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女關係演變史》由中華出版社於2020年9月編輯出版,全書共三冊,作者何永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男女關係演變史
- 作者: 何永才
- 出版時間:2020年9月
- 出版社:中華出版社
- ISBN:9789887454588
《中國男女關係演變史》由中華出版社於2020年9月編輯出版,全書共三冊,作者何永才。
《中國男女關係演變史》由中華出版社於2020年9月編輯出版,全書共三冊,作者何永才。內容簡介本書是一部從歷史進化的角度看待愛情、婚姻和兩性關係的經典之作。作者創作本書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我國當前遇到的單身潮和離婚潮問題。本書...
這是新中國制定的第一部法律。這部婚姻法總計8章27條,包括原則、結婚、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父母子女間的關係、離婚、離婚後子女的撫養和教育、離婚後的財產和生活、附則等章節。它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則是:“廢除包辦強迫、男尊女卑、漠視子女利益的封建主義婚姻制度,實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
因此,研究中國婦女史,很難不牽涉男性,想要單純以婦女為對象,而忽略男人隱在幕後那隻手,恐怕未能得實。要發掘女性的處境與地位,就不能不從「關係」的角度出發,探討兩性的互動及其影響。正因為男女有別、女女也有別(當然男男亦如此),過去以留下最大量記錄的漢人男性知識菁英代表全體傳統中國人生命經驗的做法,...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是2024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展現了不同時代的中國男女風貌。本書從兩個性別角色入手,先對文學作品中的典型人物進行分析,再到兩者現實的社會表現,進一步考察兩者關係的社會歷史演變。本著實證精神,這種考察並沒有止步於某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道德邊緣,而是...
本書作為中國第一部由兩性作者合作,從性別角度研究中國文學中女性處境、兩性關係演變的對話式著作。對話圍繞“20世紀中國女性與女子”展開,深入擴展到現今中國社會的敏感話題,論點獨特。“重讀我們的身體和性”,從新視角探討了“平等社會中男女平等的現實。”對話平和中見深刻,交鋒中顯寬容。目錄 序 上部:歷史的...
婚姻是人與人之間一種特殊的社會關係,是男女兩性關係的社會組織形式,即為當時的社會制度所確認的或法律或社會風俗習慣所承認的、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的,男女兩性結合為夫妻關係的社會組織形式。“婚姻是家庭產生的前提” 。發展階段 原始群婚階段 最早過著群居生活的人們,實行的雜亂的性交。“男女群居雜處而無別...
“周公之禮”通俗指夫妻同房,行房事,發生性關係。“周公之禮”是漢語中關於性關係的一種委婉說法。相傳西周初年男女濫情,但是周公發現這樣不行,於是規定:在結婚前不能隨便發生性關係,除非到了結婚當天才行。後來人們管這個叫“周公之禮”。歷史記載 行周公之禮,敦睦夫婦之倫 西周初年,世風日下,民間婚俗...
閱讀本書,你可以從性這一特定視角,管窺中國社會的變遷,探尋性與中國文化的內在關聯。同時,《性的歷程》有破有立,對人們腦海中有關男女關係的部分傳統觀點進行了饒有新意的闡發。目錄 文官政府時代的性文化(上)(宋元時期)思潮 存天理去人慾——理學的第一株大毒草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理學的第二株大...
漢族先人認為黃昏是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因此夫妻結合的禮儀稱為“昏禮”,後來演化為婚禮。漢族人認為紅是吉祥的象徵,所以傳統婚禮習俗總以大紅色烘托著喜慶、熱烈的氣氛。吉祥、祝福、孝敬成為婚禮上的主旨,幾乎婚禮中的每一項禮儀都滲透著中國人的哲學思想。相傳漢族最早的婚姻關係和婚禮儀式從伏羲氏制...
這應該是對婚姻變革的一種歷史記憶。從上面分析盾出,族外群婚應該是對偶婚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文化 對偶婚是在母系族外群婚的基礎上,不同氏族的成對男女長期或短期在一起同居,構成相對固定的婚姻關係。在這種婚俗中,一個男子在許多妻子中有一個正妻,而這個正妻在她的許多丈夫中把這個男子視為她的主夫。只有...
