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魯迅作品賞析》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紹興魯迅紀念館
基本介紹
- ISBN:9787533864453
- 作者:紹興魯迅紀念館
-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 定價:15.50元
- 裝幀:平裝
《中學語文魯迅作品賞析》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紹興魯迅紀念館
《中學語文魯迅作品賞析》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紹興魯迅紀念館...
《自嘲》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32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的首聯寫當時作者所處的險惡處境;頷聯寫他堅持鬥爭的行動;頸聯寫他堅持鬥爭的內在動力,即強烈的愛和憎;尾聯寫他戰鬥到底的決心。全詩內在邏輯性強,文字風趣,內容莊肅。作品原文 自嘲 運交華蓋欲何求¹,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²,...
《燈下漫筆》是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魯迅創作的雜文。這篇文章通過銀票貶值時期折現銀的小故事作為引子,講解了人們在危難之中容易“降格以求”的保命心態,引申到中國自古以來的歷史現狀,判斷出中國歷史中人民“做人而不得,只能做奴隸,甚至常常連做奴隸也不得”的處境;並從勞動人民地位的角度,將中國歷史分為“想做奴隸...
《秋夜》是中國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4年創作的一首敘事兼抒情的散文詩。作者採用象徵手法,賦予秋夜後園中不同景物以人的性格,代表不同類型的社會人物,“奇怪而高”的天空象徵著壓迫和摧殘進步力量的勢力,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做著“春的到來”的夢的小紅花象徵著善良的弱者,聳立在後園的兩株棗樹,象徵著與黑惡勢力...
《藥》是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魯迅創作的小說。這篇小說通過茶館主人華老栓夫婦為兒子小栓買人血饅頭治病的故事,揭露了長期的封建統治給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暗中頌揚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精神,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貼近民眾的局限性。作品在結構安排上,以華老栓夫婦給兒子治病為明線,以革命者夏瑜被軍閥殺害為...
第一,就是用形象的比喻,深入淺出地論證道理,將抽象的道理化為具體的形象,使人容易理解,容易接受。魯迅是最善於運用這一手法的,在這篇雜文中,“拿來主義”的提出,本身就是將抽象化成了具體;“拿來”,是很形象和通俗的。他用接收一所大宅子來比喻批判繼承,把這個在文藝理論上頗要費一些力氣才能說清的...
此文記述了魯迅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事,充滿了尊敬和感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惦念以及對年幼無知的時光的深切懷念。全文語言平實形象、處處流露著真情,在絲毫不帶造作的敘述中,將...
中國當代作家莫言:“我很小的時候,便從大哥的中學語文課本上讀到了這篇小說。許多年後,還難忘記這篇奇特的作品對於一個‘文學少年’的心靈產生的巨大震撼。儘管當時並不能看懂這故事,但依然感受到了這作品是一種對人生的重大啟示。那冷如鋼鐵的黑衣人形象,今生大概難以忘懷。”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張兵...
《離婚》是近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短篇小說,最初發表於1925年11月23日《語絲》周刊,後收入小說集《彷徨》。《離婚》講述勇敢潑辣的愛姑在七大人的淫威逼迫之下,放棄了自己為之堅持了三年的鬥爭而同意離婚。《離婚》在形式上是有些特別的。其特別之處在於,故事情節主要發生在兩個相對單純的場景——航船和慰老爺家...
本書是魯迅作品精選集,收錄其小說、散文、雜文三種體裁的代表性文章數十篇,包括《祝福》《故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拿來主義》等膾炙人口的名篇,富含文學性和思想性,清晰地展現了魯迅的思想特色和文章風格。在每篇文章的末尾附著中學語文名師對於文章的賞析,有助於學生、讀者更輕鬆地理解文意和把握文章的...
《魯迅散文名篇賞析》是2012年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德岷。 內容簡介 傅德岷教授乃國內頗具影響的資深國學專家、散文理論家、作家,他與一大批學術根底深厚並富有識見才情的學者創作了這套《傳統文化名篇賞析叢書》。《魯迅散文名篇賞析》為其中一冊,收錄了魯迅散文中的精典之作,形式新穎,視野...
中國的奇想 文藝和革命 文學和出汗 擬豫言 書籍和財色 以腳報國 新的“女將”宣傳與做戲 中華民國的新“堂吉訶德”們 聽說夢 航空救國三願 文學上的折扣 “以夷制夷”偶成 中國的奇想 登龍術拾遺 “滑稽”例解 家庭為中國之基本 運命 洋服的沒落 清明時節 偶感 中秋二願 《魯迅雜文精選》導讀 序言 語文是...
魯迅作品賞析大辭典 《魯迅作品賞析大辭典》是四川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效民
魯迅詩歌賞析 《魯迅詩歌賞析》是1981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維燊。作品目錄 蓮蓬人 自題小像 哀范君三章 他們的花園 人與時 替豆萁伸冤 ...未選析的魯迅詩歌 後記
(《中學語文導讀圖示全集》)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胡林聲:大凡讀過國中的人都知道《一面》這篇課文。作者阿累以攝影機似的筆觸,引領我們進入當時的內山書店,實錄往事,聚光於魯迅,使魯迅的形象光彩照人。尤其阿累對魯迅“一”字鬍鬚的描寫,更是傳神,是許多大家不能為的。作為教書匠的我,對《...
