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關於加強供銷合作社鮮活農產品流通工作的指導意見
供銷經字〔2012〕1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畫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供銷合作社,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及其成員企業、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直屬事業單位、各主管社團: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國辦發[2011]38號)和《關於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11]59號)精神,加快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保障鮮活農產品市場供應、質量安全、價格穩定,促進農民增收和服務城鄉居民,現就供銷合作社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工作目標
(一)工作目標。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優勢,整合資源,提高鮮活農產品流通組織化程度;加強產銷銜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鮮活農產品流通現代化水平。形成以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為主渠道,多種流通主體協調發展,完善高效、暢通、安全、有序的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真正成為各級黨委政府調控市場的有力抓手。
重點任務
(二)統籌制定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發展規劃。以國務院《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國發[2009]8號)和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規劃檔案為指導,結合各地城鄉規劃、經濟社會布局以及供銷合作社實際,做好全系統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重點制定好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發展規劃。堅持新建與改造提升相結合,重要物流節點建設與網路布局相匹配,中短期目標與長期規劃相銜接,兼顧經營性和公益性的原則,實現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三)加快建設鮮活農產品市場網路。各級供銷合作社要抓住機遇,搶灘布局,根據本地區農業生產、農產品消費和當地政府的總體規劃,圍繞蔬菜、果品、水產品、肉禽蛋、花卉等鮮活農產品,在主產地規劃建設和改造一批專業批發市場和區域性集散市場,促進鮮活農產品就地出售與轉運;在農產品主銷區和集散地,升級改造一批集倉儲、冷藏、檢測、結算、配送等多種功能於一體,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結合城市商業網點建設規劃,發展農貿市場、菜市場、社區菜店、生鮮超市等零售終端網點,打造管理規範、功能完善、競爭有序的鮮活農產品市場網路。
(四)著力培育大型鮮活農產品流通企業。鼓勵系統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強做大,支持大型鮮活農產品流通企業和批發市場將經營鏈條延伸到農業生產和倉儲、運輸、加工、配送等環節,建立從生產、加工到銷售的一體化產業鏈條。引導系統內農產品經營企業通過資本聯合、兼併重組、股權置換、項目合作、品牌合作等多種形式開展聯合合作,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實現鮮活農產品經營規模化發展。中國供銷農產品批發市場控股公司等系統內的大型農產品經營企業要當好龍頭,帶頭開展各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組織建立批發市場聯盟,加快實現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探索遠期契約、競價拍賣、電子商務等現代交易方式,發揮好引領帶動作用。
(五)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民開展標準化生產,增強農民市場意識,提高農民在生產和流通領域的組織化程度,為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提供支撐。引導支持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自願的基礎上開展聯合與合作,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或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進一步增強進入市場和抵禦風險的能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產地預冷、冷藏保鮮以及農產品初加工設施,配置冷鏈運輸車輛、檢驗檢測設備等,提高鮮活農產品質量。
(六)加強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系統建設,加快發展鮮活農產品連鎖配送物流中心,重點投資改造或新建一批以冷藏、低溫倉儲運輸為主的冷鏈設施,增加農產品冷庫容量,增強物流、配送能力;支持農產品流通企業建設預選分級、低溫倉儲、冷藏冷凍、冷鏈運輸、物流配送等一體化冷鏈設施,培育一批專業化冷鏈物流運輸企業。推動系統內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和改造,重點支持交易場所、電子結算、信息處理、檢驗檢測系統等設施建設,改善經營條件,實現交易結算、物業管理、客戶管理、財務管理信息化,提升市場的經營檔次和管理水平。“十二五”期間,初步實現系統內大中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現代化建設。
(七)推進鮮活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立足當地產業優勢和特色農產品,發揮供銷合作社的組織協調作用,綜合運用各種服務手段,組織建立鮮活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統一供應農業生產資料,提供生產技術、土壤檢測、產品質量檢驗、病蟲害防治等綜合服務,實現規模化種養、標準化生產,逐步形成區域性優質鮮活農產品產業帶。在果品、茶葉、食用菌、蜂產品等傳統優勢領域,要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綠色和有機食品良好農業示範認證,創建農產品知名品牌,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產品進入市場的能力。
