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

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

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一般指本詞條

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是1931年7月~9月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在江西省南部地區,反擊國民黨軍30萬兵力對中央蘇區“圍剿”的戰役。蔣介石第二次“圍剿”遭慘敗後,糾集30萬兵力發動第三次“圍剿”。蔣介石親任總司令, 國民黨軍隊採取三路合擊:中路由南昌、右路由吉安、左路由南豐向中央革命根據地進攻。紅軍第一方面軍30000人,在毛澤東指揮下,仍採取誘敵深入的方針,以一部分兵力將敵人主力部隊7個師向興國以西和西北地區吸引,主力向東突進。此役共殲敵7個師,17個團,俘15000餘人,繳槍20000 支。第三次反“圍剿”取得重大勝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
  • 外文名:The Central Soviet Area in the third counter encirclement campaign
  • 時間:1931年7月~9月
  • 方針:誘敵深入
  • 地區:江西省南部地區
  • 延伸:重慶談判
歷史背景,戰役經過,相關人物,戰役評論,

歷史背景

親臨南昌指揮“圍剿”的蔣介石親臨南昌指揮“圍剿”的蔣介石
蔣介石在第二次“圍剿”失敗後,於1931年6月21日,親自帶著德、日、英等國軍事顧問到南昌,就任“圍剿”軍總司令,何應欽為前敵總司令,調集23個師另3個旅,約30萬人的兵力,準備發動第三次“圍剿”。這次“圍剿”,蔣介石採取長驅直入的作戰方針,企圖先擊破紅軍主力,搗毀共產黨根據地,然後再深入進行“清剿”。敵人組成左右兩個集團軍,何應欽兼左翼集團軍總司令,陳銘樞任右翼集團軍總司令,其部署是:左翼集團軍指揮趙觀濤第6 師、羅卓英第11師、陳誠第14師、周渾元第5 師、毛炳文第8 師、許克祥第24師、蔣鼎文第9 師等,從南城方面進攻,尋求紅軍主力決戰;右翼集團軍指揮蔡廷鍇第60師、戴戟(代)第61師、韓德勤第52師、孫連仲第25師、高樹勛第27師、上官雲相第47師、郝夢齡第54師等,從吉安、永豐樂安方面,深入共產黨根據地“進剿”。另以衛立煌第10師和李延年攻城旅為總預備隊,策應左右兩路軍之作戰;以李雲傑第23師、路孝忱第79師和騎1 師等,在樟樹宜黃撫州、南城、黎川一帶,分別擔任“清剿”、守備及維護後方任務;以公秉藩第28師、羅霖第77師和第12師馬昆第34旅等,擔任攔阻紅軍西渡贛江任務;以張貞第49師、劉和鼎第56師和周志群新編第14旅等,在閩粵贛邊防堵紅軍東進;以第1 、第3 、第4 、第5 、第7 等航空隊,執行偵察、轟炸和運輸任務。另外,還抽調李韞珩第53師進入江西,準備開吉安待命。七月一日,敵人開始向紅軍大舉進犯。當時,紅1 方面軍仍是第1 、第3 兩個軍團,只有三萬人左右,還沒有得到休息和補充。根據這種情況,方面軍總前委決定仍採取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以一部兵力在地方武裝赤衛軍少先隊的配合下,遲滯敵人前進,主力於七月十日前後,從閩西地區開發,繞道千里,回師南興國地區,適時轉入反攻,集中兵力各個殲敵,打破敵人的“圍剿”。

