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故太常卿上柱國汾陰獻公薛府君碑

《唐故太常卿上柱國汾陰獻公薛府君碑》是唐代于志寧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唐故太常卿上柱國汾陰獻公薛府君碑
  • 作者:于志寧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唐故太常卿上柱國汾陰獻公薛府君碑
蓋(闕)陟茂(闕)勛高方(闕)構而俯(闕)雅俗(闕)吏部侍(闕)深八(闕)之(闕)之(闕)舉以孝廉,(闕一字)而不就。雖翹車結軫,(闕一字)雁(闕一字)群(闕二字)之(闕)之故事及(闕一字)茂陵之舊章,莫不討本尋原,探賾索隱,(闕)其謀乃迎公太夫人(闕一字)氏置乎城內,公(闕一字)在襁褓(闕)陳平餘智(闕一字)背項之謀許(闕一字)見機(闕一字)歸(闕一字)之(闕)之賓太沖(闕一字)其(闕五字)其多藝(闕)兼陝東道(闕)籌(闕)晉(闕)焉(闕三字)充功(闕)用(闕)成(闕一字)德祖(闕五字)薛氏之後代(闕)城飲至敘勛(闕一字)上柱國汾陽縣男,食邑三百戶,(闕)邪佞者多,忠愕者少。臣無君不立,君無臣何以得安?(闕)恩旨特隆,以旌鯁直。昔皋陶之對虞舜,致(闕)嘉賓於東閣,參愛客於西園,既接(闕)疇昔(闕一字)弟孫之(闕)太宗與公(闕五字)敬書(闕二字)與卿(闕)若為存養,知卿叔侄之情,(闕五字)加安(闕)於記錄暨繼明(闕)夢君儀范,傷悼特深,旦敕所司,賜以粟帛,(闕)之(闕一字)鍵對逸簡於嵩岳多(闕二字)於(闕)戎馬交馳飛魯連之箭(闕三字)起草(闕二字)之書(闕)之功。豈謂拂日曉枝,倏墜千尋之乾,(闕一字)天峻岳(闕一字)頹萬仞之峰,(闕)昭陵,儀仗送至墓所,往還(闕)葬(闕)山移(闕)鼎(闕)夜(闕)。

作者簡介

于志寧(588—665)字仲謐,京兆高陵(今屬陝西)人。隋煬帝大業末年(616—618)為冠氏縣丞。隋滅歸唐。任天策府從事中郎,隨李世民征戰,兼文學館學士。唐太宗貞觀三年(629)為中書侍郎、太子左庶子,對太子承乾惡習多方規勸,被太子反目行刺未果。李治為太子後,復拜左庶子,受命監修國史。高宗永徽元年後(650),任尚書左僕射。永徽二年(651)任宰相。顯慶四年(659)被免去官職,參與編撰律令、禮典,又與司空李修訂《英公唐本草》並圖,計7卷;後經蘇敬、長孫無忌等修訂為《唐本草》。該書是我國第一部國修本草,在醫藥史、醫藥教育中起過重要作用。麟德二年(665)卒,終年78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