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客家人

中山客家人,又稱亻厓子佬,講客家方言,在今中山境內,客家人分布在所有山中或丘陵地的邊緣地帶,即今中山中部的五桂山、西南部的白水林山等山間及其周圍。

從鄉鎮分布來看,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南蓢五桂山板芙神灣鎮三鄉鎮和坦洲幾個鄉鎮,其移民 70% 以上來自廣東東部的紫金縣,甘姓為中山客家第一大姓氏。

現有記載的最早記錄為元代至元元年 (1335年)南蓢鎮南部的竹頭園村,何姓由廣東五華縣遷入建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客家人
  • 分布區域中山市
人口來源,人口分布,

人口來源

中山客家人建村時間和移民來源等情況,現有記載的最早記錄為元代至元元年 (1335年)南蓢鎮南部的竹頭園村。何姓由廣東五華縣遷入建村,但元代僅此一村。
明代初期,才是客家移民入香山的真正起始。明初已有南蓢鎮的觀音座、破頭角、元山、石門路、長沙埔等,這些村建於公元 1400 年前後,而且都悉數來自紫金縣,且以甘劉姓為主。明代中後期建村的有南萌的大塘、田心、白虎頭、後門坑、楊賀、平頂、蘭溪等;板芙鎮的虎爪及附近等;五桂山的紫泥環、汛地等。明代中後期這批客家移民除平頂村是五華縣遷入的外,餘下大多仍是來自紫金縣,廖、溫、楊、李、葉等姓出現了,但甘姓仍是主要姓氏。
明代有十幾個客家村建立,到 1990 年止,上述村落中仍有12 個村子人口數在 200 人以下,其中還有5 個村子在 80 人以內,人口數最多的是南蓢鎮的長沙埔,也才 340 多人。
清代(1616一1911 年)(共 296 年) 是客話村落的大建旺盛期,客家村落一下子新增了 90個左右,客語村落占7% 左右。而且就人口而言,是小規模的村子,這是由於山區地少且地形複雜所造成的結果。

人口分布

中山客語村落於清代近 300 年間建村的具體情況:
南蓢鎮:頭下 (順治年間 1644一1661 年)、范屋、余屋、鯉魚地、徐屋、書房坳練屋、攸福隆、白石崗、木子埔 (康熙年間 1662-1722 年)、張落坑 (1660 年)、南面元墩、餅鋪、瓦屋下、張琶企、龍田 (雍正年間 1723-1735 年)、甘村、賀屋、上賀、燈籠坑、橫溪、三家村、橫逕、管箕環、金竹山、峨眉、黃瓊頭、劍首 (乾隆年間 1736-1795 年)、劍門牌、甘屋、樹坑、長攸連、大象埔 (嘉慶年間 1796-1820 年) 等。這些村中除瓦屋下自興寧遷入,白石崗自梅縣遷入外,均為紫金縣移民
三鄉鎮:竹溪 (1708 年)、三合、八廟、三溪、錯山,南龍 (龍井、南坑)、大布新村(清末)等。三鄉客家移民來源較複雜,部分是鄰村分遷而入。
板芙鎮:果園 (1700 年)、杉坑 (1726 年)、龍 (1801 年)、黃茅崗、訊地環(1886 年)等。板芙鎮客家移民也大都來自紫金縣。
神灣鎮:邱屋 (1662一1675 年)、鹿角樹、南鎮、石嘴、定溪 (1736一1790 年)、枕頭角、北溪、十二環(1826一1880 年) 等。神灣鎮客家移民來源未明。
五桂山:張屋排 (清初)、南坑尾、石榴坑、馬槽、沙頭井、馬溪 (康熙年間 1662-1722 年)、白蘭橋、邱屋、鯉魚山 (雍正年間 1723一1735 年)、石瑩橋、和平、檳榔山、南塘、龍貢、金竹園、鄭家山、客人地、旗溪 (乾隆年間 1736一1795 年)、石窩口、何屋排、出心 (嘉慶年間 1796-一1820 年)、南坑、大山腳、社背、控蝦、禾蝦 (道光年間1821一1850 年)、巫屋、白石坳、坑尾、西坑、王屋、石井、擔水坑 (鹹豐年間 1851一1861 年)、杉坑、楊桃山、三家村 (光緒年間 1875-1908 年)。
光緒間的這三個村子是客家人移民人中山境內的最後三個村子。
五桂山的客家移民村來自紫金的不到 15 個,其餘多來自五華縣,而且有許多古姓村民,如馬溪、石瑩橋、南坑、檳榔山、石窩口、白石坳、社背、控蝦、禾蝦等村均與五華有更多的關係。
上述客語村落分布情況顯示,在地域上與閩、粵人多聚水邊、平地、台地習慣不同客家人都聚于山間;在移民遷入香山的時間上也遲於閩人、粵人不少。現今中山境內客家自然村落總數應在 120 個以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