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反圍剿

1931年3月中旬,敵人先後調集10多個師10餘萬兵力,準備對鄂豫皖蘇區進行第二次圍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反圍剿
  • 時間:1931年3月中旬
  • 兵力:10多個師
  • 地區:鄂豫皖蘇區
基本情況,後續情況,

基本情況

鑒於第一次圍剿中部隊行動不一致,被紅軍各個擊破的教訓,敵軍改取“追堵兼施”的作戰方針,以3個建制師(缺2個旅)組成“追剿”隊,專尋紅軍主力作戰;其餘部隊分布於蘇區周圍,配合“追剿”部隊堵擊和“清剿”。第一步計畫合擊新集、七里坪,殲滅鄂豫邊紅軍;第二步轉向皖西作戰。4月上旬,敵各線堵擊部隊開始在蘇區邊沿區展開清剿,皖西之敵乘紅軍主力未在,首先侵入麻埠,進往獨山,伺機進攻金家寨。紅4軍決定集中主力求殲深入皖西蘇區之敵,4月25日,一舉攻克獨山鎮,全殲守敵1個多團,首戰告捷。入侵皖西之敵倉皇退出蘇區。

後續情況

敵追剿部隊乘紅軍主力在皖西作戰之際,相繼侵占新集、七里坪。敵進入鄂豫邊蘇區以後,因地勢險惡,道民眾反對,時時處於我人民游擊戰爭襲擾包圍之中,惶惶不可終日,不敢久留。5月上旬,敵準備實施第二步計畫,轉向皖西尋我紅軍主力作戰時,紅4軍迅速西進,在符灣殲敵第53師近千人,5月底圍攻黃安、宋埠間敵供應線上之桃花店據點,先後殲敵近4個營。敵追剿部隊到處撲空,各線堵擊部隊處處挨打,蔣介石夢想5月底肅清鄂豫皖紅軍的第二次圍剿又告破產。
鄂豫皖蘇區第二次反圍剿時,中共六屆四中全會後的黨中央派張國燾、沈澤民、陳昌浩到達鄂豫皖蘇區。5月,張國燾在新集召開會議,根據中央決定,撤銷原有的黨和軍隊的領導機構,成立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新的鄂豫皖革命軍事委員會和中共鄂豫皖省委,由張國燾任中央分局書記兼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曾中生、鄺繼勛任副主席,沈澤民任省委書記。不久,還成立共青團中央鄂豫皖分局,陳昌浩任書記。紅4軍的領導幹部也作了調整,軍長仍為鄺繼勛,政委曾中生。7月,鄂豫皖邊區召開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選舉高敬亭為鄂豫皖蘇維埃政府主席,王平章為人民委員會委員長。
7月中旬,紅4軍軍長徐向前(鄺繼勛已調任第13師師長)、政委曾中生為配合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作戰,率軍部和個多團兵力,冒著酷暑,由豫南地區南下作戰。他們從實際出發,轉戰英山、薪水(今浠水)、羅田、廣濟等地,連克四城。殲敵7個多團,生俘5000個人,牽制了敵準備調往江西的部分兵力,有效地配合中央蘇區的反圍剿鬥爭;同時擴大了地方武裝,籌集一批經費,形成了以英山為中心的新蘇區。但張國燾藉口紅4軍沒有按他的主張,攻占英山後出潛山、太湖,相機攻占安慶,威脅南京,而“錯誤”地擅自南下靳黃廣作戰,嚴令紅4軍火速返回。紅4軍北返後,即宣布撤銷曾中生的職務,由陳昌浩接任政治委員。接著召開會議開展批評與鬥爭,並在紅軍和地方中開展大規模的肅反,先後以所謂“改組派”、“第三黨”、“AB團”等莫須有罪名,柄殺了戴克敏、曹學楷、許繼慎等一大批黨政軍領導幹部,嚴重地削弱了黨和紅軍的戰鬥力,損害了黨的威信,破壞黨的民主集中制和軍隊內部的民主生活,造成黨內盲目服從的氣氛,使張國燾逐步建立起軍閥主義的家長式的個人統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