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客觀評估中國環境污染變化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分析評估環境污染對諸如國民健康、經濟成長、不平等、貧困等造成的影響,揭示其內在聯繫及其傳導機制,尋找其內在的、一般的發展變化規律,在此基礎上,從推進包括環境在內的整個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探索構建政府、市場與社會複合的、職能互補的環境治理機制。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污染效應及治理:一個理論分析框架 第三章 中國環境污染變化趨勢與治理機制演進脈絡 第四章 中國環境質量的經濟效應研究 第五章 中國環境污染的健康人力資本與經濟成長效應研究 第六章 中國環境污染的不平等效應研究 第七章 中國環境分權體制的環境質量效應研究 | 第八章 中國生態轉移支付與公共服務的環境治理效應研究 第九章 中國財政政策的“綠色度”綜合評估 第十章 中國環境處罰制度的節能減排效應評估 第十一章 中國環境質量的市場治理機制 第十二章 中國環境污染的社會治理機制 第十三章 政策建議與研究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
創作背景
中共十八大以來,針對中國嚴峻的生態環境形勢,中國政府將建設生態文明提升到“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的戰略高度,成為五位一體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提出了保護生態環境、改善環境質量的制度技術路徑,綠色發展成為引領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新理念。“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等一系列通俗易懂、深入人心的執政用語蘊含著巨大的經濟社會理論,也亟待從理論上進行提煉,在經驗上去驗證,在構建符合中國特色環境治理理論體系的理論自信道路上邁出堅實一步。基於此,《中國環境污染效應與治理機制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重要觀點有:第一,環境污染是影響國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健康是最為重要的人力資本要素之一,是國民福祉的根本所在和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在經濟周期與環境污染以及由此所引致的國民健康變化上,其傳導機制是明顯的。在現代工業經濟時代和消費時代,環境污染主要來自生產領域和消費領域,當經濟處於衰退時期時,生產活動和消費行為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萎縮,污染水平也會隨之下降;如果死亡率變化呈現出順周期趨勢,那環境污染加劇或者環境污染惡化則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傳導機制。當然,由於已開發國家已經邁過了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拐點,使這一類型國家的死亡率順周期可能並不明顯。同時,已開發國家更為發達的公共衛生及社會醫療保障體系,使健康受經濟周期影響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但包括中國在內的處於工業化快速進程之中的國家則不同。
第二,凡是能夠降低污染水平的公共政策都能夠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污染的國民健康風險,基本公共服務的有效提供和均等化分享,也有助於化解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國民健康風險。這裡所說的公共政策主要包括環境稅費、可交易許可證、環境信息披露、環境健康保險、食品安全監管及追溯制度等。與此同時,環境污染對國民健康影響的差異,在較大程度上受制於各種公共服務特別是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及分享水平的差異。實證研究發現,無論是以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還是以國民預期壽命為標誌的國民健康,環境污染對其影響都是顯著的,但是,當加入若干公共服務因素(教育、基礎設施、衛生公共服務、環境公共服務等)且這些公共服務又跨過了門檻值時,環境污染對健康的影響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這就表明,公共服務具有降低國民環境污染暴露水平、預防和緩解環境健康風險的作用。
第三,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制度是國家實施主體功能區尤其是生態功能區戰略的經濟基礎和制度保障,主體功能區的劃分必然涉及不同功能區之間的利益分配、協調和補償問題,生態補償成為主體功能區建設的一項重要激勵約束制度。現有的生態轉移支付制度能否激勵和約束地方政府(主要是縣級政府)兼顧生態環境保護和基本公共服務的改善將成為該項制度成敗的標準和關鍵。現有制度安排無法有效彌補縣市因保護生態環境而放棄經濟發展的機會成本時,地方政府為了保障基本公共服務需要,就會通過發展一定規模的工業來彌補公共服務成本,而現有的生態考核缺乏有效的梯度,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這些地區工業發展的“空間”。生態功能區制度所代表的行政約束產生的扭曲效應顯著地大於生態轉移支付制度所代表的雙重“經濟激勵和行政約束”。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盧洪友,經濟學博士,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科基金8項,其中作為首席專家主持國家社科重大課題2項,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發表論文15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