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1978年以前的中國經濟,農業基礎薄弱,輕工業和重工業比例失衡。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通過優先發展輕工業,擴大高檔消費品進口,加強
基礎產業、
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
第三產業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中國的經濟結構趨於協調,並向最佳化和升級的方向發展。中國各產業之間及其內部的比例關係都有了明顯的改善,其中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第三產業比重上升;
國民經濟總量增長從主要由第一、第二產業帶動,轉為主要由第二、第三產業帶動,第二產業的增長構成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主要動力。在整體
產業結構變化的同時,各產業內部的結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中,純農業產值比重下降,林牧漁業比重上升;在工業內部,輕重工業結構正逐步由偏重“消費補償”的輕型結構,向“投資導向”的重型結構升級;在第三產業內部,交通運輸業、商業等傳統產業比重下降,
房地產業、金融保險業、電信業等迅速發展。
資訊
金融體系的流動性得到恢復,
經濟學家預計,如果當前的環境不變,不需要其他的刺激,中國經濟就將穩步復甦。
外部的挑戰和一項針對採購經理的調查顯示,隨著新增訂單和產出達到數月來的最高值,中國經濟正在從三年來最低迷的時期緩慢而平穩的復甦。
10月份滙豐製造業採購經理人預估指數達到了三個月來的高位,為49.1,但仍然低於50,這是劃分工業活動增長和萎縮的分界線。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9月份的工業產出折合年增長率為9.2%,這意味著儘管中國的工廠在發展,但是發展的速度不如往年同期的水平。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的分析師Dariusz Kowalczyk表示,市場可能會失望地發現,中國的經濟復甦是漸進式的,不會又有新的刺激出現。
PMI預估值是自上周官方發布GDP以來的又一個真實經濟活動指標。第三季度的GDP增長率低於官方目標,儘管9月份經濟出現了強勁信號,但仍成為了自2009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低值。這份PMI預估值調查數據主要來自小型的出口導向型的中國私營製造商。
隨著新訂單和產出的提高,PMI指數有所上升。出口訂單,庫存和價格調控都得到巨大改善,預示著新一輪增長的開始,也是中國經濟政策微調的效果。
PMI新訂單指數觸及六個月來的高位,股票交易達到了自7月以來的最高值,成品存量也降到了自3月以來的最低值。
這意味著訂單的回升將引起產量的上升,這在已達到三個月來高位的PMI產出指數中得到了證實。
這強化了經濟學家們普遍的預期——儘管經濟成長政策將繼續保持,但他們在十年一次的領導層換屆選舉結束後不會得到擴大。
分析師稱,上個月中國的出口強勁反彈,工廠產出、投資和零售總額都收高於預期。這顯示了最近審批的價值157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項目在起作用了。
同時,隨著來自就業市場的壓力仍然揮之不去。這要求在未來的數月里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來保證經濟穩步復甦。
據路透社的訊息,經濟學家預計中國第四季度的經濟成長為7.7%,比第三季度略有提高。
據訊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稱,中國的銀行作出了新增貸款超過8.5萬億人民幣的計畫,比2011年的7.5萬億人民幣的新增貸款數額更大,而超過8萬億人民幣是今年的目標。
同時,全社會的融資總量在9月份為1.65萬億人民幣,比8月份的1.24萬億人民幣有所上升,這是經濟中流動性的廣義指標。
分析師預計今年及明年,利率將不會下調。在2012年,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只降低了50個基點,釋放出約1.2萬億人民幣的新增貸款。
但企業仍反映經濟環境艱難。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的出口在2011年占GDP的31%,並為中國人提供了約2億個工作崗位。不斷惡化的債務危機已經削弱了歐盟對中國的需求,歐盟是中國最大的海外市場,這最終將影響到國內經濟。
滙豐 PMI預估值大約發布在PMI數據前一周。這是基於85%-90%左右的調查量來得出的數據。
調整重點
3月6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將就“經濟社會發展與巨觀調控”等問題答問。 關於記者提到
產能過剩及該採取怎么樣的措施解決的問題,張平表示:
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在我們國家已經是一個製造業大國。製造業在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同時,一些行業、一些產業也出現了產能過剩。尤為突出的是
鋼鐵、
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焦炭這些傳統的產業。還有近一個時期以來,光伏、風電設備這些新興的產業也出現了產能過剩。剛才這位記者朋友問是什麼狀況的話,我用一個量化的指標來概括一下,大體上是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焦炭,這些行業我們產能的利用現在大體上是在70%-75%之間,國際上一般衡量比較正常的市場競爭,產能的利用率應該超過80%-85%的幅度比較合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可能就是產不足需的局面,只有適度的富餘,才能夠激發市場的競爭,才能夠推進企業的技術進步、管理的提升。但是我們現在這些行業的利用率只有70%-75%,所以出現了產能過剩。