在大多數現代社會中,性別規範是基於男女二元而被劃分的,這一划分忽略了性少數者的存在。即便是基於男女二元的不平等構造也不單是“男性高於女性”,而有著更複雜的結構。在現行的男權社會中,女性無法成為主體,只能作為被動的“他者”存在。反過來說,男性正是通過女性這一“他者”,才能夠成為主體、掌握在性別關...
共和國建國以來,“性”乃最大禁區之一,在任何一個單位,若某男某女犯了“亂搞不正當男女關係”,那就一輩子甭想翻身。改革開放使得西方文化更加滲入中國社會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商業化和搞活經濟使人們個人選擇和私人生活方式的自由空間明顯得到鬆動和擴展。過去一個人所在單位、即大家長和終身衣食父母的那種全能性...
相傳中國最早的婚姻關係和婚禮儀式從伏羲氏制嫁娶、女媧立媒約開始。《通鑑外紀》載:“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設嫁娶,以儷皮為禮。”從此,儷皮(成雙的鹿皮)就成了經典的婚禮聘禮之一。之後,除了“儷皮之禮”之外,還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現了“親迎於庭”“親迎於堂”的儀節。周代是禮儀的集大成...
如今中國雲南的摩梭人在保持一夫一妻制的同時,有“走婚”的現象,可以和其他的男子或女子保持性關係,其實就是群婚的遺留狀態。類型 原始時代的—種婚姻形式,指一個集團的一群男子與另一集團的一群女子集體互相通婚,而集團內部的男女則禁止婚配。產生於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由血緣婚發展而來。一般實行於不同胞族...
在朝代更迭戰亂饑荒時期人口大規模流動的情況下,性關係常變得鬆散,而在農業定居已穩定若干世代的情況下,宗族和宗教等傳統勢力就會給性關係帶來種種難以逾越的限制。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占全國人口的90%以上。漢族先民曾經歷漫長的原始公社時代,經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階段。至黃帝以後,轉為父系氏族...
《紅樓夢》第九三回:“他倒拿定一個主意:說是人生婚配,關係一生一世的事;不是混鬧得的。”川劇《柳蔭記》第四場:“這是月下老人,專管男女婚配之事。”婚配製度 基本定義 婚配製度(matingsystem)指認獲得配偶的數目、配偶聯繫的性質和男女在育幼中的職責。基本分類 婚配製度主要受資源(尤其是食物)的豐盛...
鑒於當時依然革命的氣氛和傳統意識,男女私事多少帶有幾分離經叛道。對青年人來說,革命加戀愛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誘發出巨大的激情。然而,首先“拍婆子”並不具有革命的含義,其次,許多拍婆子的男生並非尋求實質意義上的男女關係,最後,因為在“拍”的過程中多有第三者在場,具有團伙的行為意識,而非絕對意義上的...
⑼因為此地之人有溺死女嬰的習慣,導致男女比例到達可怕的1.5~2.5:1,弘治十五年(1502)福建全省婦女人口數占全福建人口總數百分比僅為25.37%,男子則為74.63%。⑽大量男子無法娶妻,只好以契兄弟形式滿足欲望,甚至有契兄弟共妻的情況,據說為數還不少。故此,閩地盛行男風,且同性戀者間的關係類似於異性戀的...
甲骨文里的男女關係/105 搶婚:從男色時代到女色時代/112 野合:文明時代的性回歸/116 偷情:道德在性面前淪陷/120 男女關係的返祖/128 光頭背後的性暗示/132 婚禮上奇異的暴力/135 讀過的文學,沒讀過的性/139 牛郎織女的民間真相/139 《詩經》一:赤裸裸的情感表達/142 《詩經》二:中國怨婦進化史/144 《...
