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道德啟蒙》是現代吳熙釗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近代道德啟蒙
- 作者:吳熙釗
- 創作年代:現代
- 類別:哲學
-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 ISBN:9787805281957
《中國近代道德啟蒙》是現代吳熙釗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中國近代道德啟蒙》是現代吳熙釗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本書是“歷史反思叢書”之一。本書分析了封建傳統道德的危機和困擾,以及西學東漸與近代道德啟蒙,指出競爭為和諧中嘴這兩種道德觀的碰撞、民主與專制這兩種近代政治道德的...
中國近代倫理思想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各種道德學說的總稱。近代以來,特別是從19世紀末以來,中國倫理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傳統倫理思想被逐步揚棄,新的倫理思想得以形成。即從傳統道德理論(適應於等級的、專制的社會)到公民道德理論(適應於公民社會)的轉變。定義 1840年...
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也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一次思想啟蒙運動。主要內容 前期 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封建專制愚昧。後期 宣傳馬克思主義。代表人物 陳獨秀(1879-1942),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發起成立中國共產黨。胡適(1891-1962),文學革命的發起人,著名學者。...
信仰主義的語言霸權固然禁錮了人的自由,但是至少,它還有一點積極的作用,那就是體現了人類的基本道德要求,維護了人類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秩序。當文藝復興的啟蒙把信仰主義的基礎破壞了之後,如何重建人類生活的這種基本秩序,基本道德價值,就成了放在啟蒙運動面前的急迫任務了。笛卡爾 笛卡爾哲學的出現,是西方近...
宋明啟蒙說也就是南宋的心學與事功學,可以看作是中國最早的近代思想啟蒙的萌芽,而王學則可以看作“是中國封建中世紀後期第一個初步成熟的近代啟蒙哲學。從某種意義上說,事功學的事功(力行)精神與心學的主體精神正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最優秀的東西,體現了主體理性與實踐理性的精華。事功派的力行精神體現了實踐理性...
啟蒙時代的學者不同於之前的文藝復興時代的學者:(1)他們不再以宗教輔助文學與藝術復興,而是力圖以經驗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識系統能獨立於宗教的影響,作為建立道德、美學以及思想體系的方式。(2)從字面上講,啟蒙運動就是啟迪蒙昧,反對愚昧主義,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運動,其精神實質上看,它是宣揚新的政治思想體系...
它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反對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張在中國實行“立憲共和制”,以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取代封建專制制度,以科學精神、科學態度批判封建主義的盲從、獨斷和迷信。在革命民主主義者看來,變革制度和思想革命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新文化運動批判老教條、老八股,提倡新文學、新道德,主張婚姻...
《啟蒙道德哲學》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范志均。內容簡介 近代啟蒙道德是在古代目的論倫理和中世紀神義論道德的崩潰下興起的,是一種自由論的道德。啟蒙道德哲學反對對人進行自然因果性的解釋,認為人的行為不是出自自然的必然性,而是出自自由的意志決定,因此對道德的解釋必須訴諸自由,自由是...
該書是我國古代到近代傳授優良道德規範和文化常識為目的的傳統蒙學讀物。內容簡介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依據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的經典啟蒙讀物,是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規範。《弟子規》不僅是儒家的基礎,也是人性的基礎。讓孩子從國小習我國傳統儒家文化的精髓,將對孩子的性格塑造和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起到重要...
《中國近現代倫理啟蒙》是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嘉。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研究了中國近代以來倫理啟蒙問題,分析了啟蒙運動的始末、啟蒙內容、啟蒙過程、啟蒙結果、啟蒙評價等,並分析了利弊得失和流變。從歷史變遷角度,分析了這種啟蒙的歷史功過,是一部難得的倫理史學術專著。目錄 導言 一 “啟蒙...
第二節維繫中國現代化命脈的價值關懷——梁啓超“新民說”的價值意蘊 一、“鼓民力”的底據在於“興民權”二、“興民權”的前提是“開民智”三、“開民智”的根本乃“新民德”第三節中國近代道德人格的奠基者——譚嗣同“心力說”的原創性價值 一、道德的本質——“天理之善”還是“人慾之善 二、道德實踐理性...
《弟子規》和《三字經》是我國古代到近代傳授優良道德規範和文化常識為目的的傳統蒙學讀物,凝聚著中華幾千年傳統教育精華,歷來是中國啟蒙教育的經典著作,至今閃耀著中華民族智慧和道德的光芒,滋養著兒童純淨的心靈。《三字經》是我國影響最大、代表性最強的古代啟蒙讀物,被譽為“千古第一奇書”。它是我國古代兒童識字...
第十一章 政治-道德啟蒙 一 新民說:向民族主義的傾斜 二 曇花一現的個人主義 三 超越啟蒙:從國民性到普遍人性 第十二章 信念系統的分裂 一 先知者的困惑:王國維之“死”二 科玄論戰:意識形態的背景 三 教條性的終結 第十三章 出路何在 一 保守主義:向人生領域退卻 二 自由主義:在夾縫中掙扎 三 ...
近代時期 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由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舊民主主義革命運動開始出現。與此同時,中國倫理思想也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鴉片戰爭前後,以龔自珍、魏源為代表的早期啟蒙主義的思想家,開始揭露和批判封建道德,他們主張變易“風氣”,改造“人心”,反對宋明理學的禁慾...
一、思想啟蒙與人道主義 啟蒙運動的核心價值——道德至上主義的瓦解——傳統的因襲 二、人道主義思潮的主線 個性主義與博愛主義——康有為:近代人道主義的起點——從改良派到民主派諸家的人道主義 三、思想方法 以倫理啟蒙為核心——如何接受西方思想——對本土文化的繼承與超越 四、以自由觀為核心 理想主義的特徵...