光伏利用率就更低一些,只有不到60%,風電現在的產能,風機的產能利用率不到70%。由於產能過剩,所以也就引發了一些問題。它本身對資源、對勞動創造的浪費姑且不說,就是這些企業、這些產業本身也面臨很大的困難。所以鋼鐵行業、水泥行業,尤其是電解鋁、焦炭、平板玻璃這些行業現在都比較困難。去年虧損的面都比較大,鋼鐵行業去年的利潤率只有1點幾,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在虧損的狀態。電解鋁虧損的面去年達到50%左右。所以企業自身很困難,同時也引發一些惡性競爭,明知道虧損還要生產,還要維持它的運轉。這樣的一種狀態也導致了一些地方的保護主義,分割了市場。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於我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都是很不利的。因此,化解產能過剩是我們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一個重點。
調節這些產能的過剩,剛才你問到一個問題是市場的結果還是政府的調控的結果?各個方面的因素比較複雜,經濟界和新聞界朋友都可以做深入的分析。總的就是要通過繼續深化改革,來從根本上解決我們現在產能過剩和體制機制方面的一些因素。
對於當前存在的產能過剩,中央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明確方向,就是要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按照這樣的要求來化解產能過剩的問題。尊重規律就是要尊重經濟發展的規律,尊重市場的規律,尊重各個產業自身的規律。分業施策,根據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產品採取不同的措施。多管齊下,要採取多種經濟法律的手段,當然也包括必要的調控手段,就是行政調控的手段。標本兼治是要既要解決當前的問題,又要在體制機制上能夠形成將來不會再出現產能嚴重過剩的局面。所以對於化解產能過剩,我們現在也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包括通過技術進步來提升我們的產品的檔次、質量和水平。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現在的產能過剩是結構性的,我們企業自身的素質還比較低,產業的結構、產業的質量還不高,結構還不合理,我們自己創新的能力還不強。剛才我說到這些產能過剩,有一些問題我們自己還解決不了。比如平板玻璃,我們現在產能是嚴重過剩,但是現在電子用的平板玻璃,像我們的電視機這些大平板,玻璃基板我們一直都是進口的,我們自己還不能生產。最近這幾年經過科技攻關以後,我們現在國內才有一兩家企業掌握這方面的技術,但是大部分還要靠進口。包括我們的風機,風電設備,我們的風機組成控制系統也還要進口。所以,首先要提高企業的素質,來解決產能過剩,這是一條途徑。第二,通過兼併重組來消化一批產能過剩。第三,通過優勝劣汰淘汰一批落後的產能。第四,我們鼓勵我們的企業到海外去發展,轉移一批產能。
通過採取多種措施,多措並舉,我們將努力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並在這個過程中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職工的權益,使得我們經濟發展能夠進一步走上持續、健康的軌道。
影響
近年來,我國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取得了一定成效,使經濟得以持續保持較快速度增長。繼續實行積極的
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起了重要作用,同時為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擴大居民消費需求也採取了措施,如提高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工資和城鎮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費標準,大力整頓規範
市場經濟秩序,努力減輕農民負擔,大力發展服務業等,有助於推動消費需求持續增長。
實現2002年的經濟成長目標總需求拉動的情況。消費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但也受到一定抑制不能期望過高,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速度減慢,可是我國進出口增勢良好,但進口與出口相抵的
淨出口估計不大,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有限。因此,投資的增長對2002年我國經濟成長起重要作用,而投資增長主要靠政策因素,尚未形成良性的需求持續增長態勢,我國現階段經濟成長主要受到需求約束,所以說啟動
內需仍是2003年以及今後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
2001年、2002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保持高速增長,成為支援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是由於