戰役經過

1931年7月至9月,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在江西省南部地區反擊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大規模圍剿的戰役。
1931年5月,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的第二次"圍剿"失敗(參見第二次反圍剿)後,國民黨政府主席、陸海空軍總司令蔣介石,又很快於6月組織對中央蘇區第三次更大規模的"圍剿"。將其嫡系部隊第14、第11、第6、第9、第10師共10萬人調到江西省,連同原在中央蘇區周圍的和新調來的非嫡系部隊,總兵力達23個師又3個旅共30萬人。7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親任圍剿軍總司令,何應欽為前線總司令,並聘請了英、日、德等國的軍事顧問隨軍參與策劃。這次"圍剿",蔣介石採取"長驅直入"的方針,企圖首先消滅紅軍主力,摧毀蘇區,然後再深入進行"清剿"。其部署:何應欽兼任左翼集團軍總司令,指揮第1路進擊軍(第6師)、第2路進擊軍(第18軍第11、第14師)、第3軍團(第6路軍第5、第8、第24師)、第4軍團(第9師),從南城地區向中央蘇區實施進攻,尋求紅軍主力決戰;陳銘樞任右翼集團軍總司令,指揮第1軍團(第19路軍第60、第61師和第52師)、第2軍團(第26路軍第25、第27師)、第3路進擊軍(第5路軍第47、第54師),從吉安、永豐、樂安方向深入蘇區,實行"進剿"。分駐南昌、吉安、樟樹等機場之空軍第1、第3、第4、第5、第7隊,支援左、右集團軍作戰。另以第10師和攻城旅為總預備軍,位於臨川地區;以第77、第28師和第12師第34旅,位於吉安、泰和、萬安、贛州等地,擔任"清剿",維護後方,並攔阻紅軍西渡贛江;以第23、第79師和騎兵第1師位於南城、臨川、樟樹鎮地區,擔任"清剿"和維護後方;以第49、第56師和新編第4旅位於閩贛邊境,防堵紅軍東進。此外,還將第53師從河南省調往江西吉安待機。6月下旬,蔣介石將在宜黃、南豐以南地區活動的紅軍第3軍第9師和第4軍第12師誤認為紅一方面軍主力,遂下令進攻,並令第10師歸左翼集團軍指揮。7月1日起,左翼集團軍主力由南城地區出動,到6日,進占黎川、樟村、康都等地,繼續向蘇區推進。與此同時,右翼集團軍由吉安、吉水永豐樂安宜黃等地區出動,向富田東固崇賢沙溪蓮塘招攜寧都方向前進。
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勝利後,紅軍第一方面軍3萬餘人,在閩西北、閩西、閩贛邊和贛南等地區開展民眾工作,進行反"圍剿"準備。6月底,中共紅軍第一方面軍臨時總前敵委員會書記毛澤東和方面軍總司令朱德的指揮下,最後判明國民黨軍即將發動第三次"圍剿"的企圖,決定繼續採取“誘敵深入”的方針,待敵深入蘇區中心區,再集中兵力實行反攻,以打破"圍剿"。隨後,以獨立第4、第5師和紅3軍第9師在吉安、吉水永豐樂安宜黃以南地區,紅4軍第12師在南豐以南和東南地區,協同當地地方武裝赤衛軍少先隊,以運動防禦游擊戰遲滯敵軍前進;紅一方面軍主力紅3軍團、第4軍主力、第12軍在臨時總前委書記毛澤東、總司令朱德指揮下,於7月10日前後由閩西、閩西北、閩贛邊和贛南等地迅速收攏,向蘇區中心區集中。紅軍冒著盛夏酷暑,緊急行軍,繞道瑞金以北的壬田,行程千里,完成回師集中的任務,於22日前到達雩都(今於都)以北的銀坑、琵琶壟、平安寨、橋頭地區,同由雩都瑞金北上的紅3軍主力、紅35軍和由贛江以西來到的紅7軍及紅20軍軍部和第175團會合。28日,紅一方面軍主力轉移到興國縣城西北的高興圩地區。完成了回師集中的戰略任務。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蘇區中央局向蘇區各級黨組織、各級政府發出緊急通知,動員和組織人民民眾、地方武裝赤衛軍少先隊支援和配合主力紅軍反"圍剿"作戰;不斷地阻擊、襲擾向蘇區進攻的國民黨軍,蘇區人民民眾則實行堅壁清野,使深入蘇區的國民黨軍飢疲交困,銳氣大減,從而有力地掩護了紅一方面軍主力回師集中,並為轉入反攻作戰創造了條件。並命令在湘贛蘇區活動的紅軍第7軍、第20軍軍部及第175團東渡贛江,同紅一方面軍會合。
