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6年10月,在
周恩來總理、
聶榮臻元帥等中國共產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指示和關懷下,中國科學院科學情報研究所在北京朝陽內大街137號成立。
1957年12月,《科技情報工作》(現《
中國信息導報》)創刊。
1958年12月,中國科學院科學情報研究所更名為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1959年12月,中國第一個英文版檢索刊物《中國科學文摘》(英文版)創刊。
1960年1月,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歸屬國家科委領導。
1962年,在全國的圖書情報文獻部門第一個成立檢索工具書閱覽室。
1965年6月,科技情報大樓在北京東四建成並投入使用。
1966年5月,從法國進口布爾(Bull)計算機,開始自動化情報檢查研究。
1970年1月,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所遷至和平街原
北京化工學院辦公並對外服務。6月,周恩來總理指示:“情報所要組織得很好,搞一個好的班子,這是為大家服務的”。
1975年10月,首次代表國家加入國際組織(UNISIST)。
1978年,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開始招收情報學專業研究生。
1979年12月,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信息系統和服務委員會(INFCO)。
1984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科委成立科技情報局,人員納入中國科技情報所編制,執行政府職能。6月,建成中國第一個中文文獻資料庫“中文藥學文獻資料庫自動編排及檢索系統”。同年,經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獲得情報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7年7月,中國科技情報中心大樓(公主墳)建成並投入使用。
1990年10月,中文檢索系統向全國提供服務。
1992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更名為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12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與國家科委信息研究中心合併,名稱仍為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1995年,中國科技信息網(STINET)開通。
1996年8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大樓區域網路建成並投入使用。
1997年,研究所開展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工作。
1998年6月,研究所開始與
北京大學合作培養情報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2001年7月,“面向決策的科技信息網”正式開通。
2002年10月,科技部正式批覆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改革為公益性科研機構;同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被批准設立中國內地首家“圖書館、情報和檔案管理”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005年11月首位該學科博士後出站。
2003年7月,經北京市學位委員會批准獲得圖書館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4年6月,國家工程技術圖書館院士著作館開館。
2005年,中信所進行了深化改革。
2006年1月,獲得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7月,北京萬博科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註冊登記。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據2017年7月中信所官網顯示,中信所擁有9位博士生導師、所內碩士生導師71位、所外碩士生導師10位。
姓名 | 性別 | 職稱 | 學術專長1 | 學術專長2 |
---|
| 男 | 研究員 | 信息資源管理 | 信息經濟與信息市場 |
梁戰平 | 男 | 研究員 | 競爭情報 | 知識管理 |
| 男 | 研究員 | 機器翻譯及自然語言理解與分析 | 跨語言信息檢索 |
| 男 | 研究員 | 信息分析研究與諮詢 | 信息經濟與信息市場的研究 |
| 女 | 研究員 | 巨觀經濟理論與政策 | 科技發展戰略與政策 |
| 男 | 研究員 | 科技期刊研究 | 科技評價 |
| 男 | 研究館員 | 信息資源建設 | 信息組織 |
| 男 | 研究員 | 重點科技領域研究 | 科技政策與管理研究 |
鄭彥寧 | 男 | 研究館員 | 競爭情報 | 情報學理論方法 |
| | | | 程如煙 | 杜紅亮 |
杜艷艷 | 段黎萍 | | | 傅俊英 | |
| 郝春雲 | 黃軍英 | | | |
| | 劉琦岩 | | | |
| | 潘雲濤 | | | 屈寶強 |
| 宋培彥 | | 佟賀豐 | | |
| | 望俊成 | | | 吳運高 |
| | | 姚長青 | 袁軍鵬 | |
| | 張均勝 | | | |
| | 張義芳 | 張翼燕 | | |
| | | | | 趙筱媛 |
趙蘊華 | | 鄭彥寧 | | 朱禮軍 | |
科研部門
據2017年7月中信所官網顯示,中信所設有4個研究中心、受託及代管4個學會團體、3個所屬企業。