一、 思想啟蒙與人道主義 啟蒙運動的核心價值——道德至上主義的瓦解——傳統的因襲 二、 人道主義思潮的主線 個性主義與博愛主義——康有為:近代人道主義的起點——從改良派到民主派諸家的人道主義 三、 思想方法 以倫理啟蒙為核心——如何接受西方思想——對本土文化的繼承與超越 四、 以自由觀為核心...
第一章 超越與回歸:近代文化啟蒙與中國古典傳統 一 國粹情結:以心人世的道德理想 二 力不從心:心力超拔的道德闡釋 三 古典人文性情:自我膨脹的精神勝利法 第二章 新文化元典與陳獨秀領銜的內聖外王思維模式 一 超越與回歸:新青年時代的思想症候 二 現代與傳統:陳獨秀領銜的啟蒙潮流 三 求同與存異:同仁...
“在民族報業創始時期的開創性貢獻,在近代中國思想啟蒙、維新變法與革命宣傳中的歷史性貢獻,在‘孤島’時期為中國抗戰勝利與民族解放做出的卓越貢獻”進行深入理解與把握;挖掘“洋旗報”傳播策略,為當代中國的對外傳播提供鏡鑒;闡揚革命運動與抗戰中“洋旗報”報人不畏威脅、不為利誘與不怕犧牲的職業精神與道德,以...
百集電視情景劇《學堂故事》於12月10日在京正式啟動。該項目由中國文聯、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中國文聯出版社、北京漢語國際推廣中心、海寧日報、北京同一首歌傳媒廣告有 限公司、北京中視掌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是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我國首個啟蒙 道德教育大型電視文化工程。
辛亥革命: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 論辛亥革命時期中國社會的轉型 辛亥革命與近代中國社會改造 辛亥革命與思想啟蒙 辛亥革命與社會進步淺議 辛亥革命與近代道德建設 辛亥革命與思想話語的變遷 辛亥革命與清末“新政”的聯繫及其他 救國真難:20世紀中國精英的趨避衝突 辛亥革命與儒家文化的命運——對清末民初“尊孔讀經”問題...
孔子以“仁”為最高的道德意識,這個意識內在於人性,其源頭仍在於天,不過這個超越性的源頭不是一般語言能講得明白的。只有待每個人自己去體驗。“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是說孔子不正面去發揮這一方面的思想,並不是他不相信或否認“性與天道”的真實性。近代學人往往把孔子的立場劃入“不可知論”的...
道家的因任自然的文學觀,從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經》),莊子的“大辯不言,……言辯而不及”,“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齊物論》)等關於“道”的言論中,可以看到他們強調的是一種“不期精粗”、妙絕名言、自然全美的境界。所以老子提倡“大音希...
《中華道德楷模-近代卷》是一本2015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侃侃,陳家新著,白雲濤編。本書講述了中國近代(1840-1949)人物的傳統美德故事。內容簡介 講述中國近代(1840-1949)人物的傳統美德(道德故事),以“愛國是道德的首要要求”為基本依據,分為民族大義,國之忠魂、愛國情操,譽滿天下、促進...
一、民主制度生成新民德 (一)民主制度為新民德提供生成和發育的空間 (二)制度收益二民德轉型的內驅力 (三)新制度建構國民整體道德理性和道德主體性 二、自由主義經濟制度下重構價值理念 第八章國民性反思 第九章啟蒙的文化課題 第十章中國近代啟蒙思想中人學理念的缺失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
出版學術專著《啟蒙論》《混沌的現代性》《中國近現代啟蒙文學思潮論》《中國當代啟蒙文學思潮論》《道德嬗變與文學轉型》《在感性與理性之間》《鐵凝文學年譜》《文學回到人本身之後》等多部。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當代作家評論》等發表學術論文三百餘篇。先後獲得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國家級...
我們能夠大叫,是黃鶯便黃鶯般叫;是鴟鶉便鴟鶉叫。我們不必學那才從私窩子裡跨出腳,便說:"中國道德第一"的人的聲音。我們還要叫出沒有愛的悲哀,叫出無所可愛的悲哀。我們要叫到舊賬勾消的時候。舊賬如何勾消?我說,"完全解放了我們的孩子"!女性解放的宣言 9月1日,《新青年》第九卷第五號上發表《...
在徐繼畬之後,中國知識界有的繼承、演繹,有的發展、深化了徐的評論,其大框架依然是事功與道德,其主要方面,依然是創立民主制度與個人高尚品德,而這兩點,都是徐繼畬開創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徐繼畬的華盛頓論在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開創性的典範意義。——熊月之:上海市社科院副院長、歷史所所長、研究...
在本體論方面,鄭觀應首先提出帶有西方近代自然科學色彩的“道”範疇,並把“道”歸結為物質性實體,從而閃爍著機械唯物主義的光芒。同時他又把倫理道德規範的“中”作了非科學的抽象,並把這個抽象化了的“中”也規定為“道”的內涵,因而其哲學變革還深受著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的束縛。在認識論方面,鄭觀應對中國...
傳統儒家思想是以孔孟思想為基礎,吸納了“天人感應”思想、佛教道教思想以及唯心主義思想等,歷經漢代董仲舒的“大一統”,兩宋時期程朱理學,宋明期間的陸王“心學”的演變,形成了一套以宗法制度為核心,三綱五常為基本內容的封建禮儀道德規範,成為中國社會兩千年的主流思想,構成中國傳統文化之根基。步入中國近代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