國民黨軍屢尋紅軍決戰未逞,紅軍相機反攻國民黨軍進入中央蘇區20餘日,找不到紅軍主力進行決戰。至7月底,蔣介石才得悉紅軍主力在興國地區,判斷紅軍可能西渡贛江,遂以其主力分路向興國地區急進,企圖壓迫紅軍於贛江東岸而消滅之。此間,紅一方面軍主力已在高興圩地區進行了反攻作戰的準備。7月31日,方面軍總部得悉國民黨軍正向興國方向行動,其右側後富田、頭陂、新安一帶僅有3個團防守,由富田往東的後方聯絡線上,兵力也較薄弱。據此,毛澤東、朱德決心採取“避敵主力,打其虛弱”的方針,以紅軍主力由高興圩地區秘密北移,首先突破富田一點,然後由西而東,橫掃敵後方聯絡線,置深入贛南蘇區之敵主力於無用之地,待敵發覺回頭北向時,再乘其疲憊尋機打其可打者。當日晚,紅一方面軍主力開始向富田開進,當先頭部隊進到石陂以北時,發現第2路進擊軍兩個師已進到富田。毛澤東朱德決定改變計畫,率紅一方面軍主力於8月4日折返高興圩地區,另尋戰機。
形勢對紅軍極為不利,西有贛江,南、北、東三面有國民黨軍9個師逼近。但其中進到白石、崇賢地區的第1軍團,進到興國地區的第1路進擊軍和第4軍團,以及在富田地區的第2路進擊軍,戰鬥力較弱。據此,毛澤東、朱德決定:以紅35軍、紅12軍第35師和獨立第4、第5師,協同地方武裝和赤衛軍、少先隊,以積極行動,將敵第2、第1路進擊軍、第4軍團向萬安、良口方向牽引,將第1軍團牽制在白石、崇賢地區;集中紅一方面軍主力向東突進,實行中間突破,求殲向蓮塘前進的第3路進擊軍,爾後由高興圩地區向東突進,進擊龍岡、黃陂,調動敵人,擇其好打者打之,於運動中予以各個殲滅。為隱蔽這一意圖,造成圍剿軍錯覺,紅一方面軍以一部兵力協同地方武裝,將圍剿軍主力7個師吸引到興國以西和西北地區,主力則於5日晚從興國、崇賢兩地國民黨軍防線之間20公里的間隙中隱蔽向東急進。6日午前進到蓮塘、官田地區隱蔽待機。國民黨軍對紅軍的這一行動沒有察覺,其第1、第2路進擊軍在紅35軍、紅12軍第35師的牽引下,正撲向贛江邊;而第3路進擊軍則由良村分兩路向蓮塘、城岡前進。6日午後,第3路進擊軍第47師先頭第2旅進到蓮塘附近時,毛澤東、朱德當即決定,集中兵力殲滅該旅,爾後向北進擊,求殲第3路進擊軍主力。當日晚,紅3軍團、紅4、紅7軍秘密接敵,於7日拂曉突然發起攻擊,戰至9時,全殲第47第2旅又1個多蓮塘戰鬥後,紅軍主力乘勝向良村急進,途中與由良村出援的第54師第160旅遭遇,殲其1個團,該旅餘部逃向良村。紅軍銜尾猛追,於13時許攻入良村,又殲剛由城岡撤回良村的第54師師部和2個旅的大部。良村戰鬥後,紅一方面軍以紅3軍佯攻龍岡,率主力東進,圍殲剛從君埠、南陵等地縮回黃陂的第3軍團之第8師。11日晨,紅軍進到黃陂附近,中午向黃陂發起攻擊,一舉突入村內,殲第8師2個團。15時,第8師餘部分向洛口寧都突圍,紅軍在追擊中又殲其2個團。隨後,紅軍主力轉到君埠以東君嶺腦山區休整。蓮塘、良村黃陂戰鬥的勝利,使紅軍從被動中奪得了主動。