研究中心:科技報告服務與產業情報研究中心、政策與戰略研究中心、情報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科學計量與評價研究中心
學會團體:中國科技成果管理研究會、中國科技情報學會、中國軟科學研究會、中國科技諮詢協會
所屬企業:北京科信苑物業管理公司、北京萬博科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設施資源
據2017年7月中信所官網顯示,
國家工程技術圖書館主要收集國內外期刊、會議文獻、科技報告、科技叢書、學協會出版物、學位論文、檢索和參考工具書等類型的科技文獻,設有院士著作館,文獻收藏量超過500萬冊,以參考性強、價值高的灰色文獻為館藏特色。同時,採購40餘種國內外知名的文摘資料庫和全文資料庫。
圖書館收藏的文獻以英文為主,占到文獻總量的95%,同時兼顧少量的日文、德文、俄文和法文文獻。收藏文獻的載體類型主要包括印刷版、電子版(光碟版和網路版)、縮微版(縮微平片和縮微膠捲)以及少量的聲像資料。
圖書館中文期刊從1977年開始收集,年收藏量4000餘種,覆蓋了中國內地出版的所有科技期刊;外文科技期刊從1968年開始收集,年收藏量4200餘種,幾乎覆蓋所有中國以外工程技術類核心期刊。中文會議文獻從1982年開始收集,累計收藏近5萬冊,年增量近3000冊;外文會議文獻從1968年開始收集,累計收藏10萬餘冊,年增量3000餘冊,幾乎覆蓋世界上所有科技類重要學協會出版的會議文獻。中文學位論文從1963年開始收藏,是中國自然科學領域碩士以上學位論文法定收藏單位,累計收藏學位論文114萬餘冊,年增量20萬餘冊;國外學位論文從1983年開始收集,累計收藏11.4萬餘冊,年增量1萬餘冊。美國政府科技報告從1958年開始收集,累計收藏近200萬份,每年新增2萬餘份,是全國收藏年代最早的機構。收藏兩院院士學術專著3300餘部。
ISTIC專利信息檢索分析平台 | 據2017年7月中信所官網顯示,該平台是面向統計分析、創新決策以及專利分析方法研究的專利 信息檢索分析平台,主要包括中國發明專利資料庫和美國專利資料庫,數據總量超過600萬條。 |
國際科技創新與決策支持平台 | 據2017年7月中信所官網顯示,該平台是中信所自2007年始建,共有8000多條數據, 反映了世界各主要科技發展國家/地區科技管理與科技發展狀況。 |
中國高層次科技人才資料庫 | 據2017年7月中信所官網顯示,該平台收錄有1萬1千多條高層次科技人才的各類信息,收錄 範圍包括兩院院士、國家級人才計畫入選者、國家科技獎勵獲獎者、國家科技計畫項目負責 人等高端人才和領軍人才,內容包括高層次科技人才基本情況、獲獎與榮譽、科研產出等。 |
科技項目信息資料庫 | 據2017年7月中信所官網顯示,該平台收錄了中外國家級科技項目約140萬項,以及對應的科研 產出題錄信息約20萬條。資料庫內容包括項目的基本信息、項目產出的論文、專利等題錄信息。 |
漢語科技詞系統 | 據2017年7月中信所官網顯示,該平台是面向特定科技領域的專業知識組織系統,包括中英文、定義、關係、屬性、分類等知識,有六千餘條核心詞,四萬餘條基礎詞,近十萬條知識。 |
術語服務系統 | 該平台是對術語知識進行規範描述、語義集成和統一服務的知識服務工具。 |
國際合作
據2017年7月中信所官網顯示,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瑞士、瑞典、丹麥、奧地利、波蘭、捷克、羅馬尼亞、匈牙利、芬蘭、荷蘭、俄羅斯、日本、印度、韓國、朝鮮、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等。
年份 | 國際組織名稱 | 資格 |
---|
1975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綜合信息計畫(PGI)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科學情報系統(UNISIST) | 國家會員 |
1979 | 國際標準化組織情報委員會(INFCO)和國際標準化組織情報網(ISONET) | 國家會員 |
1980 | 國際信息文獻聯合會(FID) | 國家會員 |
1982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科技信息與經驗交流網(ASTINFO) | 國家會員 |
1985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信息與計畫(UNESCO/IIP) | 國家會員 |
1985 | 聯合國技術信息促進系統(TIPS) | 國家會員 |
1987 | 世界工程師聯合會工程信息委員會(WFEO/CEI) | 國家會員 |
2000 | 亞太地區信息網路(UNESCO/APIN) | 國家會員 |
2001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民信息計畫(UNESCO/IFAP) | 國家會員 |
2006 | 國際科學協會國際科學技術信息委員會(ICSU/ICSTI) | 國家會員 |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20世紀60年代至2016年,中信所系統收集美國政府四大系列報告,累計收集240萬餘份。2014年3月1日正式開通運行的“國家科技報告服務系統”,至2016年,匯集各部門、地方科技報告6萬餘份。
1974年8月,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所參加國家實施的“748”工程,開展“情報檢索”,“機器翻譯”的研究與開發工作。
1978年12月,首次試驗了中國“英漢題錄機器翻譯”,與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的“英漢題錄機器翻譯”投入試用。
1983年10月,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在線上檢索終端。
截至2016年,中信所先後9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其中一等獎兩次。
學術期刊
《
