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消費需求研究——波動與增長的視角

中國居民消費需求研究——波動與增長的視角

《中國居民消費需求研究——波動與增長的視角》是李凌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6年6月。

該書從波動與增長的視角切入,從理論和實證兩個視角深入研究了中國經濟轉型期過程中,居民消費需求的變換特點、變化趨勢。該書通過規範的理論與實證研究,指出中國居民的“消費易動”之謎,即消費波動大於產出波動之根源,在於消費習慣養成的內生性的改變。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居民消費需求研究——波動與增長的視角
  • 作者:李凌
  • 首版時間:2016年6月
  • 字數:299千字
  • 類別:經濟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共五章,大致內容如下:第一章主要基於已有研究基礎,著重討論與居民消費需求有關的三組變數關係:消費波動與產出波動、消費(增長)與收入變動、消費波動與消費增長的福利成本。第二章是通過對中國消費波動經驗事實的比較靜態分析,揭示改革開放以後消費波動大於產出波動的經驗事實。第三章在中國城鄉居民消費波動與產出波動經驗事實的基礎上,構建理論分析模型分別檢驗政府消費衝擊假說、消費習慣衝擊假說和流動性約束假說解釋中國“消費易動之謎”的合理性。第四章考察中國城鄉居民在消費與產出、消費與儲蓄、消費支出結構等方面的主要特點,探討中國城鄉居民消費過度敏感性的差異及其原因,以及中美居民消費過度敏感性的差異及其原因。第五章構建理論分析模型測算不同消費群體消費波動和消費增長的經濟福利成本(效應),強調了習慣養成效應和貧富差異比較,研究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消費波動與增長之福利損失及地區差異性。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理解居民消費:理論與文獻
第二章 國際金融危機以前中國居民消費需求變動的經驗事實
第一節 消費易動之謎:消費波動與產出波動的比較
第二節 消費理論嬗變:消費增長與收入變動的關係
第三節 波動與增長:消費支出變動的福利成本測度
第一節 中國加總消費波動的經驗事實
第二節 中國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波動的經驗事實
第三節 城鄉不同收入等級群體人均消費支出波動的經驗事實
第四節 基於Granger因果檢驗的消費波動傳導性分析
第三章 消費需求衝擊與中國居民的“消費易動”之謎
第四章 中國城鄉居民消費過度敏感性的理論與實證
第一節 基準模型:可分勞動RBC模型
第二節 拓展模型Ⅰ:含消費需求衝擊的RBC模型
第三節 拓展模型Ⅱ:含流動性約束的RBC模型
第一節 中國城鄉居民的消費傾向和消費結構
第二節 中國城鄉居民消費過度敏感性的數理模型
第三節 中國城鄉居民消費過度敏感性的實證檢驗
第五章 中國城鄉居民消費波動與消費增長的福利成本

第一節 基於習慣養成的消費波動與增長之福利成本模型
第二節 中國城鄉居民消費波動與增長之福利成本比較
第三節 習慣強度對消費波動與增長之福利成本的影響
第四節 金融危機衝擊與消費波動與增長之福利成本的地區差異

創作背景

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世界經濟範圍內加快結構性改革的呼聲日益增高,進入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也面臨一系列結構性改革和調整。正在推進的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顯然是引領新常態下中國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和思路。中國經濟成長中的“投資—消費”結構始終是一個讓眾多經濟學家關注的重大問題。由此出發,也引發人們對中國經濟成長模式的思考。人們尤其關心的問題是中國經濟如何實現從投資驅動型高增長轉向消費驅動型高增長轉型,這一轉型無疑會對中國經濟,甚至世界經濟產生深刻影響。基於此,《中國居民消費需求研究——波動與增長的視角》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提出以下建議:①完善功能健全的消費市場及其配套體制。為了適應消費模式轉變的需要,必須建立一個系統完善、機制功能健全的消費體制。在這方面,政府是體制創新與制度規範的主導力量,其經濟手段、政策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的運用是推動消費模式轉變的關鍵性因素。就政策手段而言,應積極“培育消費熱點、拓展消費空間”,提振消費信心;要加大對財政拉動內需效果的宣傳力度,堅決維護好消費市場秩序,嘗試一些符合消費發展規律新政策。2008年下半年由浙江等地興起的“消費券”發放就是一種富有價值的嘗試。它不僅涉足有形的物質生產領域,也逐漸滲透到休閒旅遊、文化創意、社區物業、家政服務等非物質形態生產領域,符合地區消費升級的內容與方向。
②努力構建與可持續消費模式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制。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是對市場分配製度失靈的再調整,政府介入可以彌補市場失靈所引致的社會福利損失,要增加公共財政投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消除居民所面臨的各類風險和不確定性。基本內容是:健全公共財政體系,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增加對公共教育、公共衛生、醫療和養老保險制度、社會保障體系、就業以及住房保障等涉及重大民生和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比重,擴大社保覆蓋範圍,特別是建立和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制,減免農業稅,建立科學合理的社會保障線動態調整機制;對重大投資項目要認真監管,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鼓勵和引導市場自主投資,把政府投資引導作用與發揮社會投資積極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③堅持消費信貸與金融創新的有效結合。對於中國而言,應將調整信貸結構和緩解流動性約束結合起來,將提升金融服務品質與放寬利率管制結合起來,將積極開發新的信貸品種與開發農村金融市場結合起來,將個人信用體系建設與完善銀行內部信貸風險控制結合起來,將建立相關法律制度與推行具有可行性的操作細則結合起來。消費信貸量的擴張將為推動消費持續增長奠定基礎。
④開放農村消費市場和民間資本準入。廣闊的農村消費市場,包括城鎮化過程中形成的城鎮內部的“新二元結構”,是啟動內需的主戰場。要加強“三農”投入,減輕農業生產的負擔,促進農民增收;同時還要積極開發農村金融和民間信貸,推進農村醫療衛生制度改革,大力開展“家電下鄉”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增強農民和農民工群體的分享改革成果的獲得感,提高農村的現代化水平,改善農民和農民工的生活質量。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中國居民消費需求研究——波動與增長的視角》
2016年6月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978-7-5520-1414-3

作者簡介

李凌,生於1981年,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經濟學博士,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消費經濟學、創新經濟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