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紀念亭
- 地理位置:國平路、昇平路、安平路交匯處
- 類別:中山紀念亭
- 投用時間:1934年
先鋒廳正中矗立著一座高十餘米的鐘樓,稱中山紀念亭,習稱中山亭,這是長沙市區保存至今較有特色的一幢近現代著名建築。清朝時,此處為一堵高厚的照壁,北面正對湖南巡撫衙門前的轅門大坪,照壁後即為巡撫衙門衛隊先鋒廳的營房,占地約數...
中山紀念亭,位於湖南省長沙市黃興路與中山路交界處,身處鬧市,裡面卻十分幽靜。其鐘樓為長沙標準時間,此亭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命名。以前被房屋所包圍,經過改造後,現為一公園。裡面紀念館陳列了孫中山革命時期湖南的一些仁人志士的...
中山紀念亭位於汕頭市小公園內,公園始建於1934年,是由印尼華僑、汕頭南生公司老闆李柏桓牽頭髮起興建的。當時,在汕頭市拆建國平、安平、昇平馬路後,在三路交匯處產生一大片空地,在南生公司等的倡議籌款並獲得市政府批准之下,在...
汕頭的中山紀念亭,公園亭的原址為一座開放式公園,稱作“小公園”,如今“小公園”已經是汕頭老城區的名稱。公園亭周邊呈扇形放射狀分布著安平路,昇平路,國平路還有為人熟知的“四永一昇平”等街道。環境特徵 在街道的兩旁林立著20...
豐良中山(和平)紀念亭,位於豐順縣豐良鎮普濟橋北端。又名和平紀念亭。坐西南向東北,建築占地面積25平方米,北至豐良居委,東至路,西至女湯湖,南至普濟橋(溪、河)。距離鎮政府2公里。建築簡介 豐良中山(和平)紀念亭,位於...
中山紀念亭 中山紀念亭在中山公園舊府署左側,民國8年,粵軍陳炯明立《漳州公園記》碑。民國16年元月,北伐軍廢陳炯明碑文,另鐫何應欽的《漳州中山公園記》和孫中山的《總理遺訓》。漳州解放紀念亭 公元1949年9月19日漳州解放。社會...
中山公園的前後有兩座牌坊,這都是在解放後修建的。“中山公園”四個大字是由中山籍革命前輩,在中山淪陷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在五桂山領導革命鬥爭的歐初同志題寫的。在公園的半山腰,有一座中山紀念亭。中山紀念亭是由華僑捐建的,建於...
其中得以完整保存至今的古景點包括中正亭、鋤雲閣、春秋閣、孫叔敖古墓、臥虹橋、南大門等處。改革開放後,園內相繼建有孫中山銅像和中山紀念亭,以懷念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上世紀50年代春秋閣風景(遊人便河上蕩舟)
如今的中山公園四周河涌環繞,園內古樹成蔭,假山亭台錯落,是老人們鐘愛的休閒、消遣、漫步、散心的場所。其三步一歷史,五步一故事的文化底蘊,也是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課堂。“舉重之鄉”銘、周恩來東征演講台、李文甫烈士紀念亭...
1902年8月,李華照誕生於香山縣(今中山市)岐山村的一戶農民家庭。在他的少年時代,中國正處於風雨飄搖。他目睹了孫中山領導和發動的辛亥革命,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14歲那年,李華照離開家鄉到香港謀生,經歷了幾年的社會實踐,更堅定了其...
1947年中山潦水為患,二、三、九區幾成澤國,災情慘重,縣水災救濟會號召捐款賑災,該社立即回響,當年7月就籌捐300萬元上送賑災。石岐煙墩山於1948年闢建為中山公園,華僑為此作出重大貢獻。該社發起籌建中山紀念亭於煙墩山古塔下,曾...
中山橋紀念亭 中山橋紀念亭為典型的歐洲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典雅古樸、端莊大方、細部豐富。亭高九米,底徑5米,平面呈六角型,亭邊各有四級台階,有6根羅馬式圓柱,頂托六稜錐尖頂屋面,錐尖設有風向標,奉中六角巨柱,東西兩面刻有...
