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是“十四五”期間中國組織開展的首次北極科學考察活動。
2021年9月28日,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船,順利返回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圓滿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隊
- 出發時間:2021年7月12日
- 返回時間:2021年9月28日
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是“十四五”期間中國組織開展的首次北極科學考察活動。
2021年9月28日,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船,順利返回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圓滿完成。
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是“十四五”期間中國組織開展的首次北極科學考察活動。2021年9月28日,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船,順利返回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
中國北極科學考察隊,是指中國科學家在北極所進行的科學考察活動的隊伍。2012年8月24日,中國科學家在北極高緯地區發現新型污染物。2020年7月15日,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從上海出發,執行科學考察任務。2021年9月28日,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船,...
2021年9月28日,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船,順利返回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圓滿完成。本次考察是“十四五”期間中國組織開展的首次北極科學考察活動。考察隊於7月12日從上海起航,歷時79天,航程1.4萬海里。2023年7月12日,“雪龍2”號極地考察...
9月28日,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船,順利返回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圓滿 完成 。2023年7月12日,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執行現場考察任務。。12月28日,“雪龍2”號大洋隊開展首次考察作業。2024年3月7...
台北時間2023年9月14日凌晨5時33分,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向南駛出北極圈,離開北極地區。2023年9月27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乘“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標誌著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任務圓滿完成。科考任務 本次科考...
中國南極科學考察隊,是指中國科學家在南極所進行的科學考察活動的隊伍。1980年初,中國開始進行南極考察。2023年11月1日上午,在雄渾悠長的汽笛聲中,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征,踏上為期5個多月的科考徵程。2024年1月6日,中國在極地布放首個生態潛標。4月10日6時26分,“雪龍”號極地...
台北時間2023年9月5日13時55分,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抵達北極點區域。這是我國科考船首次抵達北極點區域。2023年9月27日,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凱旋抵滬。科考歷程 2023年7月12日,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從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碼頭啟航。2023年7月24...
1996年4月23日中國成為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IASC)成員國。中國在極地科學考察中取得了突出成果,在有44個國家為締約國的南極條約體系和有18個國家參與的北極科學考察體系中,不僅取得了對國際極地事務的發言權和決策權,而且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和作用。2024年4月,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回國,“雪龍2”號將停靠香港...
2002年,中國民間考察隊在斯瓦爾巴群島進行氣象、冰川、生物、環境變化等的考察,並建立一個小型考察站。此外,中國科學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對北極海冰面積變化與中國氣溫和降水的關係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北極海冰變化對中國氣候影響明顯,在中國北方尤為顯著。北極地區全球變化研究計畫 1991~1995年,國際北極科學...
8克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企鵝、“雪龍”號極地考察船,輔以局部南極地圖輪廓及中國5座南極考察站點位、極地固定翼飛機等組合設計,並刊“中國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字樣及面額。3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中國極地考察隊冰芯取樣工作場景、北極熊,輔以局部北極地圖輪廓及中國2座北極考察站...
王金輝 王金輝,現任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領隊。人物經歷 現任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領隊。主要貢獻 2023年8月9日,帶領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在北冰洋楚科奇海上作業。
2010年06月25日,中國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駛離上海,台北時間2010年8月6日凌晨4時29分,雪龍號“輕鬆”打破了中國航海史最高緯度紀錄——北緯85度25分。“雪龍”號在一路北上過程中,遇到許多大塊浮冰中裂開的開闊水道,“雪龍”號幾乎可以全速前進。研究“北極海冰快速變化機理”和...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青年創新基金4項;主持國際極地年中國行動計畫項目2項;IPY中國行動計畫信息與數據共享計畫項目專題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2項;HY-1B衛星海冰遙感預報業務套用系統項目極區海冰監測子課題1項;參與完成國家海洋局908專項子課題1項,上海市博士後科研資助計畫2項、極地辦第四次北極考察資助項目1項,...
2005年1月18日,中國第21次南極考察隊從陸路實現了人類首次登頂冰穹A。同年11月,中國又首次對中山站與冰穹A之間的格羅夫山地區進行為期130天的科學考察活動。由於率先完成冰穹A和格羅夫山區的考察,中國最終贏得了國際南極事務委員會的同意,在冰穹A建立考察站。2008年1月12日,中國第21次南極考察隊再次登上冰穹A...
中國第四次北極考察隊先進事跡 中國第五次北極考察隊先進事跡 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先進事跡 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先進事跡 吉林大學中國南極冰穹A深冰芯鑽探科學工程團隊先進事跡 上海海事大學商船學院先進事跡 武漢商學院烹飪與食品工程學院先進事跡 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先進事跡 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
此次南極科學考察將圍繞南大洋重點海域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回響與反饋等重大科學問題,開展相關領域的調查研究工作等。考察背景 從1984年中國第一次南極科考開始,武漢大學從未缺席,累計派出200餘名隊員,經歷了38次南極科考,16次北極科考,創造了多項第一:繪製我國南極第一張地形圖,命名第一個中國南極地名,參與每一...
8. 我國自主品牌深海作業級潛水器首次聯合探查“海馬冷泉”取得重大科學進展 9. 圓滿完成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 10.中國第一條海上沉管隧道工程—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 2019年 1.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2.世界最長跨海公鐵大橋貫通 3.中國第十次北極科學考察 4.對蝦全基因組破譯及其底棲適應和蛻皮調控...
孫虎林 孫虎林,中國第13次北冰洋考察隊首席科學家助理。人物履歷 現任中國第13次北冰洋考察隊首席科學家助理。
1995年5月,高登義隨中國科學院代表團訪問挪威,為北極建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98年,作為隊長率領科考隊穿越雅魯藏布大峽谷,並與地理學家合作,發現並論證了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是世界第一大峽谷,引起了世界地理學界的關注。2001年,他又成為我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隊的隊長,率隊建立了中國北極科學探險考察站。2007年,...
第1章 中國第十次北極科學考察概況 1.1 考察目標 1.2 考察內容 1.3 考察隊建制與總體執行情況 1.4 調查區域與調查概況 1.5 船舶與實驗室保障 1.6 氣象保障與觀測 1.6.1 氣象預報保障 1.6.2 海冰預報保障 1.6.3 氣象海冰觀測與分析 1.7 質量控制與監督 1.7.1 隨航質量控制與監督 1.7.2 航...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原黨委書記,副所長。長期從事海洋調查與科研工作。1981年參加澳大利亞國家南極考察隊,7次赴南北極考察。曾任中國首次南極考察隊科考負責人、中國首次南極越冬考察隊隊長、中國第八次南極考察隊領隊、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副領隊、上海市科協七屆常委等;曾作為中國南極代表團成員和團長,南極研究科學...
1995年任首次中國北極科學考察隊隊長。1997年任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2000年10月兼任總編。社會職務 曾長期從事南極、北極和青藏高原地區的地貌、第四紀地質環境演變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90—1993年三次進入南極,並在南極越冬,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兼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