(八)創新農產品流通模式。加強鮮活農產品產銷銜接,借鑑國內外農產品流通先進理念,發揮流通領域科技特派員的作用,著力創新具有供銷合作社特色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形成由農戶、專業合作社、基地到批發商(配送中心)、零售商和終端消費者,長短互補,科學合理的流通鏈條。深入推進農批對接、農超對接、農校對接等多種形式的產銷對接。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與批發市場、大型連鎖超市、農產品流通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直供關係;推動農產品流通企業開展鮮活農產品連鎖經營配送業務;通過政府引導和支持,在大中城市建設鮮活農產品平價商店、直供直銷店、社區菜市場等,實現鮮活農產品直接進社區;支持舉辦鮮活農產品展示展銷會,建設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加快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推進“網上交易、網下配送”,實現網路虛擬店與實體店的融合;發揮農合聯、行業協會等的組織優勢,拓展產銷銜接形式。
(九)強化信息服務能力。各級供銷合作社要依託系統內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連鎖超市、專業合作社等網點,建立信息直報點,動態掌握蔬菜、果品等鮮活農產品供求、質量、價格以及庫存量等信息,引導農戶和企業按照市場需求安排生產和經營。系統內的各類農產品協會和批發市場聯合組織要加強對行業動態、市場行情的分析研判,完善行業信息查詢、發布功能。系統內大型連鎖超市、農產品批發市場要加快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市場的商品集散、價格形成、信息發布等功能,推進信息互聯互通,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十)完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要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建立起對鮮活農產品的經常性檢測制度,進一步落實索證索票和購銷台賬制度,強化質量安全管理,對不符合質量安全標準的鮮活農產品堅決實行無害化處理或銷毀,絕不讓不合格產品經由供銷合作社系統流入市場。要積極參與商務部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試點,按照“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的基本要求,開展鮮活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逐步建立構起鮮活農產品在種源、種養殖、加工、物流配送等多個產業鏈上的質量可追溯系統。
保障措施
(十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級供銷合作社要統一思想、搶抓機遇、提高認識,把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作為打造全新供銷合作社的重要環節來抓,科學謀劃,統籌安排,分工定責,密切合作,形成上下聯動的工作局面。總社成立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工作領導小組,強化組織指導,加大工作推動力度。各級供銷合作社也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明確職責,進一步加強和推進鮮活農產品流通工作。
(十二)加強工作指導。總社要加大對鮮活農產品流通工作的指導力度,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總結推廣農產品流通工作的成功經驗和典型做法,查找問題,研究解決對策,並逐步將鮮活農產品流通工作納入綜合業績考核範圍。總社直屬科研院所要在鮮活農產品貯藏保鮮、冷鏈物流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撐。省級供銷合作社要切實加強對本省系統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指導,統籌制定發展規劃,明確目標和責任主體,把更多的力量和資金投入到鮮活農產品流通工作上來。各級供銷合作社要加強農產品經營人才隊伍建設,引導農產品經紀人規範發展,提高農產品經紀人的行業素質、誠信水平和經營規模,推動農產品經紀人實現公司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十三)爭取政策支持。要切實抓住國家大力支持鮮活農產品流通發展的機遇,加強與發改、財政、國土、農業、商務等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爭取政策支持,並利用好國家發改委現有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冷鏈物流等經貿領域中央投資項目資金和商務部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南菜北運”綜合試點、標準化菜市場示範工程等惠農政策資金。總社的“新網工程”、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資金要進一步向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傾斜。各地供銷合作社要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爭取各級地方財政政策資金支持。
(十四)抓好新聞宣傳。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際網路等多種媒介,廣泛宣傳報導供銷合作社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工作,保障市場供應、穩定物價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讓社會各界對供銷合作社鮮活農產品流通工作給予更多的關注、理解和支持,為全系統加快推進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創造健康、寬鬆、和諧的輿論氛圍。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