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陸地生態系統質量定位觀測研究報告2020》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中國科學院院士蔣有緒、於貴瑞作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陸地生態系統質量定位觀測研究報告2020
- 作者: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學技術司
-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11月
- 定價:110 元
- ISBN:9787521910544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質量定位觀測研究報告2020》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中國科學院院士蔣有緒、於貴瑞作序。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質量定位觀測研究報告2020》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中國科學院院士蔣有緒、於貴瑞作序。出版背景“十三五”期間,基於生態站數據完成了我國“十三五”末期森林生態效益評估,發布了《退耕還林工程綜合效益監測國家...
《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發展方案(2023—2025年)》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於2023年5月發布的方案。內容解讀 《方案》提出,國家林草局將按照“最佳化結構、科學布局,聚焦需求、服務大局,全面規範、質量優先,協同創新、高效共享”的原則,加快生態站建設,完善站點布局,提升研究水平,強化數據套用,最佳化...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研究網路(簡稱中國通量觀測研究網路,ChinaFLUX)是以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為依託,以微氣象學的渦度相關技術和箱式/氣相色譜法為主要技術手段,對中國典型陸地生態系統與大氣間CO₂、水汽、能量通量的日、季節、年際變化進行長期觀測研究的網。ChinaFLUX在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項目"中國陸地...
2023年7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管理辦法》。內容解讀 《辦法》明確,生態站根據主要觀測研究對象,分為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城市、農田防護林、竹林、國家公園等8個類型,主要任務是科學研究、觀測評估、示範套用和社會服務。生態站建設管理應遵循“科學系統、質量優先、服務...
建成中國物候觀測網、中國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研究網路(ChinaFLUX)和水循環實驗網路3個全國性觀測研究網路,共同構成了研究所野外觀測研究平台。建成完整的數據共享平台,擁有2個國家數據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數據中心: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中心、國家生態科學數據中心 國家野外...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負責研製,主要用於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陸地生態和資源調查監測、國家重大生態工程監測評價,並為環保、測繪、氣象、農業、減災等領域提供業務支撐和研究服務。2022年7月13日,據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訊息,開啟征名活動。2022年8月4日11時08分,中國在太原...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綜合監測與評估》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紀遠等。本書以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生態模型等為核心技術手段,研究構建國家尺度及生態工程典型區域生態系統監測與評估的方法體系,對中國陸地各類生態系統巨觀結構,以及陸地生態系統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支持、食物供給、碳固定、水土保持、防風...
《陸地生態系統變化觀測的關鍵技術及其系統套用》,是依託於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單位,由於貴瑞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情況 主要完成人:於貴瑞,孟 偉,王躍思,孫 波,何洪林,高吉喜,孫曉敏,岳燕珍,黎建輝,牛 棟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核算方法與套用研究》是2023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從生態系統核算的基本概念、基本核算原則、基本原理、核算範圍、核算內容、核算框架,以及生態系統估價方法的探討出發,構建了包括五個核心陸地生態系統核算賬戶和一個陸地生態系統專題核算賬戶在內的中國陸地生態系統核算賬戶體系...
森林、草地、荒漠和沼澤濕地),詳細介紹了大氣環境的觀測目標和任務、場地設定、儀器布置、觀測指標與頻次、觀測方法與觀測數據質量保證措施。《陸地生態系統大氣環境觀測指標與規範》主要用於規範化和標準化CERN大氣環境長期觀測,適用於我國生態環境監測與評估建設的各類野外台站,也可作為大專院校生態氣象學的參考材料。
根據植物群落的性質和結構分類,分為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凍原極地(苔原)生態系統。除此之外,還有人工影響形成的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價值意義 陸地生態系統的研究是生物學領域裡的課題之一,是與分子生物學具有同樣重要意義的巨觀方面的研究。它是生態學研究的必然發展,是生態...
論壇圍繞“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對陸地生態系統的影響”、“大數據在全球變化與生態預測中的套用”、“遙感與生態數據挖掘”以及“生態觀測與模型模擬”等主題,開展了四個特邀報告、30餘場大會報告以及牆報展示等學術活動,對中國國內外全球變化與生態預測的研究成果進行了交流與探討。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據2020年4月研究所...
《陸地生態系統樣帶研究的方法與實踐:中國東北樣帶植被環境關係研究》以國際地圈-生物圈計畫的核心項目"全球變化與陸地生態系統"在全球最先設定的四條陸地生態系統樣帶之一的中國東北樣帶作為研究平台,介紹了樣帶研究的興起及其在全球變化研究中的意義。 《陸地生態系統樣帶研究的方法與實踐:中...
第1章 陸地生態系統光譜觀測與光合作用 1 1.1 生態系統光合作用 1 1.2 生態系統光合作用觀測與模擬 2 1.2.1 葉片尺度光合作用觀測 2 1.2.2 渦度相關通量觀測 3 1.2.3 光合作用模擬模型 6 1.3 生態系統光譜觀測 8 參考文獻 12 第2章 陸地生態系統光能利用效率觀測與模擬 15 2.1 生態系統光能利用...
