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街是東北的一條商業步行街,北起哈爾濱江畔的防洪紀念塔廣場,南接新陽廣場,長1400米。整條街區分為多個不同的段落,街上禁止車輛行使。這條長街始建於1900年,街道建築包羅了文藝復興,巴洛克等多種風格的建築71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央大街步行街
- 外文名稱:東北
- 地理位置:哈爾濱市道里區(北起松花江防洪紀念塔,南至經緯街)
- 氣候類型: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94.05公頃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松花江防洪紀念塔
- 長:1400米
- 始建於:1900年
- 建議遊玩時長:3小時
- 所屬城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 所屬國家:中國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基本概況,建築風格,發展歷史,交通信息,
基本概況
中央大街步行街
中央大街是東北的商業一條街,中央大街始建於1898年,初稱"中國大街"。1925年被改稱為"中央大街",沿襲至今。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築71棟,並匯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保護建築13棟。
1986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將中央大街確定為保護建築街路。1996年8月,市政府決定將其改造成步行街。 中央大街歷時十個月的綜合整治改造後,於1997年6月1日正式開通。
哈爾濱素有“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的稱謂。 中央大街是哈爾濱的縮影,被稱為“亞洲第一街”的中央大街,是一條老街、步行街,更是建築藝術博覽街。
中央大街全長1450米,寬21.34米,其中馬路方石路寬10.8米。中央大街步行街區總占地面積94.05公頃,約1平方公里,東起友誼路至經緯街路段西側建築紅線,西至通江街友誼路至經緯街路段東側建築紅線,南起尚志大街至通江街路段北側建築紅線,北至尚志大街至通江街 路段南側建築紅線的區域和防洪紀念塔廣場區域。
街區內共有休閒區17個,停車場18個,歐式古典路燈152盞,草坪綠地14處,約2600平方米,各類雕塑小品5個,噴泉3處。設監控中心1個,全街區共設定30個攝像頭,實行全覆蓋的24小時不間斷監控,確保各類突發事件能得到及時有效處置。
中央大街是哈爾濱的標誌性街道,同時也是老街、名街、步行街、保護街道、建築藝術街、繁華商業街、旅遊休閒街和公眾文化街。
建築風格
中央大街全街區現有歐式、仿歐式建築75棟,各類保護建築36棟,其中主街17棟。
文藝復興風格
中央大街57號(皇寶珠寶)
原為哈爾濱猶太國民銀行。建於1923年,磚混結構,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牆體仿石塊砌築處理,一層採用落地窗,二層為豎向圓拱狀窄窗。僅在轉角處設女兒牆,其輪廓為折線與曲線結合,局部開洞。頂部冠以圓形穹頂。建築檐口裝飾複雜。哈爾濱Ⅱ類保護建築。
中央大街187號(哈爾濱市江沿國小校)
原為俄國商人伊·雅·秋林開辦的秋林商行道里分行。建於20世紀初期,磚木結構,仿文藝復興建築風格。首層以連續的腰線分割,牆面採用仿塊石砌築,二層為對方額高窗,視窗上有石膏花飾,與一層的大玻璃窗相對應。檐上做間斷的女兒牆,上面飾以巴洛克式浮雕,建築頂部的轉角突出。哈爾濱Ⅱ類保護建築。
中央大街120號(教育書店)
建於1909年,原為松浦洋行,是哈爾濱市最大的巴洛克建築代表作品,也是中央大街的標緻型建築。有深紅色的閣樓、孟沙式的屋頂,是市Ⅰ類保護建築。
中央大街89號(馬迭爾賓館)
原為俄籍猶太人И.А.卡斯普經營的旅館。始建於1906年,經兩期建設,1913年全面竣工。設計師為С.А.維薩恩。磚混結構,新藝術運動建築風格。建築平面呈L形。哈爾濱Ⅰ類保護建築。
中央大街終點廣場(防洪紀念塔)
中央大街終點廣場,建於1958年,為紀念哈爾濱人民在1957年戰勝特大洪水襲擊。1957年哈爾濱市在特大洪水威脅中,水位超過1932年洪峰0.58米。防洪紀念塔由圓柱體的塔身和附屬的半圓形迴廊組成。塔高13米,古羅馬式迴廊高7米。塔身底部設11個半圓形水池,其水位即1957年最高水位標誌。塔身浮雕描繪戰勝洪水的生動情節。塔頂為由工農兵和知識分子形象組成的圓雕,表現了戰勝洪水的英雄形象。
折衷主義風格
中央大街92號(傑西卡)
原為伊格萊維纖商店。建成於1921年,磚木結構,折衷主義建築風格。該建築物底層為仿石基座,採用落地窗,二、三層視窗形式複雜多樣,主入口上部兩側設高大的愛奧尼柱式。哈爾濱Ⅲ類保護建築。
歐式風情風格
