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塔(貴陽紀念塔)

紀念塔(貴陽紀念塔)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紀念塔地名是因為緬懷貴州抗日陣亡將士,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七日建成的紀念塔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陽紀念塔
  • 地點:貴州貴陽
來歷,歷史背景,

來歷

紀念塔地名是因為緬懷貴州抗日陣亡將士,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七日建成的紀念塔而得名。
紀念塔原位於新華路、環城南路、市南路及青雲路的交叉口,是一座為紀念貴州英雄兒女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殺敵,保衛祖國作出重大貢獻而建立的塔。

歷史背景

國民革命軍一零二師主要是由貴州籍將士組成,師長柏章輝是貴州遵義人。一九三七年八月下旬,一零二師開赴上海,在淞滬會戰中參加了蘇州河、大場、羅店等戰役;同年十一月,參加南京保衛戰;一九三八年五月,參加台兒莊戰役和徐州會戰,在距徐州以西八十四公里的一座山與日寇激戰五六天。殲敵一千餘人,敵十六師團大佐李德被擊斃,我一零二師傷亡重大,叄零四團團長陳蘊瑜(貴州平壩人)壯烈犧牲;一九三八年七月參加武漢保衛戰,配合友軍作戰,殲敵四千餘人,取得”萬家嶺“大捷;八月參加長沙第一次會戰,奉命追擊從長沙前線後撤的日軍,斃敵甚眾。一九四零年九月,日軍十二萬人第二次進攻長沙,一零二師擔任新牆河的防守任務,日軍乘飛機轟炸,並發射毒氣彈,我軍堅守陣地,與敵激戰二十一晝夜,傷亡極大。經休整補充後,又投入第三、四次長沙會戰,直到抗戰勝利。一零二師組建時有九千七百多將士,經過上海、無錫和南京抗戰,損失約六千餘人,剩下三千餘人,後增補至七千餘人。其後經過徐州、武漢、南昌和長沙等戰役,全師官兵僅存不滿千人,累計在抗戰中犧牲約一萬兩千人。
一九四零年九月,長沙第二次會戰後,一零二師撤到湘陰(洞庭湖南岸)休整補充。為了紀念歷次作戰犧牲的官兵,柏章輝在師部駐地關王橋舉行了隆重追悼大會,以告慰烈士們的英靈,緬懷親人們的業績。貴陽各界人士代表和部分烈士家屬應邀到會。為了永遠不忘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華、屠殺中國人民的滔天罪行,世代牢記貴州兒女流血犧牲保衛祖國的英雄事跡,與會者紛紛要求在家鄉建立一座紀念塔,以資紀念。這一要求經一零二師報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批准,由一零二師派員配合地方政府籌備,決定在黔軍將士的家鄉貴州省貴陽市大南門外十字路口建立一座紀念塔。一九四零年底動工建塔,次年五月落成。塔高十點二米 ,三角菱形,上尖下大,用巨型白綿石砌成塔形,象徵著一把銳利的刺刀直刺敵寇胸膛。塔身三面分別刻有碑名“國民革命軍第一百零二師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的貼金楷字,下款為“師長柏章輝題”。塔基為正方形,四周有白淺雕花飾圍繞。三級階梯是青石砌成。塔座底部呈台狀,台上有石柱,記述了建塔原委;並刻有三零四團團長陳蘊瑜在徐州戰役中壯烈殉國的事跡;幾次主要作戰經歷和各級陣亡將士的名單。
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四年間,陳蘊瑜、柏章輝等一些將士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復追認為革命烈士,並頒發國家明政部《革命烈士證明書》。
一九五二年由於貴陽道路改造將紀念塔拆除,但“紀念塔”這一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