573戶;流動人口2803人。居委會有5個花園小區,1箇舊城區;轄區共有企事業單位5個,因近代名人孫中山紀念亭而著稱.。社區內古蹟文物資源豐富,城區內有烈士紀念完善內部連結碑等重要紀念文物,為中山亭社區增加濃厚的歷史氛圍。
辛亥革命紀念亭上世紀二十年代初廣東軍閥陳炯明(海陸豐人)在汕尾修建兵工廠,擴修二馬路、三馬路、城內路,並在鳳山下修建中山公園。簡介 辛亥革命紀念亭上世紀二十年代初廣東軍閥陳炯明(海陸豐人)在汕尾修建兵工廠,擴修二馬路、三...
中山公園與附近的連厝墳丁未起義誓師遺址、中山路的丁未革命紀念塑像和余既成紀念館等,組成紀念黃岡丁未革命系列景點,這些遺址也成為當地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為教育後人發揮了突出的作用。中山公園紀念亭前建了孫中山先生銅像、...
狹義的小公園,指位於小公園片區核心的中山紀念亭。廣義的小公園,涵蓋中山紀念亭周邊的街區,包括安平路、昇平路、國平路等等,統稱小公園歷史文化區。 小公園片區的騎樓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狀分布;加上兩側的舊街坊“四永一昇平”,東部的舊...
汕頭中山公園高繩芝紀念亭,是為紀念清末民初潮汕著名華僑實業家和社會活動家、“潮人革命前導”高繩芝而建。在汕頭中山公園裡眾多的亭台樓榭中,高繩芝紀念亭可以說是最獨具風格,亦是時至今日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座涼亭了。發展歷史 人物...
書院復建後,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家孫中山先生,當地名士還於上世紀20年代末在三凝書院東北約50米處的小山丘上,修建了一座漂亮的六角亭,也叫“中山紀念亭”。亭子是磚木結構,內4柱,外8柱,雖然十分簡樸,但也因其獨特風格和蘊涵...
中山紀念亭 愚園 拱北拉塔石炮台上的摩崖石刻和瞭望塔 拱北拉塔石炮台 香洲烈士陵園 三灶島萬人墳 唐家共樂園 甄賢學校 望慈山房 梅溪石牌坊 解放萬山群島登入點 新石器時代石錛(左、中)石斧(右)夏商時期石范(右)陶范(左)春秋、...
公園內還有中山海外同志社捐建的中山紀念亭,紀念亭四角八柱,呈長方形,八根柱子上方與綠色琉璃瓦頂接駁處均有"天下為公"的扁額,極具有特色。紀念亭雖經數十年風雨,依然屹立,供遊人緬懷一代偉人,抒發懷舊的情思。 接近山項,...
當時,在汕頭市拆建國平、安平、昇平馬路後,在三路交匯處產生一大片空地,在南生公司等的倡議籌款並獲得市政府批准之下,在空地中間建造“中山紀念亭”,周圍種植花木,附設台椅供遊人休息,取名“小公園”。小公園及其周圍是當年汕頭市...
現時公園建有噴水池﹑七星池﹑梅崗山﹑解放紀念碑﹑華表六角亭等建築。中山紀念亭在中山公園舊府署左側,民國8年,粵軍陳炯明立《漳州公園記》碑。民國16年元月,北伐軍廢陳炯明碑文,另鐫何應欽的《漳州中山公園記》和孫中山的《總理...
老街區環形放射狀的路網規劃,使小公園中山紀念亭位居騎樓街區的核心。小公園亭不僅地理位置引人注目,而且是無數離鄉背井過番謀生潮汕人夢魂縈繞的鄉愁,是一代代潮汕人的精神家園。海灣夕照景觀範圍包括內海灣、礐石風景區、西堤公園...
有園林式主景區5個,景區內綠草如茵,樹木成蔭,花樹造型多姿多彩,假山流水亭榭相映成趣;中山紀念亭,文化長廊以及牆報、櫥窗,內容豐富,版面多彩。校園中,各種勵志、崇德、環保等小標語穿插其間;讀書公園內,古榕參天,木棉,古亭...
老街區環形放射狀的路網規劃,使小公園中山紀念亭位居騎樓街區的核心。小公園亭不僅地理位置引人注目,而且是無數離鄉背井過番謀生潮汕人夢魂縈繞的鄉愁,是一代代潮汕人的精神家園。汕頭中山公園於1926年奠基興建,1928年8月28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