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著忠於史實、史料和實事求是的編寫原則,本書力求比較全面地反映1980—2000 年我國職業教育改革開放初期的各方面的發展情況、教育觀點及其理論研究成果,以及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重大事件。本書還精選了國內職教界知名學者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和有代表性的職業院校創建、發展的歷程及其所取得的成就。以期勾勒出這一時期我國職業教育的概貌,並為我國今後開展職業教育研究提供一些基礎文獻與資料。
目錄
目錄
序:顆粒歸倉 碩果滿枝(陳昌智)
前言
第一編 風雲紀事(1980—2000) 1
二、三次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 不斷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7
三、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獲得大發展12
五、重構職工教育與培訓體系 開創職工教育工作新局面30
六、農村教育綜合改革的實施 助推農村經濟發展38
七、《職業教育法》開啟法治職業教育的新征程44
八、《職業分類大典》奠定職業教育規範發展的基礎47
九、構建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體系 推動職業教育的科學發展54
十、廣泛開展國(境)內外交流與合作 加快職業教育現代化的步伐64
第二編 名家作品選73
一、孫起孟 73
紀念黃炎培先生誕生110 周年、中華職業教育社立社70周年感言74
關於安徽省“農科教”統籌協調工作的見聞76
對當前我國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80
二、何東昌 87
在全國職業技術培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摘要)88
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幾個問題 92
成人教育要有自己的特色100
三、浦通修103
在青壯年職工文化技術補課座談會結束時的講話(摘要)103
搞好職工教育理論研究108
必須大大加強職工教育和幹部教育112
四、何光117
職業技術培訓要有中國的特色118
關於職工教育的幾個問題120
五、王明達125
關於當前農村教育改革的幾個問題125
我國職業教育的現狀及問題131
關於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幾個問題134
六、王顯潤139
職工教育投資使用效率的考察139
職工教育管理概論150
七、王憲成161
英國發展職業教育的主要經驗161
台灣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的概況165
實行“雙證書”制 培養“一體化”職教師資170
八、華蔭昌178
當前勞動就業幾個問題的探討178
九、劉北魯198
日本在培養人才方面的政策與措施199
教育經濟學理論在日本的發展和套用205
日本職業訓練制度的形成與發展207
十、劉來泉215
全面推進高等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216
加強職教研究工作 促進職教事業發展221
十一、劉啟嫻225
蘇聯職業技術學校師資的培養225
蘇聯八十年代職教改革述評228
高職發展模式初探233
十二、劉春生242
教育內部要樹立職教與高教、普教並重的思想243
走出高職發展的誤區246
職教課程改革的目標取向研究250
十三、劉鑒農255
發展職業教育與勞動、教育制度的同步改革256
關於就業意識與就業指導257
十四、關世雄262
關於職工教育理論研究問題262
關於我國職工教育特點和規律的探討265
十五、關裕泰272
香港職業訓練概況及其特點272
技工學校的回顧與展望278
十六、紀芝信282
關於農村職業技術教育領導體制的探討286
十七、孫世路290
回歸教育:一門新興的教育理論290
談談職工教育的概念、任務、結構問題295
十八、嚴雪怡298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初論298
有關中職與高職銜接的若干問題302
十九、李永濤307
職工教育的地位和作用308
職工教育的經濟效益315
二十、李宗堯319
關於天津市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構想320
藉助社會力量促進高職教育的建設和發展325
二十一、李藺田329
世界職業教育學制研究329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普及化芻議340
二十二、楊之嶺344
職業教育:在科技現代化社會中前景寬廣344
二十三、楊向東355
職業技術教育師資隊伍亟待建設355
橫向聯合——技校教育發展的新趨勢360
學徒制亟待改革362
二十四、楊廷金365
淺談建立我國工人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問題365
技工學校領導體制改革的幾點淺見368
二十五、楊金土371
對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幾個重要問題的基本認識372
艱難而必然的選擇383
論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徵390
沒有教育的多樣化 就沒有人的自由發展397
