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初,黨和政府以全新的思路、百倍的熱情,對舊中國遺留下來的棘手的民族問題進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並一直探索在社會不斷發展中逐步予以解決的道路。伴隨這個過程,一個由中國學者自己創立的、旨在解決中國自身民族問題的理論——“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理論也應運而生。在文章發表之後20年的時間裡,學術界對費孝通先生提出的這一理論做了多次學術探討,儘管探討和研究總是分歧與共識並行,但是它們都促使這一具有結構論特點的理論體系日臻完善。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 作者:費孝通
- 原版名稱: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 ISBN:7810563688
- 類別:民族學
- 頁數:372
- 定價:24.00元
-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學版社
- 出版時間:1999-09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語種:簡體中文
- 紙張:膠版紙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出版信息
isbn: 7810563688
書名: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頁數: 372
定價: 24.00元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學版社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1999-09
開本:32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
(一)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
(二)多元的起源
(三)新石器文化多元交融和匯集
(四)凝聚核心漢族的出現
(五)地區性的多元統
(六)中原地區民族大混雜、大融合
(七)北方民族不斷給漢族輸入新的血液
(八)漢族同樣充實了其他民族
(九)漢族的南向擴展
(十)中國西部的民族流動
(十一)中華民族格局形成的幾個特點
(十二)瞻望前途
二、中華民族研究的新探索
第二章 中華民族的起源與形成
一、中華新石器文化的多元區域性發展
(一)中華文化起源於中華大地
(二)黃河中下游東西相對的兩個文化區
(三)長江中下游東西相對的兩個文化區
(四)燕遼文化區及黃河上游文化區
(五)以鄱陽湖――珠江三角洲為中心的
華南文化區
(六)北方遊牧與漁獵文化區
(七)南北農業及狩獵文化三帶的平行發展
二、中華遠古的各部落集團
(一)史料問題
(二)父權制以前的史影
(三)父權制時代各部落集團
三、中華民族形成史的分期
(一)中華民族的起源與孕育
(二)中華民族的自在發展
(三)中華民族從自發到自覺的聯合
四、中華民族的結構
(一)中華大地的地理結構
(二)中華民族的民族結構
(三)中華民族的政治結構
五、中華民族的共同性(一)
(一)中華民族認同有長遠的歷史淵源
(二)各兄弟民族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各具特點和特長而又互相學習和吸收
(四)中國民族關係的新紀元
六、中華民族的共同性(二)
(一)遠古神話所反映的共性與個性
(二)中國各民族遠古祖先的認同與各自的特點
(三)各民族的歷史自古認同為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四)在中華民族解放鬥爭中同呼吸共命運
一、“漢人”考
(一)“漢人”稱謂的起源
(二)“漢人”族稱的形成
(三)“漢人”範圍的擴大與“漢族”稱謂的出現
(四)對“漢人”稱謂的演繹
二、“契丹”――漢人之別名
三、歷史上少數民族中的“漢人成分
(一)少數民族的崛興往往得助於漢人
(二)漢人之化入西北民族的成分
(三)漢人之化入西南、東南民族的成分
(四)漢人之化入中南民族的成分
(五)漢人間有遷於鄰國而被涵化的成分
(六)民族間相互涵化是促進發展的因素
四、中國・華夷・蕃漢・中華・中華民族
(一)中國名稱的起源
(二)春秋戰國時期中國與華夷的含義
(三)秦以後中國含義的發展演變與確立
(四)漢人與蕃漢對舉的內涵及外延
(五)中華與中華民族含義的演變和發展
一、匈奴遊牧社會的歷史地位
(一)匈奴統一中國北方遊牧區的歷史意義
(二)長城內外廣大農業區與遊牧區的形成
(三)匈奴遊牧社會的歷史地位
(四)遊牧社會與農業社會歷史的整體聯繫
二、西漢政府設定河西四郡的歷史意義
(一)設定河西四郡的歷史背景
(二)河西四郡促進了漢朝對西域的統一
(三)河西四郡促進了中西交通的發展
(四)河西四郡促進了西北經濟文化的發展
第五章 中華民族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一、民族研究新發展的良好開端
(一)對中華民族的研究是時代的需要
(二)對中華民族內涵與外延的探討
(三)對中華民族“多元”與“一體”的探討
二、中華民族起源學說的由來與發展
(一)從一元說到多元一體說
(二)多元一體說的考古學依據
(三)中華文明初曙發展的總趨勢
(四)需要對遠古神話系統整理
三、傳統民族觀與中華民族一體觀
(一)傳統的“華夷之辨”
(二)“大一統’格局中的“華夷之防’
(三)中華民族從自在發展到自覺的聯合
四、中國民族研究的識異與求同修訂本跋
社會影響
作者簡介
創作背景
他的論述不是漢族中心主義的歷史觀,相反,他認為:
中華民族的發端是在距今3000年之前黃河中游出現的一個由若干民族集團匯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稱為華夏,這個民族集團不斷壯大,把周圍的異族吸收進這個核心。它在擁有了黃河和長江中下游的東亞平原之後被其他的民族稱為漢族,然後開始逐漸滲透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區,構成起著凝聚和聯繫作用的網路,奠定了以這個疆域內許多民族聯合的不可分割的統一基礎。
並且用翔實的考古資料證明中華民族的發端是各個不同的民族集團同時出現在華夏土地之上然後經歷不同的發展的過程。在這個不斷分離、融合,小的民族集團不斷消亡,大的集團的形成,並且逐漸在不同的民族中出現對於“中華民族”這個置於所有小民族之上的概念的認同,就是自在的民族實體的演變。我覺得這個歷史的脈絡對於反思西方的民族-國家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補充,那就是中國的情形和西方的未必是一樣的。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觀點是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在中國歷史上的互動。長城的分界線也是農耕和遊牧的界線。歷史上不僅僅有北方的匈奴不斷侵擾南方的漢人。同時南方的漢族也有大量的人口進入北方的領域,有的轉換自己的身份成為少數民族,有的則不斷開墾疆域把農耕的版圖拓展開來。至於統治中國的各個外族政權最後無一不被漢化的命運,費孝通也認為這是農耕文明對於遊牧文明的馴化。因為一旦紮根下來,不斷擴張的人口壓力以及更高的生產效率讓所有成功的政權都選擇了農耕,並且連帶接受了這個文化。
而這個問題的現實轉變則在於,在從遊牧向農業化的轉變成功之後,在面對工業化和現代化的今天,新一輪的民族融合和共存的問題,能夠從歷史中找到什麼借鑑呢?恐怕還沒很多人考慮過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