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名人志》是2015年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名人志
- 作者:顧明遠總主編
-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8月1日
- 頁數:888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56408139
《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名人志》是2015年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名人志》是2015年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重教興學既是其隆盛的原因之一,也是其得以傳揚的重要手段。在中國教育發展史上產生了眾多有特殊貢獻的名人,《歷代教育名人志》用...
《中國教育大系》是一套全面梳理中國教育發展史的大型系列叢書,凝聚了幾代學人的心血。叢書從教育制度、教育法規、教育理論、教育名人、教育大事等方面,對中國自先秦至21世紀初的教育發展史進行了全面梳理,系統總結和呈現了中國歷代的教育文獻資料及研究成果,由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擔任總主編、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內容...
《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名人志》(1994年7月)(湖北教育出版社) 張翮先生事跡已載於第465頁,本書由湖北、湖南、遼寧、河北、江蘇五省從事教育研究的專家合作編輯,全書150萬字,頗具權威性。主要成就 與南音詩社 (二〇一〇年一月)著名的武漢南音詩社是1929年在武昌成立的。“南音”取南方土風之意。社員多...
張良弼(1867-1931) 字佑卿。河北獲鹿人。清德宗光緒十九年( 1893)應鄉試中舉。1902年赴日本留學,習師範。回國後,適嚴修主持直隸(河北)學務,任省視學;鑒於其時實業教育之匱乏,乃創實業補習學校於保定,以教年長失學之人,以一藝謀生於社會。旋任直隸省立工業學校校長。遣其子式渠、式瀛留學日本,一...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於1928年回湖北任教育廳廳長;主持籌建武漢大學,兼任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代理校長。1929年再度赴美深造。次年夏歸國,受聘為南京中央大學化學系主任、代理理學院院長。1931年夏,轉任北京大學研究教授兼理學院院長,主持設立製革和電化學實驗室,擔任研究生導師。1935年9月12日病逝於北平,終年46歲...
主講中國近代史、中國法制史、遼寧地方史等課程。著作 著有《中國近代史分期的標準和階段的劃分》、《張學良“東北易幟”辨析》等史學論文20餘篇,合著《總結經驗教訓,繁榮歷史教學》等歷史教育論文數篇。合著《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名人志》、《東北教育通史》、《東北人物大辭典》、《中華長壽大典》、《中國老齡...
人物評價 劉若曾畢生事教,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經常深入到教學、科研和後勤工作的第一線,作風踏實,平易近人,關心教職工疾苦,顧全大局。(顧明遠總主編;《中國教育大系》編纂出版委員會編《中國教育大系 歷代教育名人志》評)
3.參編:《教育學》(武漢大學出版社) 、《實用高等教育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教師實用教育學》(湖北科技出版社)、《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名人志》(湖北教育出版社)、《中國婦女文化通覽》(山東文藝出版社)、《邁向21世紀的中國教育科學》(華中師大出版社)、《創新型教師》(上海東方出版中心)4...
柴小梵:“庚子七月北京未破以前,中國之事,敗於剛毅。庚子七月北京既破以後,中國之事,敗於鹿傳霖。”軼事典故 氣盛翰林 鹿傳霖以翰林出授廣西桂平知縣時,不過才二十來歲。年少氣盛的他不滿自己以翰林身份出改知縣,於是常常恃才傲物。他曾蔑視一位由捐納得官的鹽法道。一天,這位鹽法道帶儀仗出行,與...
王文清(1688年-1779年),字廷鑒,號九溪、徵君,湖南寧鄉銅瓦橋(今屬夏鐸鋪高新社區)人。清代文學家、經學家、教育家。王文清五歲時入私塾。十歲能文。雍正二年(1724年)進士及第。歷任九溪衛學正、岳州府教授、中央三禮館任纂修、寶慶府教授。後又薦為內閣中書兼律呂正義館纂修,參與修撰《律呂正義》。...
張鴻烈(1886—1962),字幼山。河南固始人。清德宗光緒三十四年(1908)考入河南高等學堂理科。宣統二年(1910)加入同盟會。人物生平 武昌起義爆發後,赴寧、漢參加辛亥革命。次年返豫任河南省臨時議會議員。1914年赴美留學。1918年獲伊利諾大學政治教育碩士學位。次年歸國後,任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校長。1922年主持...
1951年院系調整後,歷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內蒙古師範學院教授。1985年被推舉為輔仁大學校友會名譽會長。畢生從事教育學、教育哲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的教學與研究。1987年病逝,終年92歲。著有《教育哲學》《普通教育學》《青年心理與教育》《法國德育教育理論與實踐》《比利時教育》《...
