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園(廣東省饒平縣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廣東省饒平縣中山公園)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山公園是饒平人民為紀念黃岡丁未革命和中國辛亥革命而建造的,據史料記載,丁未黃岡起義發生於1907年,因流年為丁未年而得名。那個時候革命黨人、籍貫潮安彩塘華僑許雪秋受孫中山指示,於1907年5月22日晚召集一千多人在饒平黃岡誓師起事,與清廷官兵激戰一夜占領了黃岡。之後,起義於當年5月27日被清政府所鎮壓,許雪秋等暫赴香港避難,共有343名革命黨人光榮犧牲,起義歷時共六天。該次起義在我國近現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辛亥革命的第三次預演,也是國民革命中革命者傷亡最多的一次起義。孫中山先生後來在《建國方略》中對丁未黃岡起義有著高度的評價。1934年饒平在黃岡中山公園內建黃岡丁未革命紀念亭,樹起七面石碑,上面鐫刻起義經過和在起義中犧牲的343位烈士的芳名,對此進行了紀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公園
  • 著名景點:黃岡丁未革命紀念亭
  • 建立年份:1934年 
發展歷史,地理環境,主要景點,活動舉辦,所獲榮譽,

發展歷史

饒平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公元1907年4月11日打響的黃岡丁未革命,是孫中山先生親自領導推翻清朝封建帝制十次武裝起義的第三次,比辛亥革命還早四年。
當時革命黨人、籍貫潮安彩塘華僑許雪秋受孫中山指示,於1907年5月22日晚召集一千多人在饒平黃岡誓師起事,與清廷官兵激戰一夜占領了黃岡。這次起義於當年5月27日被清政府所鎮壓,許雪秋等暫赴香港避難,共有343名革命黨人光榮犧牲,起義歷時共六天。
據縣誌辦主任余世和介紹,在黃岡中山公園丁未革命紀念亭,牆壁上刻記著起義壯烈犧牲的300多位烈士的名字,這些烈士有的犧牲時連出生地都不詳,有的陣亡後連屍首都找不到,他們的英雄事跡,可歌可泣。 黃岡起義的主要負責人余既成,辛亥革命勝利後,與許雪秋、陳涌波回到潮汕,在訓練隊伍(準備)北伐時,因衛兵失慎,被槍擊身亡,犧牲時年僅38歲,犧牲後孫中山先生髮出批令,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丁未黃岡起義在我國近現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辛亥革命的第三次預演,也是國民革命中革命者傷亡最多的一次起義。 黃岡丁未起義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雖然失敗,但歷史功績不可磨滅,其影響有三個方面:其一,它在一定範圍內動搖了統治幾千年的封建帝制;其二,它激發了潮汕人民的鬥爭勇氣,在丁未革命的影響下,潮汕各地革命志士紛紛開展革命鬥爭,為推翻滿清政府而不懈努力;其三,它在華僑史上,廣大華僑更加熱愛祖國、熱愛家鄉,這種精神還在繼續發揚光大。丁未黃岡起義表現了饒平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民主革命精神。

地理環境

中山公園-北門

主要景點

中山公園與附近的連厝墳丁未起義誓師遺址、中山路的丁未革命紀念塑像和余既成紀念館等,組成紀念黃岡丁未革命系列景點,這些遺址也成為當地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為教育後人發揮了突出的作用。中山公園紀念亭前建了孫中山先生銅像、人工湖、湖心亭、九曲橋廊等景觀。
黃岡丁未革命紀念亭位於饒平縣黃岡鎮楚巷居委會中山公園內。建於1934年,1987年重修,是黃岡各界人士為紀念孫中山領導的丁未革命(1907),緬懷先烈志士而建。坐西向東,戲台式形制,前台後房。面闊12米,進深10米,面積約120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台中間壁面嵌著石碑二通,右為民國23年碑,由6塊組成,分別鐫刻343位丁未革命犧牲的壯士英名和紀事文;左為1987年重建碑記。紀念亭正面上方為“黃岡丁未革命紀念亭”。
中山公園
黃岡丁未革命紀念亭

活動舉辦

2016年11月20日中山公園舉辦2016年首屆饒平縣太極文化節暨潮汕三市太極拳展示活動
2018年11月5日在中山公園舉辦2018年饒平縣第二屆太極文化節暨潮汕三市太極拳展示活動

所獲榮譽

1981年7月被饒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11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