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河歷史地理》是馬正林 / 黨瑜 / 肖愛玲所著書籍,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運河歷史地理
- 作者:馬正林 / 黨瑜 / 肖愛玲
- ISBN:9787569504118
- 定價:55.00元
-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12
- 裝幀:平裝
《中國運河歷史地理》是馬正林 / 黨瑜 / 肖愛玲所著書籍,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邗溝,隋朝時隋煬帝開鑿貫通並大幅度擴修改建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14年6月22日,...
《中國運河歷史地理》是馬正林 / 黨瑜 / 肖愛玲所著書籍,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內容簡介 該書系統闡述了中國運河的興起、發展和變遷,以及各個歷史時期中國運河的具體路線和走向。這部學術力作,經過大量實地考證,並與現有文獻資料相互印證,文字嚴謹,圖文並茂,引用有據,很多圖片均為首次發表。本書前面的32頁...
中國的運河建設歷史悠久,開鑿於公元前506年的胥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中國現有記載的最早的運河,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的運河。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為溝通湘江和灕江之間的航運而開挖了靈渠。主要建於中國隋朝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世界主要運河有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基爾運河、科林斯...
平虜渠位於渤海灣的西岸,溝通了滹沱河和泒河,給海河平原上的河道結構帶來了歷史性的變化。平虜渠南起滹沱河畔的青縣,北止於泒水的獨流鎮附近,全長約50多公里,從而使滹沱河與泒水合,匯合後始稱清河。據《水經·沽水》載:“清河者,派(泒)河尾也。”滹沱河與泒水的匯合,溝通了海河平原上的兩大...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利用自然水源、修築人工運河、灌溉農田和進行運輸的歷史。這些人工運河與天然河流連線起來可以由河道通達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這四通八達的水道為後世開隋唐大運河奠定了基礎。早期開鑿 春秋末期,吳王夫差調集民工開鑿邗溝。因途經邗城,故得名“邗溝”。吳邗溝自今揚州市東南邊的古邗城之下起,城下掘...
北運河,歷史上稱潞水,又有潞河、白河(白漕)、沽河和外漕河之稱。1912年以前,北運河上游原分三支,西支溫榆河,古稱溫榆水;中支白河,古稱沽水;東支潮河,古稱鮑丘水。潮河、白河在密雲縣城西南匯流後稱潮白河,至通州區(原通縣)城北注入溫榆河,成為濟運主流。白河(白漕)是明代的稱謂。北...
本片讓人們對大運河這個世界歷史文化遺產有了全面的認識和了解。播出信息 首播頻道:CCTV-9(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首播日期:2016年3月19日―26日《人文地理》時段 分集劇情 獲獎記錄 2023年10月24日,該片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23年第二季度優秀網路視聽作品推選活動優秀作品目錄。
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止杭州,縱貫京、津、冀、魯、蘇、浙六省、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801公里,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水運大動脈。京杭運河南端,自江蘇鎮江至浙江杭州的一段又稱江南運河。在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其中,平望至杭州有3條航線,即東、中、西線,如以東線...
但由於這條運河較小,且不久即被荒廢,因而在歷史上亦無痕跡可尋覓。而大約在稍後的時間,楚國也在江漢平原上開鑿了一條從都城郢(今湖北荊州)到漢水沙洋一帶的水道,這是有記載的中國最早的運河工程。在春秋時期,史稱“雲夢通渠”關於“雲夢通渠”開鑿的時間和線路,史書上並無明確記載,但從《史記·河渠書》...
2022年9月1日上午9時,京杭大運河滄州中心城區段實現旅遊通航。歷史沿革 滄州段運河始於東漢末年,漢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為北征袁紹,修建了著名的“遏淇水入白溝”工程,《水經·淇水注》中有詳細記載,“漢建安九年,魏武王於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東水入白溝以通漕運,故時人號其處為枋頭。是...
迨至近代,京津、津浦、滬寧和滬杭鐵路及公路網相繼修建,與運河息息相通;沿線各地工業先後興起,城鎮密集,是中國精華薈萃之地。 現狀特徵 京杭運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條件在各段均不相同。 ①通惠運河。歷史性通航河道。由於清末實行“停漕改折”政策和20世紀以來鐵路、公路交通發展,貨物轉為陸運,加之水源不...