又因為男女不平等,夫為妻只服齊衰杖期,父在而母卒,其子所服不能重於父親,也只能跟著服齊衰杖期;如果父已先卒,則可以加重喪服,但仍為父的余尊所厭(yā,壓降、降低),所以服次於斬衰一等的齊衰三年。對繼母的喪服,與親生母相同,這是由於繼母與自己雖無血緣關係,但她是父親的正式配偶,地位與親生母...
婚,漢語常用字,讀作hūn,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指男子娶妻,黃昏舉行喜宴,又引申為合法的配偶關係。(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字源演變 “婚”本義是女子出嫁到男人家。古時女子出嫁要在黃昏時候進行,是遠古搶婚的遺風。因昏夜光線不明,要靠耳聽動靜。故甲骨文借“聞”作“婚”字,寫作(甲骨文)。像一人...
搶奪婚,是指男子搶奪女子締結婚姻的一種婚姻形式。古代掠奪婚演變而成。在中國農村有搶奪的風俗,大多是因男女家庭為避免正常儀式的耗費所進行的替代方式。簡介 所謂搶奪,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搶的方式來得到婚姻對象。關於通過搶奪的方式獲得婚姻的對象;被普遍認為是一種古老的習俗,曾廣泛流行於各民族的婚姻發展史中,...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進行公開教學的大教育家,他和他的學生設教講學,把古代為貴族所專有的禮儀和其他各種知識傳播到民間,逐漸形成一個學派,後人稱之為“儒家”。儒家形成於春秋末期社會大變革時期,其基本思想特徵是:重實踐,重人事,重倫理,重教育,主張禮治,強調傳統的倫常關係等。其學說雖然歷經更迭,卻...
節日設宴在中國民間食俗上形成節日飲食禮儀。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節吃冷飯寒食,五月端陽的粽子和雄黃酒,中秋月餅,臘八粥,辭歲餃子等都是節日儀禮的飲食。在特定的節日吃特定的食物,這也是一種飲食禮儀。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順序,勸酒、敬酒的禮節,也都有社會往來習俗中男女、尊卑、長幼關係和祈福避諱上的要求...
本書作為中國第一部由兩性作者合作,從性別角度研究中國文學中女性處境、兩性關係演變的對話式著作。對話圍繞“20世紀中國女性與女子”展開,深入擴展到現今中國社會的敏感話題,論點獨特。“重讀我們的身體和性”,從新視角探討了“平等社會中男女平等的現實。”對話平和中見深刻,交鋒中顯寬容。圖書目錄 序 上部:歷...
歷史沿革 中國 詞源 在我國古代歷史中,並沒有“男同性戀”這個稱呼。古代的中國不以“性傾向”來確定,而是用“分桃”、“男風”等,來描述喜好同性的行為與偏好。男性同性別之間發生情慾關係,並不能說明他們是男同性戀或雙性戀,例如古代一些小唱、相公等性工作者,不能直接認為他們主觀上是自願的,或有可能是...
(1)婚姻年齡人口主要是指15—49歲的生育年齡人口的婚姻狀況,或指15歲以上人口的婚姻狀況,不同年齡的婚姻人口其未婚、有配偶等婚姻狀況各不相同。(2)在男女性別比失衡的情況下,男性與女性婚姻人口的婚姻結構不同,如中國15—25歲的男性婚姻人口未婚比重高於女性婚姻人口未婚比重。
(包含有關係婚、姑舅婚兩種形式):帶有濃厚民族特色,仍流行於縣境內,它均系男女雙方及其父母都事先同意了的親事。上述婚姻締結形式,除說合古典式外,都要經過遊方、說合提親、定親擇日、接親等四個相同與不相同的過程。苗族青年遊方 是青年男女自由戀愛和進行擇偶的主要手段,可能是源於古代的對偶婚姻演變而來,...
在此思想指導下,婦女主義史學倡導一種全新的史學,這種史學雖以不同以往的筆墨再現歷史上的婦女活動,但仍然是連同男子的活動一同描寫的。但是,無論在描述男子的活動和女子的活動時,還是在描述男女之間關係時,都應立足於男女平等,從內容比重、好惡褒貶,到遣詞造句等方面,都不應片面地站在男子的立場上觀察。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