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1933年9月—1934年10月)

1933年9月,蔣介石調集100萬軍隊,自任總司令,決定首先以50萬兵力,分幾路“圍剿”中央根據地的紅軍。此時,中央根據地的紅軍主力有8萬多人,地方紅軍和赤衛隊等民眾武裝也較前有發展。毛澤東此時已離開紅軍的領導崗位,臨時中央直接領導這次反“圍剿”鬥爭,領導權為“左”傾領導者掌握。臨時中央的領導人博古對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十分依賴和支持,他們實際上是這次反“圍剿”的最高軍事指揮者。面對敵強我弱和第五次反“圍剿”開始後的不利形勢,臨時中央領導人的“左”傾錯誤發展到頂點。他們在軍事上否定毛澤東等正確的戰略戰術原則,提出“全線出擊”“禦敵於國門之外”“兩個拳頭打人”等錯誤軍事方針,用陣地戰代替游擊運動戰,用所謂正規戰爭代替人民戰爭。結果造成1934年4月廣昌失守,紅軍遭受重大傷亡。之後,根據地日益縮小,軍力、民力和物力消耗巨大。國民黨軍隊調整部署,加緊對根據地中心地區“圍剿”,紅軍雖然頑強抵抗,但節節失利,陷入困境。到9月下旬,中央根據地僅存瑞金、會昌、興國、寧都、石城、寧化、長汀等縣的狹小地區,第五次反“圍剿”遭到失敗。在這種情況下,紅軍只能被迫撤離中央根據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