中央大街雖涵括了西方建築史上最有影響的四大建築流派,有常見的起源於十五、六世紀的文藝復興式,十七世紀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義,以及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新藝術運動建築。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築71棟,匯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等歐式風格市級保護建築13棟。
發展歷史
1896—1898誕生
1896年6月3日,清政府與俄國簽訂了《中俄秘約》,一條橫跨歐亞大陸的鐵路----中東鐵路在中國東北大地上延伸……1898年,隨著中東鐵路開始鋪設,哈爾濱段松花江南岸的古河道渡口成為卸貨的碼頭。這裡原是900年前女真人完顏氏家族崛起之地。中東鐵路鋪設,鐵路工程局所需的築路機械和材料,從遠東哈巴羅夫斯克和伊曼起程,上溯烏蘇里江、黑龍江、松花江運抵哈爾濱。中央大街北頭防洪紀念塔以西,便是當年的卸貨場地。運送鐵路器材的馬車在沼澤和葦塘中碾出了一條泥濘的土道,形成了一條街。這街就是後來的中國大街(中央大街更名前被稱為中國大街)。
1899—1901成長
中東鐵路工程的加速,聚集此地的勞工日益增多,中東鐵路工程局將靠近碼頭的荒地劃給散居在哈爾濱的中國居民和勞工,沿路兩側築屋安家,並命名為“中國大街”,其寓意為中國人住的大街。到了1900年“中國大街”已具雛形。
1902—1924繁榮
1902年開始,這裡大興土木,街兩側遍布建築工地。一時間洋人商賈雲集,洋行店鋪,重樓疊宇,路標、牌匾多用俄文,他們所經營的也儘是洋貨。中東鐵路的修築和哈爾濱的開埠,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的國內戰爭使俄羅斯、波蘭、德國、丹麥、奧地利、日本等十幾個國家的僑民雲集到哈爾濱。那時,中國大街上的外國商店、藥店、飯店、旅店、酒吧、舞廳很多,其中坐落這條大街上的秋林分公司、馬迭爾旅館在整個遠東地區已有名聲。在這條大街上,俄國的毛皮、英格蘭的呢絨、法蘭西的香水、德意志的藥品、日本的棉布、美利堅的食品罐頭、瑞士的鐘表、以及各國乾鮮果品等等均有出售。中國大街興起之後,兩側相繼建起一條條輔街。由於當時哈爾濱為鐵路附屬地,市政權、警察權等為俄國所攫取,市區街道皆為俄文街名,高加索街、沙曼街、八雜市街。1924年5月,俄國工程師特姆特拉肖克設計、監工,把中國大街鋪上了方石。使用的方塊石為花崗岩雕鑿,其形狀大小如俄式的麵包,人們也把它叫麵包石。傳說當時一塊方石的價格就值一塊銀元,而當時一塊銀元足夠尋常人家一個月的一伙食費。
1925—1930回歸
1931—1944屈辱
“九一八事變”以後,這裡被日本侵略。1932年,這裡發生過一次特大洪水。當時水位海拔標高至119.72米時,年久失修的江堤潰決了,洪水衝進街市。《濱江時報》上有這樣的記載:“老人小孩儘先救濟,按人發給證書,憑書發給麵包,而飢餓之災民,每人僅給一片,時演爭奪戰……此種悽慘狀況,見者沒感戰愧之不置。”
1945—1957曙光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籌備會就是在中央大街上的馬迭爾賓館舉行。 中央大街麵包石上走過慶祝新中國成立的遊行隊伍;走過“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志願軍士兵;走過打起背包就出發的開墾北大荒的戰士;扭過慶祝公私合營的秧歌……1957年哈爾濱又一次發生了洪水,水位高出歷史最高值24厘米。在這次防汛鬥爭中,哈市沿江築成了全長達104.80公里的永久性長堤。
為紀念這次戰勝洪水,修建了一座刻有“塔鎮江天”字樣的防洪勝利紀念塔,對戰勝洪水的豐功偉績永誌不忘。由此向南即是聞名遐邇中央大街,北面隔江是風光秀麗的太陽島。1966年起“文革歲月”時,它一度被改成為“反修大道”,直到1976年又恢復“中央大街”之名。
1986—1998驕傲
中央大街於1986年經由哈爾濱市政府定為保護街路,1996年8月,進行綜合整治改造後,百年的老街建築通過大規模的修復。北起松花江防洪紀念塔,南至經緯街,中央大街全長1450米,路寬11米,人行道寬2至6米,仍保持方塊花崗石鋪砌的路面。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築71棟,並匯集了文藝復興、巴羅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保護建築13棟。1997年6月哈爾濱市政府把中央大街定為步行街。
1999—2006輝煌
交通信息
乘公交2、12、16、23、24、29、74、79、101、102、103、118、126、201路在“防洪紀念塔”站下,或者2、53、113、114、126路至“中央大街”站下,即到中央大街北段。
乘公交1、2、13、13路區間、15、20、116路至“道里十二道街”站下,即是中央大街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