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口蓮山歌

白口蓮山歌

白口蓮山歌是廣東省中山市傳統民歌中較為流行的歌種之一,主要流行於中山市境內的五桂山鎮、南朗鎮、神灣鎮;以及三鄉鎮、板芙鎮、坦洲鎮等部分地區。

五桂山區早在新石器時期已有人類在此漁獵,位於中山市東南部,地屬丘陵,山嶺連綿。各自然村均分散在山壑之間。山歌是由勞動人民自己創造的一種勞動歌曲。它既能抒發勞動人民的感情,訴說自己的歡樂與痛苦,又能陶冶性情、解除疲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口蓮山歌
  • 地點廣東省中山市
  • 屬性:傳統民歌
  • 功能:陶冶性情、解除疲勞
起源,現狀,

起源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音樂。白口蓮山歌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是客家人自娛自樂、廣為傳唱的口頭文化表現形式。五桂山地區客家人自古從中原遷徙散居在中山的山區聚居。白口蓮山歌是五桂山地區客家人最為悠久,流傳廣泛,至今仍然保留著傳統的唱法。主要以鹹水歌曲調,用客家家白話來演唱,襯詞多用“啊”、“啊咧”、襯句多用“妹啊哩”、“兄啊哩”。歌唱的即興性很強,主題以談情說愛、生產生活、觸景生情等。有採茶調、嘆情、唱花、唱情、順口溜等形式。能夠演唱白口蓮山歌的只不過十人,且大多年事己高,加上外來文化的大量湧入,年青一代文化意識、取向改變,多數人不知“白口蓮山歌”為何物,致使白口蓮山歌處於瀕危狀況。

現狀

白口蓮山歌是中山客家人的傳統優秀民間音樂,是嶺南地區音樂的重要元素,是中山民歌的瑰寶。在對外文化交流、加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