流實驗室。
中關村實驗室是中央管理的國家網路信息領域的新型科研事業單位。實驗室主體位於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實驗室聚焦國家網路信息領域的重大目標使命,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究;探索新型科研機構管理體制機制...
中關村國家實驗室,為已成立的國家實驗室之一。在2022年的北京市“兩會”上,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也顯示,北京已成立中關村國家實驗室、懷柔國家實驗室、昌平國家實驗室。中關村國家實驗室,為已成立的國家實驗室之一。在2022年的北京市“...
北京大學網路與信息安全實驗室(中關村開放實驗室)依託北大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信息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是北大承擔網路與信息安全前沿技術研究、科研成果轉化的核心力量。科研成就 北京大學網路與信息安全實驗室擁有一支70餘人的科研團隊。實驗室...
中關村是我國科教智力和人才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擁有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41所,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所屬院所為代表的國家(市)科研院所206家;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67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7個,國家工程技術...
中關村科技園區是我國科教智力和人才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擁有以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41所,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所屬院所為代表的國家(市)科研院所206家;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67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2.聯合共建:聯合培養學生達到一定規模時,中關村軟體園工程實踐教育發展中心與校方共同投入建設並管理校內實驗室。實施收效:完善教育教學實踐基礎設施建設;實戰項目導入與實踐課程開發;促進實踐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
支持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推動全國重點實驗室與中關村企業開展聯合研發。支持科技領軍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參與國家實驗室和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統籌國家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力量,形成跨學科、跨領域的創新網路。面向國家重大...
地處中關村核心創新區,人才和科技資源是我院最大的優勢。通過合作培養研究生、共建博士後工作站、共建開放實驗室和研發基地等方式,與周邊著名高校和院所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由院士主持的專家委員會,為研究院提供...
目前已引入海普洛斯醫學檢驗實驗室、中科藍海生物醫藥檢測服務平台等專業科技服務機構和企業。2023年2月28日,京津冀數字醫療產業聯盟揭牌。發展定位 圍繞濱海-中關村生命健康產業定位,打造園區生命健康服務視窗,打造集孵化創新、產業引育、...
民族企業家精神和大國工匠精神,激發科技創新生態活力,提升中國科技的國際影響力發揮積極作用。建設內容 打造中關村科技套用與傳播創新實驗室;建設全國科技成果加密存證平台;基於中關村創新創業生態,組織一批產業創新活動等。
中關村科學城以中關村大街、知春路和學院路為軸線,總面積約75平方公里,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的核心。該區域集聚了清華、北大等27所國家重點高等院校、中科院等30多家研究所、25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餘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凱昂醫學檢驗實驗室 北京凱昂醫學檢驗實驗室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翠湖科技園雲中心17號樓2單元3層。定點機構 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公示北京凱昂醫學檢驗實驗室為北京市核酸檢測機構之一。
健翔園:占地面積3.88平方公里,分布著中科院14個科研院所和10個重點實驗室,是創新資源密集區,努力打造“前沿科技成果轉化區”。望京區域:占地2.52平方公里,綠地中心、浦項中心、保利國際廣場等一批高端商務樓宇投入使用,阿里巴巴、浦項...
中關村中創人工智慧技術套用研究所,成立於2017年12月15日,是位於北京市昌平區中關村科技園區超前路23號2號樓2110室的一家民辦非企業單位。基本信息 登記證號: 0167889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52110000MJ01678898 登記管理機關: 北...
中國科學院研發實驗服務基地已經開放實驗室99家。其中包括國家實驗室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22家, 中科院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菌種保藏中心)41 家,國家級工程中心 3 家,中關村開放實驗室 6 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14 家。...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是一所致力於計算機科學理論和軟體高新技術的研究與發展的綜合性研究所。1985年3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軟體研究室成立。1995年,原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計算機套用部分併入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2003年1月,軟體...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Beijing),是集交叉科學研究、支撐服務、國際合作、高級學術論壇和研究生教育等為一體的現代生命科學交叉研究中心,位於北京市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科學園路7號。由科學技術部、...
北京吉因加醫學檢驗實驗室 北京吉因加醫學檢驗實驗室位於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北大醫療產業園2號樓5層,為北京市核酸檢測機構之一。機構地址 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北大醫療產業園2號樓5層。
中關村雲計算產業聯盟創新驛站 中關村信息安全產業聯盟創新驛站 中關村下一代網際網路產業聯盟創新驛站 中關村醫療器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創新驛站 中關村創業大街創新驛站 厚德創新谷創新驛站 創新導師(50餘名)中關村開放實驗室(160所)服務機構,...
中關村思源生態健康技術套用研究所,成立於2017年7月10日,是位於昌平區中關村科技園區超前路23號2號樓2109室的一家民辦非企業單位。基本信息 登記證號: 0163888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52110000MJ01638888 登記管理機關: 北京市民...
數字文檔處理技術、信息安全技術,建有碩士、博士培養點及博士後流動站,以及“電子出版新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國文字字型設計與研究中心”“新聞出版智慧型媒體技術重點實驗室”“網路與信息安全中關村開放實驗室”等科研基地。
2023年12月25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印發《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認定與管理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發布信息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關於印發《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認定與管理辦法(試行)...
1956年8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籌備委員會。1958年2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遷到了中關村新落成的科研樓。1959年5月17日,中國科學院第七次院務常務會議通過,正式成立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
動模試驗和數模混合仿真試驗,可為 HVDC 及 VSC 換流閥的試驗檢測提供服務,多家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生產企業到實驗室開展 了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檢測試驗,電力系統動態模擬技術研究單位作為中關村開放實驗室,為北京市的高新技術...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以基礎研究為主,有重點地開展國家急需的、有重大戰略目標的高新技術創新研究,並與高新技術套用和轉化工作相協調發展的多學科、綜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國際...
懷柔國家實驗室,為已成立的國家實驗室之一。在2022年的北京市“兩會”上,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也顯示,北京已成立中關村國家實驗室、懷柔國家實驗室、昌平國家實驗室。發展歷史 2023年7月25日,自治區科技創新大會召開。會上,懷柔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於1958年12月3日,由中國科學院套用真菌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微生物研究室合併而成。2007年,微生物所的大部分從中關村遷至朝陽區中國科學院奧運村...
傅首清,男,漢族,1965年12月出生,江蘇宜興人,中共黨員,研究生畢業,管理學博士,高級工程師。現任北京中關村實驗室黨委副書記、總工程師。人物履歷 1983.09——1988.07,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半導體器件與物理專業學生 198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