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質調查研究所舊址位於南京市鼓樓區馬台街141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央地質調查研究所舊址
- 所屬年代:民國
中央地質調查研究所舊址位於南京市鼓樓區馬台街141號。
中央地質調查研究所舊址位於南京市鼓樓區馬台街141號。文物信息 該建築為西式風格建築,坐西朝東,磚木結構,樓高二層,青色瓦面,白色外牆,目前院落花壇前尚有古樹木。 該建築系國民政府地質調查研究所用房,始建於抗戰前,原有民國建築5幢,現僅餘其一,丘號:044315—1。現為中國石化集團華東石油局第六物探大隊...
中國地質調查所舊址,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兵馬司胡同15號,始建於民國十年(1921年),是中國早期的地質科學研究機構。中國地質調查所舊址坐北朝南,共有房屋264間,建築面積為3517.5平方米。現存南樓圖書館、西樓辦公室、北樓研究室3座西洋風格建築,北樓為灰色小樓。中國地質調查所舊址是中國近代科學體制化的重要標誌,...
老館即中央地質調查所舊址,始建於1935年,是一幢德式風格的紅色三層建築物,建築面積2500平米;新館建成於2010年,是一幢現代風格的四層建築物,建築面積7200平方米。老館設定了《地學搖籃》、《中國石文化》、《礦產資源》和《地質環境》4個展廳。新館設定了《恐龍世界》、《行星地球》、《生命演化》和臨時展覽4個...
南京地質博物館的改造和擴建工程包括老館 (中央地質調查所舊址,屬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改造(一期工程)與新館建設(二期工程)。在江蘇省政府的關懷下,在省國土資源廳領導下,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先後進行了新老館展廳內容設計編寫、形式設計及招標,老館建築物加固工程招標及施工,2006 年 10 月 28 日,南京地質博物...
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文星灣42號,占地面積約1160平方米,是民國時期的建築遺存。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包括惠宇樓、地質樓、盧作孚舊居、地磁測點碑等4處文物建築,現闢為重慶市自然博物館北碚陳列館。惠宇樓為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主樓。大樓為磚木混合結構,中國固有式建築風格。大樓共分兩層,設閣樓。...
在首任院長蔡元培任內,中央研究院陸續在南京、上海等地設立十個研究所,系由理化實業、社會科學、歷史語言三研究所,以及地質調查所、觀象台與自然歷史博物館演展而來。抗戰期間中央研究院西遷湖南、廣西、雲南、四川時,設過長沙工作站及南嶽分站,在桂林、昆明、重慶設過辦事處或總辦事處,各研究所分設於重慶、...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2月25日,中央地質調查所與中央研究院動植物所、氣象所及工業試驗所、農業試驗所、西部科學院等共同發起籌建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正式開館。其中,地質館由中央地質調查所設計、提供標本,分礦物岩石、地層古生物、脊椎動物化石及土壤四部分。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夏,中央地質調查所遷回南京珠江路舊址...
1943年,開發西北之聲高漲,認為地質調查為開發之先導,國民政府乃令中央地質調查所籌設西北分所。1943年10月,中央地質調查所西北分所在蘭州萃英門內甘肅機器廠舊址正式成立,所長王曰倫。分所下設五室,甘肅地質博物館前身中央地質調查所西北分所下設五室之一的“陳列室”成立,室主任由技正畢慶昌兼。是當時西北地區...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t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中國從事古生物學(古無脊椎動物學與古植物學)和地層學研究的專業機構。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成立於1951年,其前身為前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質調查所等機構的古生物室(組)。截至...
1998年,地礦部改組成立國土資源部,陳夢熊仍在該部諮詢研究中心任諮詢委員。2000年11月,陳夢熊參加中國地質學史研究會第14次年會。2007年11月,陳夢熊領頭在致溫家寶總理關於加快舊址保護的信上籤名。2012年12月28日,陳夢熊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20世紀80年代以來,致力於地下水...
私立鼓樓幼稚園舊址 中央研究院舊址 中央博物院舊址 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陳列室舊址 國立美術館舊址 北極閣氣象台舊址 國立紫金山天文台舊址 中央地質調查所陳列室舊址 龍江寶船廠遺址 金陵機器製造局廠房遺蹟 和記洋行舊址 瓮堂 鼓樓 棋峰試館 馬林醫院舊址 中央醫院舊址 中央體育場舊址 交通銀行南京分行舊址 中國國貨...
重慶自然博物館北碚陳列館 北碚陳列館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文星灣42號,全館占地面積30餘畝,隸屬於重慶自然博物館。其前身是盧作孚先生於1930年創建的中國西部科學院。館內保存有《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盧作孚舊居》、《北碚地磁測點》、《中央地質調查所舊址》。
巴彥汗日本毒氣實驗場遺址 尋烏調查舊址 南泉抗戰舊址群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工作委員會辦公舊址 中共蘇區中央局舊址 國民政府行政院舊址 本溪湖工業遺產群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 重慶抗戰兵器工業舊址群 南子彈庫舊址 瑞金中央工農紅軍學校舊址 同盟國中國戰區統帥部參謀長官...