散文集《巷韻》獲南通市政府第二屆(1991-2002)文藝學術一等獎,散文《巷韻》深情描繪了古色古香的如皋小巷,曾入選九年制義務教育國中語文第三冊自讀課本。《巷韻》文/陳根生 倒也不是自家搔胳肘自家笑,家鄉的小巷雖比不上揚文州密如蛛網,折如迷宮,卻也橫平堅直,阡陌交錯,一個小縣城能擁有一百三四十條...
本書所收的經典名篇名作絕大部分已被選進中學語文教材,有一小部分是屬於課外閱讀的。對於中學生來說,當他們在初次接觸一篇課文(一部文學作品)的時候,就有著更高的起點、更廣闊的視野和一個可供比較的多元的參照系――而不僅僅囿於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某一種見解,並把它作為對付考試的惟一的“標準答案”。這...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後被選入2019年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等國小教材第27課中。作品原文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伯父魯迅先生在世的時候,我年紀還小,根本不知道魯迅是誰,以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樣,沒有什麼特別了不起。伯父死了,他的遺體躺在萬國殯儀館的大禮堂里,許多人都來向他致敬,有...
《藤野先生》是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魯迅於1926年在廈門大學時創作的回憶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憶了在日本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今日本東北大學)的留學生活,表達了對藤野嚴九郎先生的深切懷念之情。文中熱烈讚頌了藤野先生辛勤治學、誨人不倦的精神以及嚴謹踏實的作風,特別是他對中國人民的誠摯友誼,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強烈的...
《春末閒談》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一篇社會評論性雜文。這篇文章作者總結了古今中外的歷史,揭露了統治者“治術”的虛偽和險惡實質,指出為實現所謂黃金世界的理想而施行的種種禁錮、麻痹的統治術最終都將失敗,表達了人民民眾必勝的信心。全文以“閒談”方式構思脈絡,談的卻是社會歷史的重大主題,文章分析鞭辟入裡,...
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不斷入選中學語文課本。作者簡介 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近現代最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教育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的精神被稱為中華“民族魂”,並且他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是浙江紹興人(祖籍河南省正陽縣),原名周樟壽,字豫山、豫亭...
文章寫完之後的兩個多月,他寫了《病後雜談》,還致信楊霽雲,自稱是在敵人和“戰友”的夾攻下的“橫戰”,病情的惡化和精神的壓力,並沒有影響他對世事的熱忱和關注。後收入《且介亭雜文》(《魯迅全集》第6卷),屬魯迅後期雜文。作品鑑賞 原文賞析 第一部分: 擺出對方的論點和論據。開篇以似乎確鑿的事實...
《吶喊》是魯迅的一部小說集,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媒體評論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本套圖書編寫嚴謹,內容貼近教學,實用性強。——蘇立康 著名教育專家,...
與議論、文學表達等幾個角度進行解讀。對於詩歌名著,旁批的重點聚焦於詩歌 的表現形式、語言、意象等的分析與欣賞。紀實作品的批註則重在幫助學生了解 文中的事實或史實。二、深度探究 讀與學並進 我們把統編語文教材“名著導讀”中“專題探究”板塊的任務要求,以及解 答範例附在書後,對全書富有文學藝術及思想...
其風格統一、傳奇色彩濃郁、充滿生活氣息、人物形象活靈活現,書寫了清末民初天津衛的地域風貌、風土人情、生活風尚,也展現出中國民間文化的精巧技藝與其中蘊藏的智慧。截至到2019年,全本共54篇故事。2018年8月11日,《俗世奇人》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內容簡介 全書各篇文字極精短,半文半白,帶有“...
文學家魯迅《反對“含淚”的批評家》:“這種將‘一步一回頭地瞟我意中人’的詩句科以《金瓶梅》一樣的罪,那只不過是道學家的‘神經過敏’。”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副會長蔡智敏《中外微型詩鑑賞》:“本詩的基調是直露的。但自然清新,頗有‘天籟’之美。”原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龍泉明《中國現代文學作品導引》:...
出處:《何滿子雜文自選集》;入選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二冊 原文欣賞 剃光頭髮微 何滿子 餘生也晚,關於頭髮的驚心動魄的故事,大都來自耳聞。什麼清朝初年勒令漢人把髮髻剃成辮子,否則“留髮不留頭”呀,什麼清末的留學生在外國剪去了辮子,回國後要裝一根假辮子才能平安無事呀,等等,都未嘗眼見。所以讀到魯迅...
34. 最是魯迅應該讀――關於中學版魯迅作品教學的幾點思考,收入人民文學出版社《魯迅小說選讀》,2005年3月 35.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與中國現代文學教育,《韓山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勵耘學刊》2005年第1輯 36. 魯迅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中學語文教學》2005年第1期作用 37. 我們為什麼需要兒童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