蓮塘良村戰鬥後,蔣介石和前線總司令何應欽始知紅一方面軍主力已由興國西北地區東進,並估計可能北出臨川。遂於8月9日起,令其第1、第2路進擊軍和第1軍團掉頭向東,企圖協同由廣昌西進的第10師,圍殲紅一方面軍主力於寧都以北地區。於12日至15日,以密集大包圍態勢接近紅軍集中地--君埠以東地區。紅一方面軍為擺脫圍剿軍8個師三面包圍的不利境地,毛澤東、朱德決定以紅12軍(欠第35師)向樂安方向佯動,將國民黨軍主力向東北方向牽引;紅一方面軍主力秘密西返興國縣境內隱蔽休整。16日晚,紅一方面軍主力2萬餘人,利用夜暗,從正在東進的國民黨軍第1軍團和第2路進擊軍之間10公裡間隙地區秘密疾進,跳出國民黨軍的合圍圈,次日晨回到興國東北的白石、楓邊地區隱蔽休整,並同中共蘇區中央局和中革軍委會合。紅12軍主力則揚旗鳴號,大張聲勢地向東北方向行動,並以一部兵力攻占樂安縣城。蔣介石誤認紅12軍為紅一方面軍主力,並判斷紅軍將進攻宜黃,威脅臨川,遂急調其第10師返回臨川,令第1、第2路進擊軍等部追擊紅12軍。紅12軍主力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將國民黨軍主力一部拖了近半個月,掩護了紅一方面軍主力的西移和休整。8月底,待國民黨軍發覺紅軍主力再回頭西進尋找紅一方面軍主力決戰時,紅軍已休整近半個月。蔣介石隨即以其第1軍團為先頭,其他各部隨後,再次西進,尋求紅軍主力決戰。毛澤東、朱德為進一步調動和疲憊國民黨軍,於9月初率紅一方面軍主力繼續西移,轉到興國、萬安、泰和之間的均村、茶園岡地區隱蔽待機。
此時,國民黨軍在中央蘇區來回奔波已達兩月,除其3個師遭到殲滅性的打擊外,其餘各部也受盡了蘇區人民民眾、地方武裝堅壁清野和不斷襲擾的困苦,士氣急劇下降。與國民黨軍情況相反,紅軍三戰三捷之後,又經過半個多月的休整,士氣更加旺盛。戰場上國民黨軍被動、紅軍主動的形勢更為明顯。此間,廣東廣西兩省軍閥利用蔣軍主力深陷江西之機,正向湖南衡陽進兵,對蔣介石造成了很大威脅,迫使蔣介石不得不下令結束"圍剿",實行總退卻,紅軍乘勝追擊。9月6日晚,紅一方面軍總部得悉興國地區國民黨軍正沿高興圩大道向北撤退。毛澤東、朱德當即決定首先抓住興國地區北撤之敵一部殲滅之,爾後視機擴張戰果。遂令紅3軍、獨立第5師迅速搶占老營盤,斷敵退路;紅3軍團、紅4軍(並指揮第35師)、紅35軍進攻高興圩及其南北之敵;紅7軍牽制興國之敵。7日拂曉,國民黨軍第4軍團由興國地區向北撤退,其先頭獨立旅撤到老營盤附近時,紅3軍一部切斷了該旅與第4軍團後續部隊的聯繫,隨後,紅3軍、獨立第5師向獨立旅發起迅猛攻擊,戰至14時許,將其全殲。7日,紅7軍向興國進逼,牽制第52師;紅3軍團、紅4軍(並指揮第35師)、紅35軍向高興圩地區之國民黨軍第60、第61師發起攻擊,激戰至8日,斃傷敵2000餘人,戰鬥形成對峙。紅軍為保持主動,即撤出戰鬥。13日,國民黨軍第4軍團主力和第52師分別由長逕口、興國等地向吉安撤退,紅一方面軍主力對該部實施追擊。15日拂曉,在第4軍團主力通過方石嶺隘口後,紅一方面軍主力趕到,一部搶占了方石嶺,截住第52師及第4軍團的1個炮兵團和1個步兵營,並將其包圍於方石嶺以南地區,隨即發起猛攻,戰至9時,將其全殲。其他各路國民黨軍紛紛撤至吉安、永豐宜黃、南城、南豐、廣昌、寧都、贛州等地。至此,紅一方面軍粉碎了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的第三次圍剿。共殲國民黨軍17個團3萬餘人,其中俘1.8萬餘人,繳獲長短槍1.5萬餘支,機槍175挺,追擊炮55門,電台6部。在反“圍剿”作戰中,紅3軍軍長黃公略、紅4軍師長曾士莪、紅3軍團師長鄒平犧牲。此役,紅一方面軍在蘇區人民民眾和地方武裝的支援、配合下,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往返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避強擊弱,速戰速決,取得了重大勝利,鞏固和擴大了中央蘇區。經過這次反“圍剿”作戰,紅軍的全部作戰原則基本形成。