後歷任該校物理系主任、物理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兼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所長。1972年出任國民黨中央青年工作會主任。1976年任國民黨台灣省委員會主任委員。1978年初,任“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同年8月,受聘為台灣“國立”成功大學校長,重新投身於教育事業,同時兼任國民黨南區知識青年黨部...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成立中國工科院校高等數學教材編審委員會,趙訪熊受聘擔任副主任。1962年-1978年,先後兩次出任清華大學副校長,1978-1984年,擔任清華大學主任。1980-1984年,任新成立的清華大學套用數學系主任,並受聘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委員。1984年-1996年,任清華大學教授,計算數學博士生導師...
主持青海教育期間,重視牧區教育,率先在少數民族聚居的都蘭、同德、剛察等縣牧區創辦“帳房國小”和“土房國小”21所;主持開辦藏族師資培訓班,堅持親自授課,認定師資為發展教育的首務;還重視教材建設,主持編譯了《蒙文國小課本》《藏文文法》《正字學》等教材。1957 年主持籌辦了《青海藏文報》,並協助青海廣播電台開辦...
28歲在京師事大學士朱筠,得以盡覽其豐富的藏書,並與往來朱門的名流學者研討學術源流及異同,學業大進。遲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方中進士,時年41歲。官國子監典籍。曾主講定州定武、保定蓮池書院,並為南北方誌館主修地方志。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漂泊異鄉四十多年的章學誠返回故里。嘉慶五年(1800年),貧病...
同年10月6日,奏呈《酌裁童卷移設算科折》,擬於省城各書院頒發同文館譯出各國史略、西藝新法等書,延請中國通儒為之主講;訪求穎悟之士,分科專學,月課月程,厚其獎賞;酌裁童卷,移設算科,所有膏獎移設算科,延請明通算學的教習二人住院,名曰院長、酌給薪水;招集學生18人住院學習;所需經費,於...
高宗永徽元年後(650),任尚書左僕射。永徽二年(651)任宰相。顯慶四年(659)被免去官職,參與編撰律令、禮典,又與司空李修訂《英公唐本草》並圖,計7卷;後經蘇敬、長孫無忌等修訂為《唐本草》。該書是我國第一部國修本草,在醫藥史、醫藥教育中起過重要作用。麟德二年(665)卒,終年78歲。
高宗永徽元年後(650),任尚書左僕射。永徽二年(651)任宰相。顯慶四年(659)被免去官職,參與編撰律令、禮典,又與司空李修訂《英公唐本草》並圖,計7卷;後經蘇敬、長孫無忌等修訂為《唐本草》。該書是我國第一部國修本草,在醫藥史、醫藥教育中起過重要作用。麟德二年(665)卒,終年78歲。
高宗永徽元年後(650),任尚書左僕射。永徽二年(651)任宰相。顯慶四年(659)被免去官職,參與編撰律令、禮典,又與司空李修訂《英公唐本草》並圖,計7卷;後經蘇敬、長孫無忌等修訂為《唐本草》。該書是我國第一部國修本草,在醫藥史、醫藥教育中起過重要作用。麟德二年(665)卒,終年78歲。
歷代賢君,莫不丁寧於太子者,良以地膺上嗣,位處儲君,善則率土г其恩,惡則海內罹其禍。近聞仆寺司馭,爰及駕士獸醫,始自春初,迄於夏晚,恆居內役,不放分番,或家有尊親,闕於溫清;或室有幼弱,絕於撫養。春則廢其耕懇,夏又妨其播植。事乖存愛,人有怨嗟。且突厥達哥支等,鹹是人面獸心...
高宗永徽元年後(650),任尚書左僕射。永徽二年(651)任宰相。顯慶四年(659)被免去官職,參與編撰律令、禮典,又與司空李修訂《英公唐本草》並圖,計7卷;後經蘇敬、長孫無忌等修訂為《唐本草》。該書是我國第一部國修本草,在醫藥史、醫藥教育中起過重要作用。麟德二年(665)卒,終年78歲。
高宗永徽元年後(650),任尚書左僕射。永徽二年(651)任宰相。顯慶四年(659)被免去官職,參與編撰律令、禮典,又與司空李修訂《英公唐本草》並圖,計7卷;後經蘇敬、長孫無忌等修訂為《唐本草》。該書是我國第一部國修本草,在醫藥史、醫藥教育中起過重要作用。麟德二年(665)卒,終年78歲。
高宗永徽元年後(650),任尚書左僕射。永徽二年(651)任宰相。顯慶四年(659)被免去官職,參與編撰律令、禮典,又與司空李修訂《英公唐本草》並圖,計7卷;後經蘇敬、長孫無忌等修訂為《唐本草》。該書是我國第一部國修本草,在醫藥史、醫藥教育中起過重要作用。麟德二年(665)卒,終年78歲。
高宗永徽元年後(650),任尚書左僕射。永徽二年(651)任宰相。顯慶四年(659)被免去官職,參與編撰律令、禮典,又與司空李修訂《英公唐本草》並圖,計7卷;後經蘇敬、長孫無忌等修訂為《唐本草》。該書是我國第一部國修本草,在醫藥史、醫藥教育中起過重要作用。麟德二年(665)卒,終年7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