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基督教往哪裡去》是吳耀宗所著作品,出自於《吳耀宗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的基督教往哪裡去
- 作者:吳耀宗
- 作品出處:吳耀宗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中國的基督教往哪裡去》是吳耀宗所著作品,出自於《吳耀宗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中國的基督教往哪裡去》是吳耀宗所著作品,出自於《吳耀宗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中國40萬的基督徒,和代表他們的教會,在已往的百餘年中,為中國的社會與國家,曾經做過了什麼事?假如我們沒有基督徒,沒有基督教會—...
基督教於鴉片戰爭前後第四次傳入,一般以此為新教傳入中國的起點。嘉慶十二年(1807年)第一個來中國的新教傳教士馬禮遜受倫敦會派遣到達廣州,因清政府教禁不能公開傳教,以東印度公司職員身份活動,先後有蔡高、梁發等為數不多的中國人皈依基督教新教。梁發為第一個中國籍新教牧師,其所編寫的宣教小冊子《勸世良言...
聖訓堂位於南京河西金陵圖書館周邊,總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其中主堂建築面積7063平方米,成為國內外基督徒宗教聚會、開展教職人員培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國際化大教堂 聖訓堂的落成成為國內教堂領域中的一個標誌性建築,其規模獲得市級標牌性建築稱號;一次性投入突破一億,在教堂領域中可謂遙遙領先。江西李保樂...
青島天主教堂:本名聖彌厄爾教堂,始建於1932年,1934年竣工。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而設計。是中國唯一的祝聖教堂。青島基督教堂:青島基督教堂是青島一著名的宗教建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青島市市南區江蘇路15號內小山丘上,東鄰美麗的信號山公園。該教堂於1908年4月19日奠基,...
19世紀初基督教新教開始傳入中國。1807年新教傳教士馬禮遜到廣州傳教,此乃新教傳入中國之始。鴉片戰爭後,基督教各派在不平等條約的保護下大規模傳入中國。社會影響 西方傳教士在傳播基督教信仰的同時也開設學校、醫院和慈善機構等,在文化交流和人道關懷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但因其傳教與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和...
中國基督教一個獨立性的教會,與基督教各派沒有上下隸屬關係,位於南京市山西路139號,是由一個家庭聚會的場所演變為教堂的教會。歷史沿革 1942年,在趙淑英的家裡舉行崇拜聚會。隨後,趙淑英將她家在山西路的房子奉獻給教會,設立正式聚會,每星期有宗教活動,請其他教派的牧師前來講道。1946年,中國基督教靈修神...
有基督教聚會處(又稱小群),是基督教分裂出來的別派,1938年,會址設金剛巷。晉江、南安、惠安等地都有組織。本世紀初,中國一些上層教民為擺脫外國教會的控制,民國24年(1935年),留美學生宋尚節創立恩典院,他們設有固定的禮拜堂。晉江、南安、安溪和永春等地都有組織。新中國成立後 泉州基督教走上自治、...
他們在廣州設立診所,創辦學校,辦《中國叢報》,在南洋出版書刊,為在中國發展傳教事業作準備。1818年馬禮遜在馬六甲創辦英華書院,這是來中國的傳教士在南洋設立的第一所教會學校。在此期間,馬禮遜與米憐合作翻譯出版基督教新教第一本《聖經》漢譯本。道光十九年(1839)中國第一所西式學堂——馬禮遜學堂在澳門設立,...
中國內地會 (China Inland Mission,CIM)是由英國人戴德生牧師於1865年創辦的超宗派的跨國家的基督教差會組織。1964年,更名為海外基督使團(the 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或OMF International)。歷史沿革 1853年9月(鹹豐三年八月),戴德生受英國的中國宣教會派遣來華。1854年,戴德生牧師從英國來到中國,先在...
中國基督教西南禮拜堂是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西南街道的教堂。中國基督教西南禮拜堂(Zhōngguó Jīdūjiào Xīnán Lǐbàitáng) 在西南鎮人民二路127號。大約在二十世紀初,美國人奇里平牧師,在西南鎮現總工會下首建基督教堂。1928年在葉家巷(今人民二路二十九巷)租屋增辦一所福音堂。男、女傳道人是蘇佐仁、梁...
唐朝會昌五年(845年)唐武宗篤信道教,下旨禁止佛教等其他宗教,至此基督教在中國第一次終止了傳播。唐宣宗大中四年,大主教阿多爵統理中華、印度兩國教務,派教士東來,建教堂傳教無阻。元朝 聶思脫里派獲得恢復 元朝開始,由於大量色目人來到中國,使中國的景教信徒回升。馬可波羅和一些中世紀西方學者指出中國和...
