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體

中新體是我國新聞寫作的一種寫作模式,淡化媒體(電視 新聞)的主觀導引作用,將理解和思考權還給觀眾,縮短與觀眾的距離,破除原來電視媒體高高在上的交道姿態,宣傳與觀眾同等級的一種新聞樣式,應該是宣傳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

中新體,中新體歷史追溯,

中新體

中新體是我國新聞寫作的一種寫作模式,淡化媒體(電視 新聞)的主觀導引作用,將理解和思考權還給觀眾,縮短與觀眾的距離,破除原來電視媒體高高在上的交道姿態,宣傳與觀眾同等級的一種新聞樣式,應該是宣傳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
中新體

中新體歷史追溯


脫離傳統筆法的“中新體"
中新體的東家中國新聞社簡稱“中新社”,是中國以對外報導為主要新聞業務的國家級通訊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華僑華人和與之有聯繫的外國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國際性通訊社。
1984年,時任中新社記者的徐泓以一篇600餘字的訊息《北京人爭賞香山紅葉》,榮膺全國好新聞一等獎,此文被認為是用中新體揮就的名作之一。2003年春,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徐泓在總結自己的記者生涯時說:在中新社工作期間,在新聞文體的改革方面下了點工夫,就是在新聞寫作上突破原來的新華體。“這其實也是工作環境的要求。因為我的工作單位中國新聞社,專事對外報導,而國內的宣傳模式顯然不符合國外市場的需要,所以就逼著我們要按照新聞規律,按照讀者的閱讀規律辦事。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我和我的中新社同事們創了一個中新體,在各種新聞類型的寫作上,無論訊息、通訊、綜述、特寫等都做了比較大的突破。”
從一篇中國新聞獎作品窺探中新體的魅力。中國新聞社《烏魯木齊“7[span]·[span]5”事件周年系列報導》獲2010年度、第21屆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項目二等獎。其中的一篇作品:《喀什“特區效應”延燒 熱盼之中不乏理性》,作者:董會峰
常聞“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國之大,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時下,不親身到喀什,亦難以觸感“特區效應”之熾熱。
漫步喀什街頭,但見……
超乎記者想像的,是喀什人的笑容和熱盼。當地官員談“特區”毫不諱言,民眾充滿樸素之“願”……
在中國最大的伊斯蘭教禮拜寺艾提尕爾清真寺旁,一位擺攤的維吾爾族婦女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說,……
毗鄰喀什市的疏勒、疏附官員則說,……
“春江水暖鴨先知”,房地產已然聞風而動。最近半年,……
適逢“喀交會”,萬千商賈雲集,中央及東部省市大員“扎堆”,對接援建項目頻頻上馬,具有豐厚人文底蘊的千年“絲路明珠”喀什真的“動起來”了。
喀什地區行署常務副專員葉林27日首度披露……
記者注意到,一片“激情”之中,亦不乏理性的聲音……
在旅遊公司開車、女兒甫參加高考的吳師傅不無憂慮地說,……
中國社科院產業布局與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國家發改委投資項目評審中心專家陳耀,在此間參加一個座談會時也提醒說,……(中新社喀什2010年7月1日電)
上文報導面寬,採訪紮實,文筆活潑,重視解疑釋惑,小中見大,體現了新聞的“軟實力”。以點帶面勾勒普通勞動者生活、工作場景,稿件有現場感,從側面反映了中央對新疆的關懷、“新疆效率”以及各族幹部民眾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綜上,新華體、中新體乃當代新聞寫作的兩種範式。新華體並非沒有可學習之處,有親和力的中新體仍處在不斷發展完善的階段,其合理核心乃打破常規的“自由式結構”。
金代王若虛在《文辯》中有一段很精彩的對話:“或問文章有體乎?曰:無。又問無體乎?曰:有。然而果何如?曰:定體則無,大體須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新聞報導通常的寫作格式是有的,應該掌握;但是也不能墨守成規、死套框框。須根據具體情況加以革新、變通和創新。2008年6月20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時的講話中強調指出:要堅持用時代要求審視新聞宣傳工作,按照新聞傳播規律辦事,創新觀念、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方法、創新手段,努力使新聞宣傳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不斷提高輿論引導的權威性、公信力、影響力。
新興媒體時代,客群的口味更加眾口難調。傳媒人不僅要靈活掌握和運用已有的新聞文體組織形式,同時還要勇於創新;不是“定於一尊”而是要不拘一格,以客群為本。資深記者、北大教授徐泓給青年記者的諍語良言:“好新聞某種程度是在輕鬆狀態下寫出來的。”宋人呂本中有言“規矩備具,而能出於規矩之外;變化不測,而亦不背於規矩也”。講的都是須突破模式,勇於創新的道理。
新時代新聞寫作要有風格
毛澤東同志對新聞工作者的教誨:文章要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文風問題一直是毛澤東特別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他強調要樹立馬克思主義的文風,指出新聞報導不要黨八股,文字要簡明扼要,形象鮮明。講好打動人心的“中國故事”,給世人一個“原生態大蘋果”乃中國新聞社之責。全國政協外事委主任趙啟正認為,“原生態大蘋果”即講有情節、真實的故事,因為故事離真理最近。講故事是新聞不宣之秘,好新聞就是把故事講得精彩。“中新體”體現了“中新風格”。“中國故事”經由具親和力和感染力的“中新體”傳播至寰宇,中國聲音得以天下聞。所謂感染,就是通過語言引起客群相同的思想感情。曾任《人民日報》總編輯的范敬宜說:“感染是新聞作品生命力之所在。”親和力原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結合成化合物時互相作用的力。在新聞傳播學中,親和力指報導與客群之間的緊密感、親切感、信任感、互動性、關注度和接受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