投資體制不健全,促進投資正常增長的體系尚不完善,投資增長主要靠國家國債項目投資拉動,投資穩定增長的內在機制還沒有形成,投資增長缺乏持久動力。“三農”問題解決還需要一個過程,保持農村消費市場穩定增長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城鎮就業壓力仍然突出,城鎮低收入人群體呈擴大趨勢。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教育、
醫療保險制度等改革措施的相繼出台,使居民消費預期支出增加,儲蓄傾向上升,限制了
即期消費增長。儘管這些都給
擴大內需帶來難度,可是擴大內需是政策選擇要考慮的重要方面,而且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性啟動
我國經濟發展的第二步戰略目標是2000年國民生產總比1980年翻兩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準,這個目標已經實現。從新世紀我國開始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的歷程即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達到中等發達水準,這是很宏偉的目標。近期中央又把這五十年分成三個階段,在這期間人民生活目標怎么體現是重要的戰略選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轉變的重要標誌之一就是關注人民生活,第一步到溫飽;第二步到小康,這個戰略轉變有重要意義,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從人類生活發展階段來看,大體上經歷了貧寒、溫飽、小康、富裕四個階段。小康是對人們生活的一種描述,是一個過程、是一個生活發展階段,這一階段處於溫飽和富裕之間。我們的第二步戰略目標所達到的只是小康階段的起點標準,從小康的起點標準進入富裕階段,中間還需要經歷一段比較長的時間。
因此,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從人民生活--最終需求的角度啟動中國經濟,建立長期支援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同時,必須要有相應的政策,如收入分配政策、
消費政策、消費信貸政策等的支援。
現以房地產為例,根據亞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
湯敏博士的研究,2001年,全國完成
房地產開發投資6245億元,比上年新增1261億元,綜合考慮直接和間接因素,在2001年7.3%的經濟成長中,來自房地產的
貢獻率達1.6個百分點,占當年經濟成長率的22%。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基於住房的商品化、市場化,
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成為推動房地產發展的主要力量,要進一步推動住房產業發展必須加快住宅金融創新步伐。如通過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推進
住房貸款二級市場的發展;在完善新房抵押貸款政策的基礎上,推動二手房市場抵押貸款業務的開展;採取房貸利息沖抵所得稅,
養老金、
公積金融通等手段,鼓勵居民
購房置業以
擴大內需。
積極財政政策,如果從一般意義上來理解,一直都是存在的,是根據
經濟周期波動的情況,短期調整
總需求的政策,都是從積極的意義上發揮作用,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沒有什麼淡出的問題。近年所提的積極財政政策實際上是適度擴張的財政政策,它與發行國債拉動經濟成長是相關聯的,從這個意義來說,似乎有“積極財政政策的淡出”問題。從這兩年經濟運行的情況來看,所謂“積極財政政策立即淡出”有難度,根據經濟運行情況“
相機抉擇”,調整財政政策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力度,發揮財政政策作為短期巨觀調控政策的功能可能是適宜的選擇。
四、推進金融改革,強化貨幣政策
在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中更多強調和和關注的是
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這可能與我國有執行積極財政政策的相關經驗有關,也與
中國改革的程度有關。其實
貨幣政策和金融改革同樣重要。在我國儲蓄主體以居民為主,企業
負債率普遍較高,四大商業銀行都是國有的,這些情況使得
金融活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很大,貨幣政策的松與緊直接關係我國經濟運行的態勢。從經濟發展需要來看,推進金融改革強化貨幣政策是非常重要的,要形成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機制,市場是基礎,良好的
金融環境和適宜的貨幣政策是前提。
目前,非
國有經濟投資在全社會投資中的份額已經超過國有經濟,其對
金融投資增長的
貢獻率逐步提高,儘管
積極財政政策帶來的
國債投資使國有經濟在全社會投資中的比重曾有小幅度回升,但未能扭轉下降趨勢。非國有經濟成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國有經濟發展不快給非國有經濟的發展留出了空間,國有經濟的非國有化推進加大了非國有經濟的實力,同時,戰略的推動和法律上的支援促進了非國有經濟的發展。
國有經濟仍占有我國的大部分資源和資金,非國有經濟
融資渠道不暢,金融政策對非國有經濟存有不平等待遇,金融改革應該為不同類型的企業、不同規模的企業、不同所有制的企業創造平等的
金融環境,中國資源配置的水準才有可能提高。
近年來從物價水準下降,全球經濟增速減緩,支援經濟成長的動力需加強等經濟運行的態勢看,貨幣政策顯得偏緊。年中以來,
貨幣供應量M0、M1和M2增幅提高。從今年以來的變化趨勢看,M0的增速在波動地緩慢回升,M1的增速有所回升,M2增速則變動不大。貸款的力度略有增大,總的看貨幣政策有點鬆動,金融運行情況稍有改善。應根據經濟運行情況不斷把握貨幣政策的調控力度並與