《陸地生態系統生物觀測數據:質量保證與控制》分為10章,對生物長期觀測質量管理體系、觀測過程的質控措施以及數據質量審核與評價規範傲了系統的介紹。用予CERN內部對生物長期觀測實施有效地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對其他相關領域的數據質量管理同樣具有參考價值。同時,有利於CERN數據使用者或關注者了解CERN的數據質量管理體系...
《中國生態系統定位觀測與研究數據集·農田生態系統卷:遼寧瀋陽站》是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立臣,張旭東。本書涵蓋瀋陽站主要數據資源目錄、觀測場地和樣地信息、建站以來的監測數據(生物、土壤、水分和氣象)以及長期試驗樣地的基礎信息等。中文名 中國生態系統定位觀測與研究數據...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空間化信息研究圖集:氣候要素分卷(精裝)》是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和知識創新方向性項目的研究成果之一。主要內容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空間化信息研究圖集:氣候要素分卷(精裝)》系統地論述了生態系統研究與生態信息科學的關係,陸地生態信息空間化的基本構想,氣候要素空間化的概念、...
根據2016年1月研究院官網顯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出版專著18部;在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0多篇,其中ES&T等SCI刊物論文600餘篇;提交國家標準、重要諮詢報告、方法規範和技術指南52個;獲授權專利70餘項。標準編制 2022年8月,由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33家單位編制的 《工業...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生產力和碳循環的研究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生產力和碳循環的研究》,是由方精雲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人員 主要完成人:方精雲、李克讓、曹明奎、朴世龍、賀金生 獲獎記錄 200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智慧型化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和能力,促進高水平科技成果產出,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治理,尤其是北京建設全域森林城市持續賦能,更高質量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北京林業大學將在該衛星基礎上,構建大數據云平台,加強基於衛星數據的多學科交叉研究,推進遙感產學研協作,打造林業遙感全球創新高地。
《中國生態系統定位觀測與研究數據集·農田生態系統卷·新疆阿克蘇站(1999-2007)》內容簡介:隨著全球生態和環境問題的凸顯,生態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手段正在由單點定位研究向網際網路研究發展,以求在不同時間和空間尺度上揭示陸地和水域生態系統的演變規律、全球變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和反饋,...
分別從水環境長期觀測和數據管理的各個環節入手,明確了水環境觀測過程的質量管理措施,包括樣地的質量管理、野外現場觀測的質量管理、野外採樣的質量管理、室內分析的質量管理等;歸納了水環境長期觀測數據質量審核與評估的方法和技術。《 叢書:陸地生態系統水環境長期觀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還系統總結了野外生態環境長期...
中國濕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網路中心成立於2007年12月,在“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網路管理中心”的領導與指導下開展工作,負責濕地生態站網具體建設及日常運行管理和濕地生態站綜合評估與專家諮詢,組織編輯相關監測評估報告,協助指導地方濕地生態站網建設及觀測研究工作,對聯合共建和資源共享等進行組織協調。中國濕地生態...
《中國生態系統定位觀測與研究數據集·湖泊濕地海灣生態系統卷:海南三亞站》是2010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生態系統定位觀測與研究數據集·湖泊濕地海灣生態系統卷:海南三亞站。內容簡介 《湖泊濕地海灣生態系統卷(海南三亞站1998-2006)》主要為三亞海洋生態系統國家野外...
陸地生態系統生物觀測規範 《陸地生態系統生物觀測規範》是2007年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科學委員會。
第八節 生態系統二氧化碳和水熱通量數據質量的控制體系 第九節 缺失數據的插補方法 第十節 通量觀測數據的空間代表性 參考文獻 第五章 中國通量觀測研究網路的數據唱模型融合技術體系 第一節 碳循環研究中模型唱數據融合研究的國內外進展 第二節 中國通量網的模型唱數據融合系統構建與框架 第三節 ChinaFLUX數據...
陸地生態系統生物觀測指標與規範 《陸地生態系統生物觀測指標與規範》是2019年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書以近地邊界層大氣科學的基本理論為基礎,系統地論述了陸地生態系統CO2、H2O、熱量和動量通量的觀測原理與方法,為從事全球變化、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和水循環以及地圈-生物圈-大氣圈相互作用研究領域的科技人員提供了野外觀測、數據質量控制與分析、生態學知識與數學模型的提煉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實踐技術,可作為...
第一篇 質量管理體系 1 土壤長期觀測質量管理的發展 1.1 土壤長期觀測質量管理的目的和意義 1.2 國內外土壤長期觀測質量管理的發展 參考文獻 2 陸地生態系統土壤長期觀測質量管理體系 2.1 土壤長期觀測質量管理的目標 2.2 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土壤長期觀測質量管理體系的組成 2.3 土壤長期觀測質量管理的...
於貴瑞組織開展了陸地生態系統碳氮水通量觀測理論和技術研究,開發和集成研製通量觀測技術系統,設計創建了中國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研究網路(ChinaFLUX)。組織開展陸地碳儲量/通量的動態變化和空間格局規律綜合研究,評估和認證了中國區域陸地生態系統碳源/匯功能格局及增匯潛力。系統性開展陸地生態系統碳-氮-水通量及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