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薯18號

中薯18號

中薯18號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用C91.628/C93.154選育的馬鈴薯品種。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提出品種申請,2015年1月19日經第三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薯2014001。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中薯18號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茄科
  • 茄屬
  • :馬鈴薯
  • 品種:中薯18號
國審薯2014001,粵審薯2016001,蒙審薯2011004號,滇審馬鈴薯2016013號,

國審薯2014001

特徵特性:中晚熟鮮食品種,從出苗到收穫99天。株型直立,生長勢強,莖綠色帶褐色,葉深綠色,花冠紫色,天然結實少,匍匐莖短,薯塊長圓形,淡黃皮淡黃肉,芽眼淺。株高68.5厘米,單株主莖數2.3個,單株結薯6.1個,單薯重120.5克,商品薯率72.8%。接種鑑定,抗輕花葉病毒病、重花葉病毒病,感晚疫病;田間鑑定對晚疫病抗性高於對照品種紫花白。塊莖品質:澱粉含量15.5%,乾物質含量23.7%,還原糖含量0.43%,粗蛋白含量2.34%,維生素C含量17.3毫克/100克鮮薯。
產量表現
2011~2012年參加國家馬鈴薯中晚熟華北組品種區域試驗,塊莖畝產分別為2297千克和2123千克,分別比對照紫花白增產16.6%和16.2%,兩年平均畝產2210千克,比對照增產16.4%;2013年生產試驗,塊莖畝產2048千克,比對照紫花白增產6.8%。
栽培技術要點
1.華北地區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播前催芽。
2.畝保苗3500~4500株。
3.適當增施有機肥、鉀肥,合理增施化肥。
4.注意及時防治晚疫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馬鈴薯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內蒙古中部等華北一季作區種植。注意防控晚疫病。

粵審薯2016001

粵審薯2016001
育種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中薯18號
引種者:華南農業大學、惠東縣科興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惠東縣奕達農貿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C91.628/C93.154
特徵特性:中熟,冬季種植生育期95~98天,比對照種粵引85-38長8天左右。平均株高36.8~46.0厘米,莖綠色,葉深綠色。塊莖長卵圓形,黃皮淡黃肉,薯皮略麻,芽眼淺。薯塊整齊,商品薯率為85.6%~86.45%。食味鑑定為優,分值6.8分。品質檢測結果:還原糖含量0.07%,蛋白質含量2.48%,塊莖幹物質含量19.60%,澱粉含量12.7%。抗病性接種鑑定為高抗晚疫病、高感青枯病。
產量表現:2013年參加省冬作馬鈴薯品種區試,平均畝總產量1996.8公斤,比對照品種粵引85-38減產6.15%,減產未達顯著水平;2014年複試,平均畝總產量3164.2公斤,比對照品種粵引85-38增產19.12%,增產未達顯著水平。2014年同期進行生產試驗,平均畝總產量2476.5公斤,比對照品種粵引85-38減產1.89%。
栽培技術要點:(1)忌與花生、菸草和其它茄科作物輪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灌條件好田塊種植;(2)播種期10月下旬~11月中旬;(3)播種前進行催芽處理,密植每畦種雙行,株距25厘米,每畝種植5000株左右;(4)播種前每畝施腐熟雞糞600~800公斤、複合肥40公斤、氮肥15公斤;(5)苗期和現蕾期除草、培土2~3次;(6)注意防治青枯病。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中薯18號為鮮薯食用型馬鈴薯品種。中熟,冬季種植生育期95~98天,比對照種粵引85-38長8天左右,產量與對照種相當,品質優。莖長卵圓形,黃皮淡黃肉,薯皮略麻,芽眼淺,塊莖幹物質含量19.60%,澱粉含量12.7%。高抗晚疫病,高感青枯病。適宜我省粵東、粵西馬鈴薯產區冬季種植,栽培上要特別注意防治青枯病。

蒙審薯2011004號

品種審定編號:蒙審薯2011004號
申請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國際馬鈴薯中心
品種來源:以C91.628為母本、C93.154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植株:株高60cm,株型直立,莖綠帶褐色,葉深綠色,花冠紫色,單株平均主莖數2.1個,單株平均結薯5.5個。
薯塊:長扁圓形,皮色淡黃、肉色乳白。
品質:2010年農業部蔬菜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測定,澱粉含量12.5%,乾物質含量20.5%,還原糖含量0.55%,粗蛋白含量2.49%,VC含量20.7mg/100g。
抗性:2010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抗性鑑定,高抗馬鈴薯X病毒病(1.5HR),高抗馬鈴薯Y病毒病(3.7HR);2010年河北農業大學植保學院抗性鑑定,中感晚疫病。
試驗情況:
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馬鈴薯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994.3kg,比對照紫花白增產2.6%。
2009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馬鈴薯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992.5kg,比對照紫花白增產22.0%。
2010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馬鈴薯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248.4kg,比對照紫花白增產71.4%。
栽培技術要點:
畝保苗3500-4500株。
注意事項:晚疫病重發區慎用。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烏蘭察布市、錫林郭勒盟、興安盟、呼倫貝爾市適宜區種植。

滇審馬鈴薯2016013號

品種名稱:中薯18號
審定編號:滇審馬鈴薯2016013號
申請單位:雲南農業大學
選育單位:雲南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以來源於國際馬鈴薯中心(CIP)的C91.628為母本,C93.154父本雜交,通過多年系統選育而成。
產量表現:2013年區域試驗畝產2722.9千克,比對照增產23.09%,增產點率85.71%。2014年區域試驗畝產3203.16千克,比對照增產86.17%,增產點率100%。兩年平均畝產296.03公斤,比對照增產54.63%,增產點率92.86%。
201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009.875公斤,比對照增產288.735公斤,增產幅度10.61%,增產點次3個,增產點次率60%。
特徵特性:生育期85天,生長勢強,株形直立,株高47.45cm,莖粗1.49cm,葉色綠色,莖色綠色,花冠紫色,天然結實性弱。結薯集中,塊莖長橢,黃皮黃肉,薯皮較光滑,芽眼少而淺,大中薯率90.12%。
抗性鑑定:2015年省農科院環資所抗性鑑定結果:高感晚疫病;抗X花葉病毒、抗Y花葉病毒。
品質分析:總澱粉含量16.44%、維生素C含量13mg/100g、蛋白質含量2.44%、還原糖含量0.128%、乾物質含量17.7%。
品種主要缺陷:感晚疫病
栽培技術要點:適合雲南早春作區種植,選用脫毒種薯,適時播種,合理施肥,合理密植,注意防控晚疫病。
適宜區域:該品種早熟,具有較好的豐產性、穩產性和適應性,適合在雲南馬鈴薯早春作區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