相關人物

蔣介石(1887~1975)中國國民黨當政時期的黨、政、軍主要領導人。名中正,字介石,學名志清。1887年10月31日生於浙江奉化,1975年4月5日卒於台北。日本投降後,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撕毀國共停戰協定,調160萬正規軍,於1946年6月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在人民解放軍有力反擊下,頭8個月被殲72萬人。1947年3月改為集中兵力向解放區東西兩翼的陝北、山東實施重點進攻,不久被粉碎。7月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蔣被迫於1948年1月和8月先後採取分區防禦和重點防禦的戰略方針。1948年9月起,國民黨軍主力在解放軍接連發動的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中被殲滅。蔣遂於1949年1月宣告“引退”,但仍在幕後指揮,拒絕接受國共雙方代表談判擬定的《國內和平協定》。解放軍遂乘勝進軍,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反動統治。蔣於12月敗走台灣省。1950年3月在台灣“復職”重任“總統”,此後一再連任4屆,並連續當選國民黨總裁。他以“三民主義建設台灣”、“反共復國”相號召,維繫他在台灣的統治;與美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但是他夢想有朝一日返回大陸,反對“台灣獨立”、“國際託管”和“兩個中國”,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
朱德(1886~1976)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1959~1976)。四川儀隴人。原名朱代珍,後曾改名朱建德,字玉階。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並繼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1949年11月,兼任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1954年9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他同毛澤東 、周恩來等領導了人民解放軍由單一兵種向諸軍兵種合成軍隊的歷史轉變,並參與領導空軍、海軍、裝甲兵等軍種、兵種的組建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他是中共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中共中央副主席,第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1959年起,還連續被選為第二、第三、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1959年廬山會議後受到錯誤的批評。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誣陷,他進行了抵制。1976年7月6日卒於北京。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選集》。
毛澤東(1893~1976)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戰略家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1936~1976),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主席 (1943~1945)和中央委員會主席(1945~197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1954~1959)。字潤之,筆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於湖南湘潭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卒於北京。毛澤東始終堅持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維護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主權,維護世界和平。就他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建立的不可磨滅的巨大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他仍然受到中國人民的崇高尊敬。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毛澤東的歷史地位作出全面、公正、實事求是的科學結論。毛澤東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仍然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主要著作收入《毛澤東選集》,其他已公開發行的著作有《毛澤東書信選集》、《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和《毛澤東詩詞選》等。毛澤東有三子二女。長子在韓戰中犧牲。
人物
1908年赴日本並加入同盟會,1924年擔任黃埔軍校校長;1926年先後製造“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4.12事件”,打擊共產黨和革命勢力。
後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
1928年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繼續進行新軍閥混戰。1931年 “9·18”事變後,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推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圍攻紅軍革命根據地。1936年“西安事變”後,被迫接受抗日主張,實行第二次國共合作;1938年任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
抗日戰爭期間,任國防最高委員會,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皖南事變”後,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
在1937年—1945年期間,蔣介石成為中國最高抗戰統帥,蔣介石領導200多萬國民革命軍堅持8八年抗戰,蔣介石縱有千錯萬錯,也不應該將其醜化矮化,也不應該將其全盤否定,蔣介石雖然有其過失之處,但仍不失為民族的領袖,不誇張地說,蔣介石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個偉人;1943年參加美、英、中三國領導人參加的開羅會議。
抗日戰爭勝利後,與中共代表團在重慶進行和平談判,1946年撕毀《停戰協定》、《政協決議》,命令進攻共統區,單獨召開制憲國民大會,通過憲法。
1948年擅自召開第一屆國民大會,當選中華民國總統。
1949年,蔣介石父子退居台灣之後一直反對台獨,反對美國分裂、“託管”台灣。
縱觀中國近現代史,如果沒有蔣介石,當時中國的台灣、東北被日本占領,中國將被各地軍閥分割小國家,當時在中國當時唯一可以控制有全國各地軍閥、中央軍、黃埔系、準嫡系和嫡系擁有幾百萬軍力的國民政府黨、政、軍非蔣介石,沒有第二人,所以蔣介石的存在促進了中國領土完整的重要作用。
個人婚姻
蔣介石與宋美齡新婚合影 蔣中正在14歲時,經媒妁之言,娶同村毛福梅(1882年-1939年)為妻。蔣中正與毛福梅生有一子經國。
蔣中正與毛福梅分居後,在1911年迎娶姚冶誠為妾,姚冶誠原是一個妓女,和蔣同居,但蔣家沒有承認,婚後也沒有生育子女,但若干年後收養了蔣介石在日本所生的兒子蔣緯國。姚後來隨蔣緯國到台灣養老。
蔣中正在1919年結識陳潔如(1905年-1971年),經張靜江及孫中山的介紹,他與陳潔如在1921年12月5日結婚。當時蔣介石34歲,陳潔如15歲。陳也未能為蔣生兒育女,但陳收養了一位華僑的女兒,取名瑤光,小名陪陪。《陳潔如回憶錄》指出蔣得過梅毒並傳給自己。
1927年,蔣中正登報聲明與幾位前妻脫離關係,隨後於1927年12月1日與宋美齡(1897年—2003年)於上海結婚。
七月底,蔣介石發現紅軍主力已轉移到興國地區後,立即命令其主力部隊,分路由北向獻、由東向西進攻,企圖壓迫紅軍於贛江東岸而消滅之。在敵重壓境的情況下,方面軍決定採取避敵主力,打其虛弱的作戰方針,指揮
紅軍由興國經萬安突破富田一點,然後由西向東,向敵之後方聯絡線上橫掃過去,讓敵主力深入贛南根據地置於無用之地。但正當紅軍向富田開進之際,被國民黨發覺,敵第11、第14兩師先紅到達富田。在紅軍西臨贛江,東、南、北三面受敵的危急形勢下,總部決定改取中間突破,向東面的蓮塘良村黃陂方向突進。為隱蔽紅軍企圖,造成敵之錯覺,以紅35軍和紅12軍第35師,偽裝主力,向贛江方向佯動,主力於八月四日晚,巧妙地通過
蔣鼎文師(江背墟)和蔣、蔡、韓(崇賢)之間四十里的空隙地帶,迅速轉移到蓮塘地區。八月七日,在蓮塘殲敵第47師一個多旅;接著,在良村殲敵第54師大部;八月十一日,在黃陂殲敵第8 師約四個團,取得三戰三
捷的勝利。
敵人發覺主力東去,從八月九日起,將其向西向南的部隊,轉旗向東,取密集的大包圍姿勢,接近了集中地 -- 君埠以東地區。這時,紅軍以紅12軍(欠第35師)向樂安方向佯動,將敵向東北方向引誘,主力由敵軍之間二十裡間隙的大山中秘密越過,返回興國地區集中。待敵發現紅軍集結地域,再向西進時,紅軍已休整半月,而敵已被紅軍拖得疲憊不堪,無能為力,不得不於九月初開始退卻。紅軍乘敵退卻之機進行追擊,除高興圩仗與敵第60師、第61師打成對峙外,於九月七日在老營盤殲敵第 9 師一個旅;九月十五日,在方石嶺全殲敵第52師及第9 師一部,又打了兩個勝仗。至此,紅軍六戰五捷,擊潰敵人七個師,殲敵十七個團,斃傷俘敵三萬餘
人,繳槍兩萬餘支,徹底地粉碎了敵人的第三次“圍剿”。