情報學報》是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會刊,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由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創刊於1982年,為月刊。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學部認定的重要期刊、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入選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被萬方數據全文資料庫、LISA(圖書館和信息科學文摘)、PЖ(俄羅斯文摘雜誌)、INSPEC(科學文摘)收錄。
《
高技術通訊》(中文版)創刊於1991年、《High Technology Letters》(英文版)創刊於1995年。是由國家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聯合辦公室創辦、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
該刊被Elsevier Scopus資料庫、美國《
化學文摘》(CA)、 英國《
科學文摘》(SA)及俄羅斯《
文摘雜誌》,《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京大學)等收錄源期刊。電子版加入到“學術期刊-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高技術通訊》英文版(《High Technology Letters》)加入DOAJ。
《
全球科技經濟瞭望》創刊於1986年,是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的一本綜合性的學術期刊。主要有科技經濟發展熱點的相關專題、政策研究、科技與經濟、科技計畫與管理、經濟管理、科技評估、調研報告、研究與思考、創新發展、各國科技發展綜述等欄目。
《
中國軟科學》先後被評為2016年度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2015年度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A+)”、2014年度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重要轉載來源期刊、2014年度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2012年度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重要轉載來源期刊、2013年度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2012年度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主要欄目有專論、戰略與決策、科技與經濟、科技與社會、科技政策、科技與管理、區域發展、項目管理、企業管理、理論方法與案例、軟科學研究成果與動態。
《
中國科技資源導刊》是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與南京大學共同主辦的科技管理類學術性期刊,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主要刊登科技資源(尤其是科技物力資源、科技信息資源和科技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綜述評論,宣傳和探討科技資源管理的戰略政策,探索和揭示科技資源管理領域的基本原理和規律,展示技術創新實踐經驗等。主要欄目有熱點分析、專題研究、理論研究、實踐探討、信息動態等。
《
數字圖書館論壇》創刊於2005年,是由科學技術部主管、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和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專業性學術月刊,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統計源刊,是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設有特別關注、專家訪談、專題研究、技術前沿、套用案例、業界動態等欄目。
《情報工程》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與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的專業性學術刊物(雙月刊),該刊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同時被數位化期刊群全文資料庫(萬方)、
中國知網(CNKI)、《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AMI)》引文資料庫、維普、超星、Google谷歌學術收錄。主要有學術前沿、理論研究、套用實踐、專題、綜述、書評、論壇、學會動態及講座等重點欄目。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一級學科碩士點: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教學建設
1959年12月,中信所編寫了中國第一本情報學教材——《科技情報工作講義》。
截至2007年,中信所共招收全日制研究生401人,招收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研究生406人,授予碩士學位548人。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中信所的標識由其英文簡稱ISTIC為元素設計而成,主色調為紅色和藍色。
文化精神
中信所文化:開放、包容、創新、進取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所長 | |
黨委書記 | |
副所長 | |
劉琦岩 |
紀委書記 | 孫成顯 |
總工程師 | 袁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