財政政策配合促進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五、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
在
市場經濟體制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是在市場中形成和發展的,不是政府指定的,但國家的戰略引導和政策支援也發揮重要作用。已開發國家的經驗表明,長期支援國民經濟成長的產業往往是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產業。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之後,開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些新的經濟成長點是為了滿足新的消費需求的產業,有的是為了抓住機遇創造需求的產業。
在
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的發展和機會既要考慮本國的需求(這是基本的)又要考慮世界的需求,從兩個角度抓住機遇滿足和創造需求。從製造業來看既有國內消費結構升級所帶動的製造業又有
國際分工形成的製造業。同時應關注住宅、生命健康、服務業和文化產業。
六、推進改革完善相關政策體系
黨的十六大為新階段改革指出方向,2003年新一屆政府也會對經濟改革和發展做全面的部署,預計2003年會是改革全面推進的年份。
政府經濟職能的轉變是2003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也與兌現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有關,本項工作2002年已經開始,法規制度的清理和政策透明化進程已經開始,在2003年需要有實質性推進,特別是在減少行政審批為不同所有制企業創造平等的競爭環境上。
企業改革特別是國企改革,依然是關係到中國經濟今後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近幾年國有企業改革仍在向前推進,破產重組步伐加快、減員增效進展明顯,電信、電力、民航等壟斷行業改革也有了一定進展,
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設逐步走向規範,在制度創新上已做了有益的探索。進入2003年國企改革的形勢越來越緊迫,改革步伐會加快。黨的十六大決議將使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從國企改革的理論上進行提升,有利於推動一些行業調整,壟斷行業改革可能會有大的進展,國有資產戰略重組可能會出現新的局面。為培育中國的跨國公司在體制上可能會有大的突破,同時社會保障的改革步伐要加快。
2002年
中國人民銀行出台了一些重要的政策,如開始著手解決農民貸款難問題,為了支援中小企業發展央行鬆動了政策,允許新增地方
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建立小型企業投資公司。配合反貪污央行成立“反洗錢處”等等。2003年需要在推進的是加速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減少銀行呆壞帳支援金融創新促進經濟發展以及降低金融業風險上有突破性進展。
在財政改革上將會有重要推進,
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的改革在2002年已進行準備,2003年有望出台,具體進展要根據相關條件和基礎性工作進展的情況。如個人所得稅等改為綜合稅制,建立個人稅務號碼和相應的資訊及信用系統。
七、在政策措施中關註解決社會問題
隨著我國
經濟體制改革開放的深入,深層次問題的解決關係到利益分配格局的變化。中國漸近式改革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在總結漸近式改革成就的同時應關注漸近式改革的特點。在改革初期,基於解決生產力增加經濟活力的改革,人民特別是農民普遍受益;改革開放帶來了經濟的大發展,同時帶來了收入差距的擴大;地區原有的不平衡在新形勢下形成地區差距問題,長期存在的
二元結構使
城鄉差距相當突出;農村大量勞動力需要轉移,新生勞動力需要就業而減員增效,又使一些工人下崗,使就業形勢變得嚴峻。這些問題集中的地區甚至可能出現群體性的突發事件,值得認真關注。
當前社會問題出現的特點有三,一是社會問題的產生一方面是因部分人群生活困難確實存在,但更多是因為差距擴大,特別是不合法不合理形成的收入差距擴大;二是社會保障不健全,遇到困難的勞動者難以得到基本生活保障;三是漸近式改革到現階段,進入難度較大的攻堅階段,有些改革對國家的未來有利卻影響現有居民的利益,如醫療改革、教育改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的負擔,退休養老與原有的國家都包下來比保障程度下降。有的企業特別是大企業改制上市造成上市部分和存續部分收入差距迅速擴大,如果處理不當,群體性事件出現的可能性就大,可是如果我們能正視和正確處理這些社會問題,社會矛盾是可能化解的。
八、2003年是我國完善經濟發展政策體系的新開端
近年我國經濟出現了若干具有中長期意義的變化,這些變化對中國經濟產生重要影響,而且對政策調整提出了要求。這些影響在上述的政策選擇中已經涉及到,但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因素的影響要在今後幾年中發揮作用,而不僅是2003年。
一是:通過市場形成了支援
消費結構和
產業結構提升的產業,主要是資訊產業(裝備業與
服務業)住宅業、醫藥業、汽車業、服務業對中國經濟發展可能起重要的支援作用。政策的調整方向是如何有利於為這些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
二是:連續幾年的
積極財政政策的帶動使我國基礎設施的發展很快,有利於企業擴大資源配置的空間,改善了我國經濟發展的環境。