基督教是對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統稱,亦稱基督宗教。基督教與佛教、伊斯蘭教並稱三大宗教。基本概念 “基督教”一詞在中國大陸的學術界使用時比較混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基督教是指凡是信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所有教派,即包括了羅馬公教(Catholic)、正教(Orthodox)、新教(Protestant)三大派及其他一些小...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簡稱:恩福堂或恩福,英文:Evangelical Free Church of China - Yan Fook Church,EFCC Yan Fook Church),於1987年9月成立,是香港著名基督教教會,隸屬中國基督教播道會。 堂址位於香港九龍長沙灣長沙灣道789號恩福中心,是香港規模最大的基督教會堂之一。 1984年,參加的信徒大約 100...
中國基督教網站是由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中國基督教協會主辦的唯一新聞綜合類入口網站。網站簡介 網站與《天風》編輯部實行資源共享統一管理。網站將搜羅國內外與基督教有關的新聞信息,報導中國基督教兩會的工作和動態,宣傳中國教會三自精神和神學思想建設成果,為基層教會和信徒提供管理和牧養方面的資訊服務。
中國基督教新教宗派之一。最早傳入中國的新教教派。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傳入中國。倫敦會先後派遣馬禮遜,米憐來華傳教。十九年(1814年),為中國第一個新教教徒蔡高受洗;道光四年(1824年),按立中國第個牧師梁發。陸續開闢港粵、廣東、江蘇、福建、湖北、直隸等教區,在陝西、湖南、四川建立傳教機構。開辦...
隨著基督教分裂成為東正教、天主教、新教,基督教文化也呈現出不同的色彩。而新教文化地區首先跨入資本主義現代文明。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寫有一本著名的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專門論述基督教新教與資本主義發展的關係。基督教是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之名教派的統稱。包括天主教、東正教等。在中國,基督教...
中國基督教自立教會。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由謝洪賚、高風池、宋耀如,夏粹芳、俞國楨、李恆春等13人發起,成立於上海。其緣起稱:“慨懷時局,深切杞憂,覺我中華信徒責任綦重,內則教會荏弱,根基未定,外則阻力多端,邪說紛馳,而且教案迭起,士民側目”,“倡立此會,專以擴廣天道,拯救同胞為事”。旨...
《中國基督教(新教)史》是201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偉虹。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於中國近現代和當代史的大背景,從中國社會發展和變遷的角度來考察基督教的發展。以基督教在中國的發展為主線,把握基督教在華歷史的複雜演變和曲折發展,區分不同時期基督教傳教和中國教會成長的不同特點,史料翔實,分析...
中國基督徒全國性布道團體。原名中國基督教布道十字軍。1943年,由趙君影等在貴州創立。出版《十字軍報》等刊物。1946年9月,總部遷至上海,辦事處設於淮海中路382號。1948年,周志禹接替趙君影任該會監督,並將中國基督教布道十字軍改名為中華傳道會(英文名未變),《十字軍報》改為《真道報》,由黃漁深任總...
《中國的基督教》是2011年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燮藩。本書是一部基督教在中國的發展史,內容涉及基督教的產生和發展、唐代的景教、元代的也里可溫教、明清之際的天主教等,勾勒出基督教在中國不同時期發展的狀況。內容簡介 《中國的基督教》主要內容簡介:基督教是古代希臘哲學和希伯來宗教的混合...
教案迭起,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進展緩慢。20世紀50年代,為了擺脫基督 教“洋教”的舊面貌,中國基督徒發起自治、自養、自傳的三自愛國運動, 成立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三自愛國運動不僅促進了中國教會實 現了自治、自養、自傳,同時更努力地向治好、養好和傳好的“三好”目標 發展。
此後真耶穌教會在台灣積極傳教,並將傳教對象擴展到台灣少數民族[28]。由於其強烈批判長老教會,並吸引了不少長老會信徒,引發台灣基督教界的第一場風暴[29]。其他地區 真耶穌教會在1947年以前已經傳入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日本、韓國等國。由於從中國台灣省、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華人向外移民,今日...
約為公元前6~前5世紀;猶太教是在公元前2000年中東地區的遊牧民族希伯來人中產生的。 猶太教崇拜單一的主神Adonai,是希伯來人內部的民族宗教。印度教(Hinduism)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擁有信徒僅次於擁有超過20億信徒的基督教徒11億。中國宗教 中國是一個多種宗教共存的國家,宗教徒信奉的教派主要有佛教、儒教、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