戰役評論

紅一方面軍在蘇區人民民眾和地方武裝的支援、配合下,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往返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疲憊敵軍,避強擊弱,速戰速決,以少勝多,取得了重大勝利,鞏固和擴大了中央蘇區。經過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圍剿的勝利,紅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紅軍的作戰原則已基本形成。戰鬥中,紅軍共殲國民黨軍17 個團3萬餘人,其中俘1.8萬餘人,繳槍1.5萬餘支,機槍175挺,迫擊炮55門,電台6部。在反"圍剿"作戰中,紅3軍軍長黃公略、紅4軍師長曾士峨、紅3軍團師長鄒平犧牲。
反“圍剿”勝利後,紅軍趁勢轉入進攻,首先在石城、長汀、於都、會昌四縣,開展民眾工作,打擊地主武裝,樂後轉向武平、尋鄔等縣開展民眾工作,擴大紅軍,使紅軍和根據地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贛南、閩西兩塊根據地連成一片,成為一個完整的中央根據地,範圍達到二十一個縣境,面積五萬平方公里,人口約二百五十萬,為粉碎國民黨新的“圍剿”造成了更有利的條件。
在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下,中央根據地區軍經過三次大規模扳“圍剿”,取得了豐富的作戰經驗,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紅軍的作戰原則。這些原則主要是:在國民黨“圍剿”開始之前,積極作好反“圍剿”的準備;在強敵“圍剿”開始時,一般是先實行戰略退卻,誘敵深入,造成反攻的條件,爾後轉入戰略反攻,打破國民黨的“圍剿”;在戰略反攻時,慎重初戰,實行殲滅敵的指導方針,作戰形式以運動戰為主,並與游擊戰相結合,在戰役戰鬥上實行速決戰,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國民黨;在國民黨“圍剿”被打破轉入守勢時,紅軍轉入進攻,依託根據地向外發展,並適時準備打破國民黨新的“圍剿”等。這些作戰原則,是在游擊戰爭的基本原則---十六字訣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是建立在人民戰爭基礎上的、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國民黨的作戰原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