三是:中國參與
經濟全球化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基於
國際分工的甚至於由跨國公司主導的製造業在我國發展很快,逐步形成著世界製造業中心,在經濟成長和出口中發揮重要作用。如何借鑑這些製造業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我國製造業的整體水準,並發展我國的自主智慧財產權都是相當重要的事情,需要政策的引導。
四是:國有企業的改革,在改制、改造和加強管理方面取得了成效,在從一般性競爭性企業退出方面,有些進展較大的成功案例開始進入良性迴圈。民營企業發展有新的突破,有些已建立了
現代企業制度,對中國經濟發展作用正在持續增大。但發展是不平衡的,東南沿海幾個省進展快,如何在全國範圍內推進,需要戰略、制度和政策引導。
五是:金融改革有所鬆動,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有望出台,對壟斷性產業,如電力、電信等行業的改革經過幾年來的努力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推進過程中的政策引導也急需出台。
六是:加入世貿組織之後,
政府經濟職能和管理體制的改革推行加快,規範行業行政審批制度,縮小審批範圍的改革正在進行。但政策透明度方面的進展還跟不上需要。
七是:有望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的產業由於政策限制或是戰略引導不利而發展受到限制。如教育產業,我國出國留學生的年齡愈來愈小,每年因出國留學而流出的費用據估計約有數百億美元之多,但我國教育產業的發展卻跟不上需要。
八是: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過程中,舊體制的弊端和原有的發展不平衡特點及
二元經濟結構問題以
社會矛盾的形式顯現,給進一步的改革開放增加了難度。要求在今後的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推進中,必須把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社會問題作為重要任務。
以上是我國經濟發展所出現的一些新現象,有些本身正在發揮積極作用,有些需要政策引導轉變為積極因素。當然有關政策的完善是今後幾年的任務,不是2003年一年的事,可是在研究2003年政策選擇時,應該把握上述情況。我們應根據黨的十六大決議的精神把2003年作為完善和規範中國經濟發展政策體系的新開端。
失衡
2012年12月12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
中國巨觀經濟運行報告2012》。根據該機構統計,從1991年以來的20年中,中國的經濟結構失衡指數總體處於次級不均衡狀態,中國經濟結構嚴重失衡。
財經戰略研究院自主構建了“
經濟結構失衡指數”。該指數區間為0-1,0代表完全均衡,1代表完全失衡。其下又分為投資消費結構、產業結構、金融結構、收入分配結構和國際收支結構五個二級指標。如果指標值落在0.75-1之間,則意味著該指標出現預警提示,處在非均衡狀態。
根據該機構測算,中國經濟結構失衡指數從1991年的0.5644下降到2000年的0.4513,然後提高到2011年的0.6173,總體處於次級不均衡狀態,2011年更是進入完全失衡的邊緣。該報告稱,中國長期推行的政府主導型需求管理政策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不斷加劇經濟結構失衡程度。
數據還顯示,在這20年間,投資消費結構和金融結構失衡最為嚴重,國際收支結構失衡也非常嚴重,收入分配結構失衡指數雖然未出現預警提示,但近年來呈現不斷上升趨勢。
報告建議,如要改變上述嚴重失衡的狀況,政府應為市場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巨觀環境,加快從需求管理向穩定需求與供給激勵相結合的總量政策的步伐,積極推進中性貨幣政策實施,以內生增長代替拉動增長,以結構化升級代替過分依賴消費、出口和投資拉動的增長模式。
應屆大學生和農民工最易受經濟波動衝擊
社科院通過監測數據發現,由於培訓成本和勞動契約的限制,企業解僱年輕人的機會成本要低於解僱年長的工人,同時,企業在不景氣時也傾向於減少招聘新的員工。青年應屆大學畢業生在經濟不景氣時的失業率進一步上升,成為最容易受到經濟波動衝擊的群體之一。
而農民工群體大多就業於中小型企業,特別是勞動力密集型的製造業和建築業企業,加之自身技能較差和缺少勞動契約保護,也成為最容易受到危機衝擊的群體。
日信證券發布報告稱,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就業問題將從總量轉向結構性。目前勞動力市場呈現出“兩端趨緊、中間寬鬆”的態勢,低端勞動力市場趨於緊張,經濟下滑引發的大規模農民工失業現象可能將不會再出現;另一方面,產業升級過程中對具有專業技能的技術性、研究性人才需求增加,現行高等教育培育出的專科、大學畢業生,反而處於尷尬地位。
勞動力結構正深刻變化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2012年雖然經濟增速下滑,但並未導致就業困難,這可能預示我國的勞動力供給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預計到2013或2014年,中國的勞動力需求和供給將基本達到平衡。由於房地產業與就業密切相關,未來不同城市的房地產價格將可能出現分化。大中城市就業機會多,勞動力聚集,因此房價依然有上漲壓力;小城市則恰恰相反。
轉型
國家統計局公布2014年8月經濟數據,一些主要指標不及預期,其中有的指標還達近年來新低。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得益於新興產業的增長,通脹風險並未出現,就業形勢良好,第三產增速加快。這種潛在增速的變化,或是當下中國經濟“新常態”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