始建於明萬曆年間, 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在無錫人的心目中,清名橋在歷史上的繁榮就象那幅名畫《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一樣,是古老運河歷史的符號、繁榮的象徵、文化的縮影。在清名橋下生活的運河人家安逸、自足,這也許就是悠悠古運河帶給他們的那種自信與滿足吧。他們在極普通的生活中回味著過去,感受著...
歷史變遷 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運河。說起京杭大運河,人們常常想到的是它縱貫大江南北,直來直往。其實不然,從煙波浩渺的微山湖東口,蜿蜒曲折的運河迤邐向東,流經廣袤的魯南大地進江蘇入中運河,這段就是位於山東棗莊的台兒莊運河。它是整個京杭大運河中完全東西流向的一段。台兒莊...
大運河(寧波段)與自然江河與人工塘河並行結合、複線運行,其因勢取捨的設計、構築理念與航運方式,在中國大運河體系中獨一無二。2014年6月,浙東運河上虞-餘姚段(餘姚部分)、浙東運河寧波段和寧波三江口(含慶安會館)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沿線文化遺產內容豐富,數量眾多,歷史跨度大,涵蓋運河水利工程及相關...
遊客登臨江岸古城牆上的大觀樓,東觀日出江湖,西瞻大橋雄姿,南望金山寺等諸山美景,北眺運河如練。近賞園林旖旎秀色,集山川雄秀於一體,覽人間風光於一園,定會使遊人如臨仙境,心曠神怡,讚嘆不已。揚州古運河遊覽線的重點之一是鹽商文化群景區。揚州鹽商,不僅在綿延千里的古運河沿線,甚至在中國歷史上都是一...
囊括了中國若干個朝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國家因素,又創造出大運河流域多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非國家因素。一言以蔽之:大運河文化,是以黃河流域文化為核心,與海河、淮河、長江、錢塘江共同融合出的獨特的江河文化,並緊密與中原文化相...
著有《河山集》《中國的運河》《中國歷史地理綱要》《中國疆域沿革史》(與顧頡剛合著)等。圖書目錄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遠古時期自然水道的利用/001 第二章 先秦時期運河的開鑿及其影響/009 第三章 秦漢時期對於漕運網的整理/047 第四章 東漢以後漕運網的破壞與補綴/078 第五章 隋代運河的開鑿及其影響/112 第...
還怎么跟學生講歷史和地理呢?中華民族帶來世界聲譽的京杭大運河,現在成了一條折斷脊梁骨的髒水溝。山東以北運河地區,歷史上繁華富庶的城鎮,隨著運河的斷流而衰敗,有的成了閉塞的窮鄉僻壤。黃河繼續斷流下去,也必將重蹈覆轍。人類社會的發展史表明,人的活動及其家園的興建,首先是傍河而生的。修建運河這樣的...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形成於隋代,發展於唐宋,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縱貫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大運河為我國經濟發展、國家統一、...
新夏港船閘自2016年5月試運行以來,船舶通過量連年屢創歷史新高,日均過閘船舶超過600艘,曾創下蘇南地區船閘日通過量超千艘的紀錄,2022年全年通航率100%,累計放行各類船舶17萬艘,全年船舶通過量7431萬總噸(約1.49億載重噸),為長三角區域建材、煤炭、糧食、外貿物資等大宗物資的快捷順暢流通提供了有力支撐...
大運河滑縣段自隋朝煬帝時期(公元608年)利用曹魏舊渠引沁水開鑿以來,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千餘年來文化積澱的大運河,不僅繁榮了地方經濟,更孕育了豐厚的運河文化,通過挖掘其文化內涵,並按照世界文化遺產標準進行比對,初步認定大運河滑縣段已基本符合世界文化申遺標準中的關於唯一性、真實性及完整性的認定標準。
東漢建安元年(196年),邗溝淤隔,廣陵太守陳登改鑿邗溝西道,利用原揚州至樊良湖一段故道,穿渠向北至津湖(即界首湖),再北更鑿馬瀨(即白馬湖),百里渡湖,直達末口入淮,為里運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是歷史上對邢溝運道的首次改造。東晉永和年間(345~356年),邢溝南段,江都濱江水口因沙洲淤漲,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