二十六、吳福生404
中等教育發展的世界性趨勢——既能動腦又能動手404
普通教育職業化職業教育普通化406
二十七、應文涌408
職工教育學制及其結構體系408
職業資格制度——世界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411
聯邦德國的改行培訓及相應制度414
二十八、沈亞光418
對高級技工培訓工作的幾點意見419
崗位技術培訓的實施與技術等級培訓的改革422
開展攀高工程防止高級工出現斷層問題425
二十九、張厚粲429
車工操作的能力結構439
三十、張薇之448
論短期職業大學的基本教學要求454
三十一、陳大鶚463
借鑑三資企業經驗指導國營大中型企業的職工教育工作463
實現現代企業制度企業教育機構不可撤銷470
三十二、陳太運472
職工教育的計畫管理481
三十三、陳宇490
英國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重大改革490
國家技能振興戰略494
“工人”概念的變遷499
三十四、陳俊英504
戰後日本的私學振興與政府資助505
日本私立學校法的內容及特點509
三十五、陳逖先513
依靠職業教育 提高“造血”機能514
論縣級職教中心建設517
三十六、周稽裘527
再建新的標誌工程527
以專業現代化推進職教現代化533
三十七、孟廣平539
關於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內涵和實施539
再論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內涵及實施542
三十八、趙堅547
從蘇州市17所技工學校教師隊伍的現狀 看教師培訓進修的必要性及其途徑548
三十九、趙金亭558
就業訓練的性質、任務、特點和發展趨勢及對策的探討558
就業訓練中心的產訓結合563
四十、郝守本572
採取特殊途徑 籌集教育經費572
職業高中校長辦學的思路:目標與實踐573
四十一、胡大白580
論我國民辦高校的成長道路和發展趨勢580
四十二、胡學亮586
無錫市技校提高生產實習教師素質有三條措施586
技校生知識與技能培訓比例拙見587
四十三、俞仲文589
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 培養跨世紀的實用人才590
四十四、聞友信595
職業指導ABC 598
四十五、費重陽604
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605
發展職業教育要主動適應勞動就業的需要610
職工教育的歷史轉折613
四十六、姚裕群618
論職業選擇618
在職青年職業意向的調查與分析623
四十七、錢景舫628
從勞動制度改革談教育觀念的更新629
走向21世紀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634
職業教育的困境與出路643
四十八、高奇647
中國職業教育四十年647
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研究與實驗653
四十九、黃日強662
中德職業教育法規管理之比較662
中德職業教育發展差異的教學工作原因664
五十、黃克孝674
我國職業和技術教育學制基本模式的探索674
最佳化職教課程改革的目標與原則678
高職課程內容的價值取向681
五十一、蔣乃平686
MES、CBE中的西方現代教育思想印痕686
終身教育和課程的“立交橋”689
五十二、梁忠義694
論日本職業高中694
日本職業訓練制度的特點、問題及發展趨勢700
五十三、董操709
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713
第三編 名校風采718
一、上海電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718
自強不息 追求卓越718
順應時代發展 構築“高級藍領”搖籃723
三、無錫市高級技工學校729
在探索中求發展729
與時俱進 改革創新 開創新輝煌733
立足辦學特色 彰顯學校生命力738
中國“一體化”職業教育師資的搖籃741
長風破浪會有時 繼往開來展宏圖745
八、肇慶市技工學校750
闖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750
以人為本 和諧共生757
十、武漢鋼鐵集團礦業公司礦山技工學校762
教、科、產、研四位一體 提升辦學效益762
十一、江漢大學764
地方大學地方辦 辦好大學為地方764
十二、唐山陶瓷技工學校769
頑強創新 攀高致遠 打造名牌職業學校769
抓住機遇 快速發展 開創天津高等職業教育的新局面773
他捧起職業教育一顆璀璨的明珠780
首創民辦大學的理想和現實789
十六、西安翻譯培訓學院795
開創獨特的西譯辦學模式795
從借鑑德國“雙元制”到本土化探索798
十八、天津大港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801
天津大港區職業教育新突破801
十九、瀋陽黎明公司技工學校804
借他山之石 啟技工學校改革新路804
二十、河北省獲鹿縣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808
中國第一個縣級職教中心二十載的崢嶸歲月808
高起點 高定位 引領高職院校創新發展814
附錄821
附錄1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職業教育類立項一覽表(1980—2000)821
附錄2 中國職業教育大事記(1980—2000)824
後記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