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革命論》是戴季陶所著作品,出自於《戴季陶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革命論
- 作者:戴季陶
- 作品出處:戴季陶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中國革命論》是戴季陶所著作品,出自於《戴季陶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中國革命論》是戴季陶所著作品,出自於《戴季陶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勢有必至,理有固然,是二語者,吾國論評家所奉為準則者也。若然,則世界之萬事萬物,皆有必然之勢,固然之理。因果相尋之一語,亦吾國論評家所公認...
《近代日本知識分子的中國革命論》是2007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將從考察中國的民族主義運動對日本的“衝擊”的角度,聚焦日本從大正民主義到昭和超國家主義的轉折時期,以辛亥革命至國民革命期間為中心,具體考察近代日本的知識分子對中國民族主義及其運動的各種看法。目錄 凡例 序章 第一章 第...
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不斷革命論和革命發展階段論的基本思想;列寧堅持不斷革命論,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以發展,創立了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完備理論。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中成功地運用了這一理論,使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及時地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不斷革命論和革命發展階段論相統一的原理,是...
一次革命論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一種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理論,以王明為主要代表。表現為混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界限,抹殺兩者之間的區別,主張“畢其功於一役”,在民主革命中把反對整個資產階級以至上層小資產階級和反帝反封建相提並論,否認中間營壘的存在,企圖在民主革命時期一舉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
陳獨秀的“二次革命論”觀點,形成於其1923年《資產階級的革命和革命的資產階級》與《中國國民革命與社會各階級》兩文。“二次革命論”的名詞容易讓人聯想到1913年的“二次革命”,但陳獨秀的“二次革命論”是討論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問題,“二次”指的是一共有兩次,而非“第二次”,這與孫中山發動的...
《論中國革命的幾個問題》是蘇聯革命家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創作的政治著作,首次發表於1927年5月。該文是史達林回復馬爾秋林關於中國革命不同看法的文章,史達林指出馬爾秋林誤引、錯引列寧的話,同時圍繞“在中國要不要成立工農蘇維埃”“在什麼時機下中國成立工農兵蘇維埃”兩個問題進行了闡述。內容簡介 該...
《托洛茨基論中國革命》是陝西出版集團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俄羅斯)列夫·達維多維奇·托洛茨基。該書集結了托洛茨基文章中所有有關中國革命問題的論述,選取於現存各國的各個語種的公開出版物,按寫作的時間順序爬梳整理,以精煉到位的翻譯語言,再現了這位偉大先知的獨特智慧和預見力。內容簡介 《托洛茨基論中國革命(1925-...
共產國際對中國革命的不同影響:20世紀20年代與 30年代之比較研究/謝蔭明 陳麗紅 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與蘇聯/H.B.果爾傑耶夫 盛世才、俞秀松與聯共(布)/沈建中 試析新翻譯出版的有關中共七大檔案/李蓉 史達林“中國革命三階段論”對中共六大的影響/劉晶芳 海峽兩岸學者關於中共六大研究之比較/楊攀 中共六大前後黨...
中國的根本問題是革命未成功,學生應該擔負這種責任,競未成之功。他希望學生要有國民的大志氣,凡職業無論大小,官階無論高卑,若不能立志,雖做皇帝,做總統,亦無事可做;若能立志,則雖做一小官,做一工人,亦足以成大事。進而提出,立志要符合中國國情,學生要明白中國地位,然後可與言立志。而立志,是要立志做大事,不...
《論中國革命的前途》是蘇聯革命家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創作的政治著作,首次發表於1926年12月。在該文中,史達林提出了當前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的重要論點,闡述了發動農民,開展土地革命的重要性,批評了在國民黨人中,甚至在中國共產黨人中存在的害怕農民起來會破壞統一戰線的錯誤思想,對中國共產黨...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的根本任務是要實現國家和民族的獨立,推翻封建地主和官僚資本的統治,走上民主發展的道路。社會主義革命要求消滅資產階級,實現生產關係的變革,這些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都是不能實現的。 在革命前途問題上必須反對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陳獨秀的"二次革命"論,把中國革命過程中兩個緊密...
指導中國革命戰爭的認識論方法論 《指導中國革命戰爭的認識論方法論》是一本圖書
《毛澤東與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開闢: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史論要》是2016年10月8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沙健孫。 [1] 書名毛澤東與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開闢: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史論要 作者沙健孫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6年10月8日 定價 56 元 開本 16 開 裝幀 平裝 I...
1940年1月,毛澤東為了駁斥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叫囂,回答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論》。在這之前,他還寫了《〈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等重要理論著作。1939年12月,毛澤東撰寫了《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這一重要著作。這是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
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的開展標誌著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為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進入了新民主主義時期。1943年5月,共產國際解散,促使共產黨以更加獨立的姿態,運用馬列主義的理論來探討中國革命的實踐。基本內容 ⑴中國革命的性質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在抗戰期間,毛澤東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個科學概念...
1941年3月,黨的理論工作者張如心在《論布爾什維克的教育家》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毛澤東同志的思想”的提法。同年6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軍野戰政治部指示:要宣傳“我黨領袖毛澤東同志發展馬列主義的關於中國革命的各項學說和主張”。同年9月,中央政治局召開的擴大會議進一步肯定了毛澤東關於中國革命的理論。194...
中國共產黨雖然自黨的二大已經認識到現階段的中國革命是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務,社會主義革命是下一階段的任務,但並沒有說明達到這個目標的具體途徑。長期以來,犯右傾錯誤的人不了解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同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的區別,因而也就不了解民主革命同社會主義革命之間的聯繫,如“二次革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