1940年4月,在中西功的提議下,“滿鐵上海事務所”先後成立了“時事研究室”和“滿鐵特別調查班”等附屬機構,專門負責調查中國各地的地質狀況、兵力布局、經濟情報等。在“滿鐵”這條情報線上,鄭文道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先後傳遞了百餘件重要情報,為黨中央和八路軍總部制定戰略決策、打擊日本侵略軍、保衛敵後抗日...
北京植物園 北京海洋館 香山 中央電視塔 紫竹院 太平洋海底世界 玉淵潭公園 雙清別墅 孫岳墓 埃德加·斯諾墓 京西水上游 景泰陵 摩訶庵 中國蜜蜂博物館 醇親王墓(七王墳) 金仙庵 葛利普墓 中國畫研究院展覽館 中華世紀壇 中國郵電博物館 火器營舊址 蓮花寺 鳳凰嶺摩崖刻字 團城演武廳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碧雲...
當時主持中央研究院的蔡元培先生親自寫信給胡漢民,國民政府立法院院長,請他電告陳中孚不要因政權輪替而更換蔣丙然的台長職務。青島被確定為特別市以後,對市直屬機構重新調整。有人提出把青島觀象台撥歸青島市教育局管轄。蔡元培先生獲悉訊息之後,於7月26日兩次打電報給當時的青島特別市代理市長吳思豫,堅決反對觀象台隸屬...
桂林(兩江)師範學校舊址 廣西省立師範專科學校舊址 廣西大學桂林雁山校區遺址 李四光主持的地質研究所舊址 中國地磁物理研究所遺址 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會在桂林府后里遺址 有桂林“國賓館”之稱的桂林樂群社遺址 名人住址 周恩來在路莫村活動地遺址 越南共產黨領導人胡志明在路莫村的住處及活動遺址 八路軍桂林辦事處“招待...
中國古動物館同時也是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教育基地和國家中央機關思想教育基地。1995年12月,中國古動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中國古動物館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9年建立於北平西城兵馬司胡同的農礦部地質調查所的古生物化石陳列室。1953年4月1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室在...
1912年,地質學家章鴻釗首先呼籲成立地質調查所;同年高魯著手籌辦中央觀象台;1928年,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等人的努力下成立了中央研究院,隨後北平研究院及各研究所也相繼成立,此外還有幾所民辦研究機構也相繼成立。研究院所的成立是中國科技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它表明中國已經形成了一支專業科技隊伍,他們是建立和發展中...
南泥灣境內毛澤東視察南泥灣舊居、三五九旅旅部舊址、七一八團烈士紀念碑、七一九團烈士紀念碑、中央管理局幹部休養所舊址、南泥灣墾區政府舊址、八路軍炮兵學校舊址、九龍泉和南泥灣大生產展覽室等景點。南泥灣革命舊址,位於延安南40公里處。南泥灣是延安的南大門,大生產運動中,八路軍359旅在這裡屯墾,是自力更生的一面...
民國時期,國民政府的中央行政機構由五院十八部六個委員會構成,這些由中央政府統一建造的行政類建築規模宏大,氣勢非凡,是南京獨有的。其中原國民政府舊址中9點,即考試院舊址、主席官邸舊址、中央監察委員會舊址、中央黨史史料陳列館舊址、外交部舊址、最高法院舊址、行政院舊址、交通部舊址、參議院舊址現已列為全國...
香港文化名人大營救指揮部舊址 香港文化名人大營救指揮部舊址,位於龍川縣老隆鎮華新路39號,建於清同治年間,為旅居龍川縣的閩籍商人投資興建,坐東南向西北,土木石結構,三進五開間院落式建築,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建築面積570平方米。1925年東征軍左路軍指揮部設在福建會館,1941年成為香港文化名人大營救的中轉站...
青龍山東嶺,位於合水太白鄉西北,是葫蘆河與苗村川分水嶺。全長10公里,海拔1620米。北山小支脈為東華池堡子山,山下有宋代磚塔和抗大七分校舊址。南山下苗村川有宋代塔兒灣石塔。黃蒿山,也稱黃蒿原,位於蒿嘴鋪鄉南,是合水川與瓦崗川分水蛉。全長10公里,海拔1600米。拓兒山,也稱拓兒原,位於合水太莪鄉,...
1927年楊靖宇在回龍鄉徐老莊組建“回龍農民協會”舊址,1936年鄂豫邊省委書記張星江領導桐柏山紅軍游擊隊孤峰山廟會奪槍舊址,1938年徐海東在回龍養傷舊地,1945年新四軍五師師長李先念、河南軍區司令員王樹聲在葉家大莊住處舊址均保存完好。桐柏民歌、桐柏皮影戲、桐柏三弦書都是桐柏山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所創造出的民間...
中央教育部首先決定在北京建立歷史博物館,並於1912年7月9日在國子監舊址設籌備處,胡玉縉為籌備處主任,接收太學器皿等文物為最初的館藏。魯迅親自規劃籌備工作,並將自己珍存的古物贈送該館,這是中國近代建立的第一個國立博物館。1914年,內政部接收奉天 (今遼寧瀋陽)、熱河(今河北承德 )兩地清廷行宮的文物古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